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0期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庞  宇
2016年11月01日13:34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媒体融合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对领导者形象塑造的垄断局面和正面宣传,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社交媒体所营造的即时互动、自由宽松的公共舆论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领导媒介形象塑造的过程。领导者媒介形象是公共产品的媒介输出形式,是公共性和符号化的象征。新兴媒体在公众对领导者形象刻板成见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领导形象的认知和期待影响着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建构。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塑造需要在社会公众认同的基础上,把握受众心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建构基于真实事实的领导者形象。

关键词:融媒体;领导者;媒介形象;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38-04

一、引 言

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管理等多个维度展开融合。传统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改变、传受主体的易位以及互联网作为平台功能的凸显,使得信息播呈现出裂变式、互动式、全天候、全方位的一种全景展示模式。领导者公共形象成为网络公共舆论空间关注的焦点,公众对领导者认识和评价的渠道更加便利和多元,同时新媒体多元复杂的传播形态使得领导者公共形象面临着消解和重新建构的可能。

在现代社会管理中,领导者和社会公众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媒介作为“人的延伸”,打破了原有政府和主流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和控制,新媒体的介入给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带来巨大冲击。传统媒体时代通常以正面为主报道领导者,极力渲染“又红又专”的形象。如今,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重塑着信息传播格局,使得领导者形象的公共性、媒介性更加突出。领导者的形象依托新媒体的传播,跨越地域,在极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形成一种标识、一种符号,成为领导者与公众通过媒介进行沟通的载体和桥梁。然而,领导者形象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极易成为“易碎品”,稍有不慎,长期积累的良好形象可能就会被瞬间“打碎”。因此,新媒体超链接、去中心化、互动性等特征,给领导者形象的重构和社会认同带来巨大挑战。

二、领导者的媒介形象:公共性与符号化

领导出现在大众媒体面前就是其自身形象的展示,公众对于领导者的认知往往是通过媒体的报道、刻画、阐释,进而产生的关于领导者的“脑中的图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曼认为,人们从媒体观察到的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经过媒体选择、解释和加工后的世界。媒体根据各自的定位和性质会有符合自身特色的报道方式和媒介框架,在选择标准和分析视角契合所属媒体的风格。虽然媒体秉持客观真实为首要原则,但是媒体只能选择“局部事实”和事实的“部分细节”进行报道。因此,媒体所呈现出来的形象不可能分毫不差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而是经过媒体加工、挑选、编排过的“媒介形象”。因为媒体风格相对固定,因此同一类媒体对于领导形象的塑造相对稳定,领导形象的塑造也就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形象”。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已经逐渐习惯通过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环境”来形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采取行动,将媒体所塑造的世界当成真实的现实世界。

领导者通过不同的媒介和传播方式让公众得以感受到其社会公共形象。换言之,领导者公共形象是借助媒介“包装”,传播输出,被公众所感知的形象。领导者媒介形象已经不是私人化的形象,它具有一定得社会影响力,是附加了“公共性”这一要素的社会性形象。“公共性”一方面是领导者作为公权力的代表,体现在领导权力的公共性、领导言行的公共性以及领导行为所产生影响的公共性;另一方面领导者形象作为公共部门的代表,成为公共部门形象的代言人,承载着展示公共部门“公共性”的责任。在网络民意彰显的时代,公众可以在公共平台讨论社会热点,进行舆论监督,关注并评价领导者行为,领导者媒介形象直接影响公众对领导者以及公共部门的信任与认可。

领导者形象是公权形象、政府形象以及公共部门形象的体现和代表,“历史上真正重大的事变和人物之所以重大,只在于两者都是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发展的符号和象征[1]。领导形象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而是组织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一种活化的标志、标识和符号。无论哪一层级、哪一领域的领导者天然就成为该部门的“形象代言人”。领导者的媒介形象将呈现出特定信息符号来提高领导者形象的辨识度。领导者形象已有“符号的强化符号,没有符号的创造符号。”,符号的功能将复杂物象简单化,标签化,强化“社会记忆”,固化特定信息,增加辨识特征。

法国思想家蒙田认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多数职业都可以视为领导者的“表演”,媒介记录并呈现其形象。领导者的形象就是在“演戏”,甚至“全世界都在演戏”[2]。领导者形象的构建是领导者、媒体以及公众三者互动的结果。领导者扮演“演员”在“表演”,媒体工作者是“编剧”塑造“演员”的角色,公众是观看、评价整个“表演”的过程。领导者作为“演员”总是想把最出彩最闪耀的一面呈现给公众。然而脱离事实,矫揉造作的“表演”在网络时代便会成为公众诟病和消遣的对象。近年来,领导者的“亲民”特征在网络上凸显和被一度热炒。“今天你偶遇了吗?”成为网络的流行语。领导上班坐地铁频频被记者“偶遇”;领导赶火车被媒体“偶遇”,并全程直播;领导骑车送女儿上班被网友抓拍等,遭到网上不少质疑。舆论的第一反应,领导者不是亲民,而是涉嫌作秀。领导者的“表演”一定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的艺术加工,如果脱离了事实,“表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超出了社会的价值认同,冲破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从此,领导者被贴上“假装在亲民”的形象标签。

三、媒介呈现的领导者形象:刻板成见与技术包装

形象是对外部信息积累基础上对事物的态度或“心理图像”。公众对领导者形象的认知媒介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个体的接触面狭窄,感官经验有限,通常依靠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对事物形成印象和意义。形象塑造来源于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传播,形象的形成、变化在媒介信息的流变过程中产生不同效果。媒介不仅营造了“拟态环境”,而且在形成和改变公众的刻板成见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刻板印象是媒体工作者建构形象的基础和前提,针对不同的报道对象将既有的媒介框架持续和反复使用,这样加深并强化了公众对某类报道对象的印象,形成了新闻信息相对固定的类型表达范式。媒介是公众形成刻板成见的重要途径之一,公众往往通过媒介来接收和了解对社会各方面的描述和解释,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形成相应的看法并且认为是自己的想法[3]。

媒介通过报道框架改变着公众对领导者形象的认知与认同,公众通过媒介全媒体式的传播方式立体地形成了领导者的形象。领导者的媒介形象成为现实中领导者与公众之间交流和连接的纽带。在媒介化政治时代,媒介在人物对社会影响力上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李克强总理冒雨到客船翻沉事件救援现场。在大雨中,总理向遇难者遗体三鞠躬并默哀的形象,借助媒体传播网络,蕴含着强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共鸣。

领导者媒介形象借助新媒体技术提高了形象传播的速度和接收范围,使得一个地方的领导借助互联网传遍全国或者全球。但是领导者有时过分注意自身形象,过度依赖网络技术的表面设计和美化以及修饰和包装行政领导的外在形象,为领导形象塑造带来不良影响。短期来看,利用网络技术的强大功能掩盖自身缺陷,修饰错误能够维持良好的媒体形象,但是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更严重的形象危机,损害了公信力,而之后的形象修复是难以用技术挽救和弥补的。例如,2016年南京玄武区女领导视察抗涝工作时“摆拍”的照片;2011年四川会理县领导视察通乡公路的悬浮照事件;2010年湖北武汉市上演给交警“擦汗门”等事例,都纷纷暴露出网络技术仅能实现其有限价值。网络媒体自身优势明显,通过网络技术对领导形象塑造进行表面化的手段反映领导者的外在形象,而忽视了技术背后深层次的价值内涵,使得形象塑造变成了“作秀”。根据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领导者媒介形象塑造在全媒体时代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同时注意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意义,领导的素质能力提升、执政理念的转变以及行政方法的优化等等,才能使得技术的应用不会流于形式。不是为了形象塑造而塑造形象,造成了动机不纯,目的偏离的结果。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