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6年·第11期

不同视域下的《纽约太阳报》【2】

——《美国新闻史》与《探索新闻》叙述差异分析

畅祎扬
2016年12月06日13:5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造成《纽约太阳报》不同解读的原因

1.切入视角的不同

所谓视角,就是观察或思考某种事物的方式。埃默里侧重于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解释,可以说是以媒介为中心,探讨它形成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与其它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此书首先要以尽可能多的史料勾勒出大众传播媒介总体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的基本样态,然后以媒介为中心考察外界因素对媒介的影响。

舒德森则侧重于社会学角度,是以社会学的眼光和视野来研究新闻专业理念的形成史。与传统美国新闻史对新闻学的社会背景只做浮光掠影的介绍不同,“本书却将主力放在探讨现代报业的机制,和政治、经济、文化潮流之间的互动关系”[4]。此书并不是把媒介作为中心,而是在整个社会中梳理新闻客观理念的形成过程。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说到“吾尝言之矣:事实之偶发的、孤立的、断灭的皆非史的范围。然则凡属史的范围之事实,必其于横的方面最少亦与其他的事实有若干之联带关系,于纵的方面最少亦为前事实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是故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之事实,而最要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此则论次之功也”[5]。依此道理,如果我们把美国新闻史放于整个美国历史中,则它在横向方面必与其他因素有若干联带关系。一种行业的专业史是与整个社会的历史分不开的,如果仅限于自己的行业范围内的各种现象,在行业内这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部研究自身的发展就显得有些画地为牢,似乎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米尔斯认为“有些历史学家显然是据称的事实的编撰者,他们尽量不去解释这些事实;他们往往颇为顺利地埋首于历史的某一片段,并似乎不愿将这一片段置于更广泛的事件序列之中[6]。

2.学术背景和目的不同

特雷西在《诠释学、宗教、希望》中说。“任何解释活动,至少涉及到三种现实:某种有待解释的现象,某个对那一现象进行揭示的人,以及上述两者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7]”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关联的。对于美国新闻史的研究来说,第一个因素研究对象就是美国新闻史,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新闻史本身;第二个因素就是研究主体,也就是从事研究解释的人,也就是舒德森和埃默里;第三个因素研究对象和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往往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因素。这种关系在研究过程中会产生很微妙的作用导致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的不稳定性,从而也就是相同的研究有了差异性。

舒德森在书中序言说到,“本书缘起于我与David Riesman五年前的一次对谈在那次谈话中,我表示了对探寻现代价值观社会史的兴趣。假如说,观念有其形成史,而知识有其社会学基础,‘观念’也不应例外。从泛泛的问题到锁定研究新闻客观理念的形成,是一条漫长的路”[4]。这是作者自己说到的写作缘起,为了探寻一种现代价值观——新闻客观理念形成的社会史。所以他是从便士报的革命开始的探索之路,这是新闻客观理念的源头,而并非像《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一样从报纸的雏形开始梳理。

此外,舒德森还提到“本书脱胎于我在哈佛大学社会系的博士论文,主题在研究美国法律与美国新闻学客观理念形成史,有关法律部分并未收在此书中。但是两种行业对照对我而言十分重要,如没有我的博士论文做基础,将使本书的讨论十分薄弱”[4]。所以此书不是像一般的新闻史书那样泛泛地介绍美国新闻史,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梳理以往的历史事件、人物,而是在于向专业人士揭示一种新闻专业理念的生成发展过程,这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社会学眼光来研究新闻史。

而埃默里推出的《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是作为新闻史的教科书,并且是很多新闻系的学生共用的新闻史教材,影响重大。他作为教科书和舒德森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脱胎的个人学术专著《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肯定有很多不同。教科书是用于学生的入门性的引导资料,所以多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也比较易懂、浅显。而个人学术专著是自己的学术水平的体现,大多有新颖创新的精神在里面。

罗素在《论历史》中说道“它(历史)能扩大人们的想象,并且提示对于一个未经训练的头脑所不会呈现的种种行为和感情的可能性”[8]。舒德森和埃默里对美国新闻史给予人们不同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尝试从不同视域去认识同一件事物。

参考文献:

[1] 陈昌凤.从哈德森到舒德森: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M].新闻春秋,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 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美国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美)埃默里等著.展江译.美国新闻史——大众媒介解释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美)舒德森.何颖怡译.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M].香港:远流出版公司,2001.

[5] 梁启超撰.汤志钧导读《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6]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2.

[8] (英)罗素.论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