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6

转基因食品议题在微博传播中的群体意见分化【2】

李亚东  金迦叶  邱伟怡  张晓妍
2017年01月09日14:58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三) 不同群体讨论转基因食品的方式

1. 账号类型与有无事实依据

通过分析不同群体讨论转基因食品的方式可以发现,媒体和转基因研究学者会更多地引述事实,但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引述事实较少,不同账号类型在是否就转基因食品引述事实的问题上有显著差异(表8)。

表8 账号类型与有无事实依据交叉表

2. 账号类型与就事论事的程度

整体来看,转基因研究学者和转基因相关组织就事论事程度的均值最高,而普通用户就是论事的程度最低,通过显著性分析也发现账号类型对就事论事的程度影响显著(表9)。

表9 账号类型与就事论事的程度均值及显著性

将部分合并变量两两进行方差分析可以发现(显著性见表10),转基因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在就事论事程度上的差异存在但不明显,转基因专家学者&普通公众在就事论事程度上的差异显著,意见领袖和普通公众在就事论事程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表10 不同账号类型与就事论事的程度方差分析

3. 账号类型与语言平和/侵略程度影响

通过表11可以看出,转基因研究学者和所有的组织账号语言都较为平和,而微博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语言根据侵略性。通过显著性分析也发现账号类型对就事论事的程度影响显著。

表11 账号类型与语言平和/侵略程度均值及显著性

将部分合并变量两两进行方差分析可以发现(显著性见表12),转基因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在语言平和/侵略上的差异显著,转基因专家学者和普通公众在语言平和/侵略上的差异显著,意见领袖&普通公众在语言平和/侵略上的差异不显著。

表12 账号类型与语言平和/侵略程度方差分析

4. 影响讨论方式的其它因素

通过已有变量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以及部分变量的相关分析,发现了影响讨论方式的其它因素:

1) 认证用户和非认证用户在语言平和/侵略上的差异显著(表13),非认证用户的语言更据侵略性。

表13 认证用户/非认证用户与语言平和/侵略程度显著性分析

2) 账号粉丝数量与语言平和/侵略程度显著相关(表14),账号粉丝数越少,语言越具有侵略性;粉丝数越多,语言越平和。

表14 账号粉丝数量与语言平和/侵略程度相关分析

3) 就事论事程度与语言侵略程度显著负相关(表15),约就事论事的微博,往往语言越平和。

表15 就事论事程度与语言平和/侵略程度相关分析

七、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转基因食品议题在微博中的传播分析,研究了不同微博用户群体讨论转基因议题的特点,并探求导致这种谈论方式差异的原因,总结整个研究有如下发现:

1. 微博中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是反对转基因的主要群体,媒体以“中立”的态度自居。

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在微博中讨论转基因食品时往往持反对态度,这也构成了微博中关于转基因食品议题讨论的主体,与之相对的是,转基因研究学者虽然支持转基因食品但发言极少,媒体等组织账号的微博以中立态度的发言占多。这样的情形下,微博中关于转基因食品问题的讨论是一种意见领袖引导普通用户的讨论,这显然不利于转基因食品的一手知识与科学态度在微博中的传播。因此,一方面应当引入合理的机制鼓励转基因研究学者参与到公众的讨论中来,另一方面媒体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公众以知识与科学为出发点讨论相关问题。

2. “反对转基因食品”的微博用户在讨论转基因问题时陷入了一种没有逻辑的群体情绪化讨论。

基于对不同态度账号讨论方式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反转”用户的微博显示其情绪普遍激动,包含不少不雅词语诸如“装逼”、“死全家”等,且微博内容中频繁使用感叹号得以加强语气。另外,以部分意见领袖为代表的一些账号对转基因食品的讨论并没有“就事论事”,相关的微博虽有提到转基因食品,但微博内容却是在情绪化的站队与对不同立场的账号进行人生攻击,这种没有逻辑的群体情绪化讨论显然无益于公众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

3. 在情绪化的讨论氛围下,大部分用户的关注点局限于陈述性知识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

统计结果发现,微博中超过80%的是陈述性知识,对诸如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等程序性知识涉及很少。这与微博当下对转基因食品逻辑缺失以至于情绪化站队的讨论现状密不可分,微博中意见领袖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骂战”吸引了绝大多数用户的注意力,导致转基因食品与人们生活最相关的核心问题被严重忽略。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安全本来就是一个建立在不确定性基础上的议题,情绪化的站队与骂战对问题的解决毫无意义。研究小组在进行本研究的同时参阅了大量转基因伦理学的文献,发现在当下的伦理学研究中,已有学者呼吁应将对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关注转移到“程序性伦理”的角度上来,因此本文基于转基因食品议题在微博的传播现状和“程序性伦理”的研究视角,在决策程序、安全评估、科普责任归属、事故问责几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 决策程序

在转基因食品的议题中,科学的决策是首先应当讨论的问题。我国当前的科技决策体制还是一种传统的、政府主导的专家决策体制。 这种科技决策机制在一定时期适应于我国的国民素质与激变的外部环境,但转基因作物是一种全新的、不确定性创新产品,此时这种决策机制显示出很多的局限性,一个显然的现实是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正在增加。推进决策的科学与民主,必须扩大公众与社会的参与,建立专家、政府、公众和社会四维一体的对话、协商和决策机制,改变原有的政府主导的专家决策体系。

2. 安全评估

针对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研究的进展,国内学者认为应该把结果评价法和过程评价法有机结合起来,前者是指基因研究中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后者主要指全面的毒性、过敏性、抗性的实验,环境释放的环境评估以及产业化的环境评估与监测等全过程评价。其中还因细化如下问题:

1) 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对转基因作物实行产业化?

2) 我们在多大范围内进行产业化?

3) 对不同的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政策是否应该有差异?

3. 科普责任归属

对于转基因技术而言,其主要应用的数据掌握在企业或科学家手中,除非这种伤害的表现已经如此明显,普通公众要想证明这种应用的潜在伤害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针对准基因技术因采用举证责任转移原理:即那些认为目前的排放行为(工程或决策)不会给健康或环境带来伤害,或伤害很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的人,有责任向人们证明其行为的无害性。

4. 事故问责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性的,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失而复得。因此,转基因食品生产企业,为转基因食品颁布安全许可的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应为转基因安全事故负责,并因颁布相应的法规明确这种风险责任。

本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所得,但所抽取的样本主要关注单条微博的内容,从而较少关注微博内容背后不同微博用户间的关系,这是本研究未进行的部分,在之后的研究我们将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不同微博用户间的关注、评论等社会网络关系,以求呈现微博中关于转基因食品争论更深层次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Kazumi Kondoh & Raymond A. Jussaume Jr. Contextualizing farmers' attitudes towa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2006,23,341-352.

[2] 梁丽. “转基因水稻”事件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3] Cook G,Robbins P T,Pieri E. “Words of mass destruction”: British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debate, expert and non-expert reaction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05,15.

[4] 幸友谊,转基因食品的公众接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宜昌市的调查,华中农业大学,2013

[5] 曲瑛德,陈源泉,侯云鹏,黄昆仑,康定明,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调查1.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与风

[6] 吴幸泽,褚建勋,汤书昆,王明,当代中国公众对转基因玉米的技术伦理问题认知,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05期,P8-9.

[7] 周慧,齐振宏,冯良宣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王瑞懂,王景旭,周未,杨凡,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天津农业科学,2010年02期,P47.

[9] 贾士荣,袁潜华,王丰,姚克敏,裴新梧,胡凝,王志兴,王旭静,柳武革,钱前. 转基因水稻基因飘流研究十年回顾[J]. 中国农业科学,2014,01:1-10.

[10] 于燕波,叶凌凤,康定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认知比较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11] 徐思敏,崔晓.关于社会对转基因食品认识和态度的调查,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3期,P24-25

[12] Zhong, F.,Marchant, M. A.,Ding, Y., & Lu, K. (2002). GM foods: A Nanjing case study of Chinese consumers’ awareness and potential attitudes. Ag Bio Forum.

[13] 陈刚. “不确定性”的沟通:“转基因论争”传播的议题竞争、话语秩序与媒介的知识再生产[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7:17-34+126.

[14] 范敬群,贾鹤鹏,艾熠,彭光芒. 转基因争议中媒体报道因素的影响评析——对SSCI数据库21年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33-141.

[15] Druckman,J. N.,&Bolsen, T. (2011). Framing, motivated reasoning, and opinions about emergent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6] Levidow,L., & Boschert, K. (2011). Segregating GM Crops: Why a Contentious ‘Risk’ Issue in Europe, Science as Culture, 20, 255-279.

[17] 陆晔:《香港中文报纸中的中国内地新闻:新闻文本的框架研究》,新闻大学,1998年夏,第46页

[18] 何翔:《新闻传播框架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19] 王茜:《新浪微博中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引导方式》[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20期,p107

[20] 杨辉,尚智丛,微博科学传播机制的社会网络分析——以转基因食品议题为例,科学学研究,2015年3月,第3期,p338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