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复旦2016

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分享行为研究——以上海大学生为例

陈哲
2017年01月10日14:29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加剧了报社、电视台等传统新闻组织的衰落。越来越多的阅听人从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资讯,越来越多的新闻组织也开设微博、微信账号。在这个变局之下,新闻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聚焦于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分享行为,希望以此来展现当代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在对300余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通过社交媒体来获取新闻、传播新闻在年轻网民中已是普遍的事情。不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报道,依然是传统意义上受欢迎的新闻——内容新奇有趣,情感积极。

不过,社交平台或公开或封闭的属性、难以区分的好友关系,都对用户的新闻分享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社交媒体,新闻分享,微信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已成为互联网世界重要的一环,使用者众多。人们利用它进行娱乐、社交,获取信息及参与公共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5年4月,GWI针对社交媒体用户发布了报告,数据显示,每个网民平均拥有5个社交媒体账号,活跃平台3个,他们每天在其中花费的时间约为2小时。 腾讯微信2015年9月的平均日登陆用户达到5.7亿。

社交媒体的普及,提供了新闻传播的新渠道。新闻组织和从业者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不间断推送新闻,极大增加了自己的受众。

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阅听人和新闻媒体的关系。不再是由媒体到阅听人的单向传播,不再是被动获取新闻,阅听人可以更主动地选择新闻、评论新闻、传播新闻。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在中国,报纸、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进一步下降,“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已成为人们了解新闻时事的第一信息源,微信已成为社会舆论的新引擎。 可以说,了解阅听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新闻使用行为意义重大。

每天都有新闻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被关注和分享是成为热点的必要前提,如果新闻组织想要不断增强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就必须知道什么样的新闻会受到用户青睐。

社交媒体上的用户以中青年为主,相关调查显示,86.2%的微信用户年龄在16-35岁之间, 新浪微博72%的月活跃用户年龄在19-35岁之间。 凯度集团(Kantar)发布的《2016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认为,51.2%的社交媒体用户年龄在21-30岁之间。

因此,本文以上海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调查中国社交媒体上新闻分享的基本情况,并对影响新闻分享的因素进行探讨。希望本研究有助于读者了解新闻使用行为的最新情况。

一、 文献综述

web2.0代表了一种参与式的文化,互联网提供平台,用户协作以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社交媒体是web2.0的代表,它不仅有助于维持现有的人际网络,还能帮助用户结识新朋友。尽管社交媒体特点各异,但一般来说,用户都能在上边浏览、发布、转发和评论信息。

(一)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是允许用户互相联系、沟通和分享信息的媒介或网站, 它是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和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的融合体,是基于web2.0的交互式媒体的总称。

社交网站允许用户在封闭的系统内建立个人主页,并同他人的主页建立联系,社交网站可以清楚地展示用户的社交网络。 由于社交网站的不同,个人主页也分为公开和半公开两类。公开的个人主页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为陌生人浏览,如新浪微博;半公开的个人主页则只有好友才能看见,如微信朋友圈。也有的社交网站可以由用户决定是否公开,允许陌生人浏览,如QQ空间。

用户在加入社交网站后,会和其他用户建立联系,形成关系。社交网站上的关系分为好友和粉丝两类,好友是双向的联系,粉丝是单向的联系。这两种关系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双向联系是真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续,双方彼此了解;单向联系是对他人的关注与追随。

国内已有研究对即时通讯重视不足,而社交网站当下的发展趋势是和即时通讯进行结合。并且,即时通讯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除了发送文字、图片,进行视频聊天外,还能发送其他应用的内容,如新闻、音乐、地理位置、红包等。

鉴于即时通讯功能的重要性,本文没有采用“社交网站”这个概念,而是使用了内涵更宽泛的“社交媒体”。它能囊括当下所有的此类应用,尽管新浪微博和微信差异巨大,但都可以说是社交媒体,而微信很难说是社交网站。

(二) 新闻分享

社交媒体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借助于彼此交错的人际网络,一些内容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传遍世界。新闻的扩散速度和广度也发生很大变化,即便从来不关注报纸和电视的人,也可能从好友的分享中获知最近的新闻动态。

本文所研究的新闻分享行为,都是附带了新闻原文的链接,也就是说,分享的新闻是完整且未经改动的。在社交媒体上,经过言语组织然后被复述的新闻,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而这正是传统的新闻分享方式。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关注新闻组织或新闻工作者的账号;前往新闻组织或新闻工作者的主页;好友向自己发送;浏览社交媒体时偶遇好友分享的新闻。

(三) 影响新闻分享的因素

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分享行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有些用户每天都在分享新闻,而有些人从不分享。新闻组织每天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数量众多的新闻,但只有某几条才能获得更多分享。针对这些情况,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影响新闻分享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1. 个体因素

一些学者认为,应该从用户的个人特质出发,解释其分享行为。Weeks和Holbert(2013)以是否接收新闻和关注记者、新闻组织来预测人们的分享行为。Lee和Ma(2012)以使用满足理论为框架,并考虑了先前经验的影响。 Bobkowski(2015)发现,意见领袖会分享更多的新闻。

(1) 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心理需要和社会满足的角度来解释阅听人的媒介使用行为,包括选择特定媒介和内容,以及随后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认为,阅听人选择媒介或内容,都是希望自己的需要能够获得某种满足。无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都会影响到阅听人之后的行为。

Lin、Salwen和Abdulla(2005)认为,在线新闻能满足人们娱乐、人际交往、信息寻求和学习的需要。 Park、Kee和Valenzuela(2009)把用户使用社交网站而获得的满足分为四类:信息获取、娱乐、社交和地位获取。 2011年,《纽约时报》和Latitude Research合作,对人们进行在线分享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对2500位中度及重度分享者进行实证调查后发现,他们的动机包括向他人传递有价值(94%)和有趣(49%)的内容、向他人表明自己关心的议题(84%)、维持并发展人际关系(78%)、介入外在世界以实现自我(69%)和向他人展示自我(68%)。

综合以往研究,本文把用户分享新闻的需要分为信息寻求与传播、娱乐、社交,自我表达与地位追求五类。

(2)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理论经常被用于社交媒体研究,它是指用户在有意识地建构并维持自己认为的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该理论是戈夫曼(1959)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自我呈现最初只适用于面对面的互动之中,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世界成为重要的人类活动场所,人们开始重视并努力打造自己在线上的形象。

Boyd等人(2007)认为,在对社交网站进行研究时,学者可以检视自我呈现、印象管理以及友谊维护的过程。Park等人(2014)发现,对印象管理的关注是影响Facebook使用频率的重要因素,重视印象管理的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了Facebook。Smith和sanderson(2015)研究了27位运动员在Instagram上自我呈现的方式及差异。

和使用与满足理论类似,自我呈现也认为人们的行为是有特定意图的。不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更关注人们做了什么,而自我呈现还关注人们没做什么。在社交媒体上建构并维持形象,除了要发布和分享一些内容外,还要摒弃一些内容。

2. 外在因素

人的行为是内、外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除了从用户的个人特质出发,也有学者以媒介特征(Kim 2015)和新闻特征(Kim 2015;Bobkowski 2015)为影响因素,解释新闻分享行为。

(1) 媒介特征

社交媒体内涵丰富,不同平台之间差别较大。新浪微博和微信代表了中国社交媒体的两种类型。新浪微博的用户关系可以是单向的,无需互相确认,关注者可以为陌生人,数量从0到千万不等,名人更是一呼百应。此类社交媒体以媒体功能为主,兼具社交功能,以一对多的大众传播为主,公开性强。微信的用户关系是双向的,好友主要是熟人,数量多在200人以内。此类社交媒体以社交功能为主,兼具媒体功能,以一对一的人际传播为主,私密性强。

陈永东(2013)认为,微博的传媒属性更强,与社交属性的比例约为7:3,微信则反之,社交属性更强,与传媒属性的比例约为7:3。 此外,微博的社交网络是熟人与陌生人的交汇,更为开放,互动范围更广,与陌生人进行交流的可能更高;微信的社交网络上熟人居多,相对封闭,互动范围相对狭小,多发生在家人、朋友之间。在微博分享新闻时,可以保留上一个人的评论,有利于不同观点的交锋与对话,这种对话又能增加新闻的分享;微信没有这种功能。

(2) 新闻特征

从内容到字数,从情感倾向到叙事手法,诸多特征影响着新闻在网络空间的流传度,学者也对这些特征进行了归类与考察。

Boczkowski和Mitchelstein(2012)对CNN、USA Today和Washington post三家新闻组织的网站进行了调查,发现被用户通过电子邮件分享最多的新闻是内容无争议的,多与政治无关。 Berger和Milkman(2012)以《纽约时报》发布的新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哪些特征会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分享。结果表明,用户更青睐积极、正面的新闻,能高度唤起情感的新闻也会得到更多的分享。

综合上述研究,本文把新闻特征分为篇幅长短、信息实用性、新奇有趣、情感唤起、情绪价向五个维度。关于篇幅长短,本文将文字新闻分为1000字以内、1000字以上两个层次。信息实用性是指获取了有价值的资讯。新奇有趣是指内容罕见、给人欢乐。情感唤起是指唤起了用户的某种情感,多是带来了感动。情绪价向是指新闻内容为正面或负面。

二、 研究问题与假设

本文希望了解,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新闻分享的现状,并尝试解答,影响新闻分享的因素有哪些;在渠道优势消失的情况下,传媒组织如何让新闻快速传播、到达受众。具体来说,研究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交媒体上新闻分享行为的基本状况

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式微的年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但具体是互联网世界中的哪一部分更受用户青睐?传统门户网站,聚合型新闻APP,还是更加多元化的社交应用。社交媒体是否已成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用户主要以何种形式分享新闻。

(二) 影响人们新闻分享行为的因素

从理论上来说,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新闻可以到达无限多的受众,但由于这个渠道不受控制,并非所有新闻产品都能得到有效传播。因此,编辑们必须找到适宜互联网环境的新闻,从主题到形式,都要有所考虑。以《纽约时报》为例,他们的数据科学团队使用机器算法,来决定把哪些新闻发布在Facebook上。

从新闻本身来讲,哪些特质的作品更受中国社交媒体的欢迎?为了更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了解用户分享新闻的动机也是必要的。

三、 研究设计

本文以 “问卷星”为平台,选择上海地区18至30岁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为目标群体,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社交媒体上新闻分享的基本情况。

调查者选择互联网作为渠道进行问卷发送。在问卷正式发放前,选取了经济学、日语、化学等专业的三位大学生进行前测,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对选项顺序、语句措辞进行了修改。而后,以微信群、微信朋友圈、QQ群、邮件等方式进行了问卷发放。最后,共收回有效问卷344份。运用SPSS20对该问卷进行可靠性分析,所得Alpha系数为0.936,所获数据具备参考价值。

四、 数据分析

在问卷中,调查者询问了上海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包括是否使用社交媒体、当前最主要的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使用经验。针对新闻分享这一使用行为,询问了新闻获取渠道、分享方式、新闻特质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内容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

(一)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1. 性别与年龄结构

本次调查共获取344份有效问卷,即有344位被调查者。其中,男性146人(42.44%),女性198人(57.56%)。年龄为18至25岁的共有252人,占比73.26%。

2. 学历结构

被调查者中,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有173人(50.29%),为硕士研究生的有151人(43.9%)。所学专业包括文学、历史、语言、物理、机械自动化、微电子、计算机、生命科学、法学等多类学科,此外,调查者严格控制了就读于新闻传播专业的被调查者的数目。

3. 工作状况

被调查者中,在读学生有161人(46.8%),已经工作的有158人(45.93%)。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为高学历人群,且地域局限于上海,并不能反映中国网民的全貌。但是,由于被调查者性别比例、学历结构、工作状况分布均衡,就读学校、专业分散,因此,此次调查的结果可以视为是对上海大学生社交媒体上新闻分享行为现状的真实反映,并对以后更大范围的调查提供借鉴。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