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袭击事件报道的框架建构——以人民网、澎湃新闻、英国卫报网站对法国尼斯恐怖袭击报道为例【2】
3、转引与信源对比
在三家媒体发布的报道中,均有少量文章标注转载自其它媒体。人民网转载11篇,分别来自新华社(4篇)、环球网(3篇)、中国日报网站(2篇)、国际在线(1篇)、京华时报(1篇);澎湃新闻转载29篇,分别来自环球网(9篇)、中国新闻网(8篇)、央视新闻(4篇)、新华网(3篇)、法新社(1篇)、光明网(1篇)、美联社(1篇)、中国青年报(1篇)、中国日报网(1篇),可以看出,澎湃新闻的转载选择面较人民网更宽,两家媒体都更倾向于国内权威媒体,而且来源以网站居多,但澎湃新闻也直接转载了美联社和法新社的稿件译稿。卫报的转载稿件则集中在使用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等西方主要通讯社的稿件。
本文在三家媒体未标明转载的报道中统计转引媒体情况如图4所示,人民网转引最多的媒体是俄罗斯卫星新闻中文信息专线,其次是费加罗报、尼斯晨报、法新社等法国媒体;澎湃新闻转引最多的是英国卫报,其次是BBC、CNN,均非法国媒体;卫报转引最多的是法新社,其次是路透社、法国BFM电视台、美联社、尼斯晨报等媒体。通过表4可以看出,人民网和澎湃新闻的转引源比较有限,且更倾向使用中文或英文媒体报道,它们对于法国媒体的引用大多属于二次转引;卫报的转引源比较宽泛,使用了大量法国媒体资源,此外还涉及到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4篇)、中国(2篇)、俄罗斯(1篇)等国媒体,获取的信息视角更加多元、全面。
本文统计了三家媒体报道中明确表达的信源身份,从表5中可以看出,三家媒体报道的主要信息来源都是法国政府官员,人民网更加注意报道中国官方的消息,尤其是政府高层对事件的态度和中国驻法使馆发布的消息,而澎湃新闻对于事件当事人的描摹更为丰富,相较而言,卫报则更加注重事件现场和国际关系这两个范畴,通过大量的目击者口述还原不同视角下的事故现场,又通过大量的外国政府信源,呈现了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澳大利亚、联合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谴责,此外,卫报是唯一采访了受害人亲属、嫌疑人亲属邻居和救护人员的,通过这些人员的采访对事件受害人、嫌疑人和应急救护过程等细节进行了刻画。
在引用其他媒体的报道素材时,卫报尤为谨慎,对于未完全确认的消息,卫报会在报道中着重标明,如:The Guardian is not able to confirm the report at this stage(目前,卫报尚不能确认其报道的真实性。北京时间7月15日12:39)。澎湃新闻也有类似措辞:“不过,据《纽约时报》报道,有目击者表示看到两名袭击者从车上下来,并向人群开火。警方随后赶到,并开始向袭击者进行射击。但这一消息尚无法得到其他消息来源证实。”(北京时间7月15日9:36)。
四、媒体报道的特点评述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同为中国媒体,人民网对尼斯恐怖袭击事件在报道处理上较为简单,数量少,形式较为单一,重点关注事件本身的进展和与中国相关的内容。澎湃新闻对于事件的关注度比较高,整合了较多的国内外媒体信息,注重事件现场的描绘,在信息整合和互动方面颇有亮点。
卫报不论是在报道的体量还是形式上都较两家中国媒体更为丰富,由于空间与语言优势,卫报能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报道,从政府调查、目击者、受害人、嫌疑人等不同角度对于恐怖袭击事件进行了还原和跟进,其中还有相当多的一手材料。
在三家媒体的报道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特点和亮点:
(1)时间轴的实时动态。卫报和澎湃新闻都使用了时间轴的呈现形式,以时间为轴线,将所有事件相关信息聚合在一个页面,并能实时发布更新,使受众能清晰、有序地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充分发挥了网站媒体的时效性特点。
(2)多方面的信息整合。对于发生在外国的突发事件,中国和英国媒体都很难在第一时间发布独家报道,因此转载、转引、信息整合是报道这类事件的重要方式,在此次事件中,卫报多处引用了法国当地媒体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等第三国媒体的信息,还在时间轴部分援引了大量推特(twitter)报道,并且通过相互链接和外部链接的形式拓展了报道的整体信息量。
(3)多媒体的报道融合。文字和图片仍是最主要的报道载体,在图片运用上,澎湃新闻和卫报都制作了图集,卫报刊发了主题相关的漫画和袭击事件发生时的示意地图,前者将情感具象化,后者则从空间上还原了事故场景;卫报在报道中使用了大量现场视频资源,图片与视频穿插在多处文字报道中,能更加直观地呈现事件现场的原貌与事件后续。
(4)多角度的事件建构。对于此次恐怖袭击事件,三家媒体的关注点大致相同,着力于还原事件现场、跟踪事件进展,同时关注国际社会态度。对于事件的调查、后续应对是媒体能够实时跟进的报道内容,也是受众所关心的内容,是受众用以建构和评估事件本身的重要依据;将事件置于国际范畴,由各国和主要国际组织领导人发布谴责,突出了主流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的坚决打击态度;卫报通过大量目击者陈述还原事件发生时的现场场景,还采访了受害者亲属、嫌疑人亲属邻居来刻画事件中的个体,用细节激发读者的共情感。多角度的事件建构给受众以丰富、深度的事件信息,使得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具象化、可感知,更具可读性,更有立体感,也能加强受众对于恐怖主义的抗拒感。
(5)多层次的事件解析。关于事件的分析评论有助于将恐怖袭击事件放在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之中看待和理解,恐怖袭击事件的背后有相关的诉求,单纯的事件报道无法展现深层次的内涵,澎湃新闻和卫报登载的评论文章从欧洲文明、法国安全政策、移民政策、社会冲突等多个层次对事件进行剖析,厘清事件背后的社会、阶级、宗教、民族、地缘政治等方面的矛盾,使报道不再局限于袭击本身,更具纵深感。
(6)多形式的互动参与。澎湃新闻和卫报在报道中均采用了互动形式,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给予了受众公开表达见解的能力和渠道,澎湃新闻的评论区回复功能创造了一个与网络论坛相似的私人意见的公共表达空间,允许受众之间开展互动;“问吧”栏目则更进一步地赋予了受众以自主询问和了解事件的渠道,事件的报道不再由媒体自身垄断,这种互动形式给了受众以更大的表达权、主动权和参与感,能够吸引受众对事件报道产生更大的关注。
五、对于恐怖袭击报道框架的建议
发生在法国国庆夜的尼斯恐怖袭击事件事发突然、伤亡巨大,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人民网、澎湃新闻、卫报三家网站的事件报道实践,比较了三家媒体在报道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异同,对其中的报道特点进行了分析评述。
对于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媒体在时间、空间、人力上都有所限制,但在这些约束之下,仍旧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呈现及时、全面的报道:
(1)迅速有序地整合信息资源。时效性仍旧是恐怖袭击事件报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媒体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信息资源,通过直观、集中的形式迅速聚集、整合包括文字、图像和视频在内的相关信息,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并呈现最全面的信息,使受众能充分接触到事件相关的信息。
(2)从细节还原第一现场。重大事件报道要注重报道的全貌和细节,从官方、目击者、亲历者、责任者、相关人员等多个角度来回顾和还原事件发生的现场,增强可读性,关注事件中的个人故事,增强读者对“人”的情感联系;不过,报道细节也需要注意减少对于血腥、暴力细节的刻画。
(3)全面跟进事件的解析。对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应当深入挖掘和解析恐怖主义在当今世界中的根源和态势,分析恐怖主义的发展路径和根治对策,揭露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对当今社会的深层次危害,同时应当极力避免事件报道产生的社会恐慌、恐怖主义蔓延等负面影响。
(4)受众参与的互动。让受众参与到报道过程中,引导受众自发地对事件作出评论、回应、提问和思考,通过媒体与受众、当事人与受众以及受众之间的互动有效疏导舆论,获取和凝聚社会共识,以此来深化全社会共同反恐的格局形成。
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并不仅仅是纯粹的突发事件报道,恐怖主义对人类和平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是全人类所应当反对和抵制的,因此,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除了对事件本身的还原和人道主义的关怀之外,还应当对恐怖主义本身进行还原、揭露,展现恐怖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和平与秩序的巨大破坏,避免媒体沦为恐怖主义传播的“顺风车”,唤起人们的防范意识,杜绝恐怖主义的二次蔓延。
参考文献
[1] 何晶,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J],国际新闻界,2003(04)
[2] 姜涛,国内媒体应变力的一次检阅——国内媒体对美国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初析[J],新闻记者,2001(10)
[3] 金苗,恐怖主义的媒介化生存与传播新生态[J],当代传播,2012(04)
[4] 钱进,从“约旦恐怖爆炸”事件看恐怖事件新闻报道的方式[J],东南传播,2006(04)
[5] 陶克强,感受英国媒体的变革风——从全英媒体转型看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路径[J],中国记者,2015(03)
[6] 徐冰,张昌俊,国际反恐战:新闻媒体不是旁观者[J],国际新闻界,2005(03)
[7] 姚志文,“媒介事件”:美国电视媒体如何报道恐怖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5)
[8] 张洁,卞筱灵,媒介恐怖事件报道的说中影响——美国“9·11”事件后相关实证研究述评[J],青年记者,2014(28)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