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反腐报道娱乐化倾向探究——以《人民日报》与财新网为例【3】
四、受众访谈及分析
(一)焦点小组访谈情况
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发现同学们日常对于反腐报道这个严肃的新闻议题都保持了较高水平的关注程度。尽管同学们的信息获取途径主要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也有少部分同学倾向于通过各大网络门户来获取信息,如澎湃、网易、搜狐、凤凰等。但由于《人民日报》、财新网、新华社的消息来源具有权威性,在反腐这个严肃议题中他们所发布的消息被引用、转载较多,故而也能得到一定的关注。有同学表示偶尔会主动看财新网的反腐报道,财新所生产的反腐报道较为前沿,尤其在揭露周永康案时可谓是先声夺人。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反腐报道缺少细节、展示形式也趋于单一,在本次访谈中没有同学表示会主动浏览《人民日报》及其反腐报道。
在焦点小组访谈中,同学们表示在阅读一篇反腐报道时,最关心的是落马官员的落马原因、情节、职位等级、处理结果,尤其对落马官员之间的勾结兴趣较多,对他们的过往经历与生平简介并不关注。总体来看,同学们认为《人民日报》的反腐报道基本上不能满足信息需求,财新网的部分报道有助于受众了解贪腐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能够满足部分信息获取需求。
(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分析
在对同学们印象深刻的反腐报道进行梳理后,我们将同学们印象深刻的贪腐官员类型分成了以下几类:
第一类:位高权重型
典型代表为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薄熙来。这些落马贪腐官员因本身职级很高,甚至位列国家级,故而其落马信息引发的震动也很大。
这些官员的落马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反腐是不是打击异己”、“反腐是否只针对小喽啰”这些在民众心中埋藏已久的问题。这些报道因与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存在交互,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类:网络红人型
第二类典型代表为杨达才、雷政富。这些落马官员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在于其落马过程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如“表叔”杨达才由于不合时宜的微笑被网友鉴表,发现其拥有多款与收入水平不符的奢侈品,进而发掘出其背后的贪污腐败事实;雷政富则是因对其散布在网络上的桃色新闻被追责,进一步被查处。
此类官员的落马全过程在网络上都有跟进,甚至被一些学者归纳为“网络反腐”的类型。由于民众在该类案件中的参与感较强,故而印象也比较深刻。
第三类:背后勾结型
第三类典型代表:蒋洁敏、郭永祥、冀文林。此类贪腐官员的共同特征是:与其他落马官员官官相护、存在勾结。受访者表示:“出于对于这些平日里享受着特权、我们很难接触到的人物的好奇,对他们背后的勾结、交集很有兴趣。”
对于此类落马官员的好奇可以被归结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官本位社会中,浓厚的官僚气息在民众与官员之间竖起了一道高墙,民众在墙倒了之后出于一种“窥探欲”,希望能够了解这些“前秘书”、“前手下”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背后形成勾结的。
第四类:情节志异型
第四类典型代表为令计划、魏鹏远、刘铁男。相比对于这些贪腐官员本身的报道,民众更关注其贪腐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如令计划在其儿子令谷出事后的第二天仍能保持镇静、魏鹏远家中搜出的现金“累坏”印钞机、刘铁男的“情妇团”等等。
在问到这些细节来源的具体来源时,大多数同学表示是从微博或者微信上看到的,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信息是否来源于官方的权威机构,对于这些细节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考察。无非是出于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八卦情节。
五、结论
自中央的反腐大锤落下,不少高官纷纷落马,这不仅引发了政局的动荡,对传媒业来说也是一场新的角力。在这段时间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财新深度报道《周永康的红与黑》与《周永康的人与财》等,这类报道的共性是详实可靠的材料以及对过去反腐报道模式的突破。然而,这类深度报道往往没有得到有效传播,反而是一些虚构新闻、花边秘闻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广泛流传,使公众、传媒研究者形成反腐报道娱乐化的印象,继而形成政治新闻娱乐化印象。
为此,通过对《人民日报》和财新网对反腐报道的框架分析及对于反腐报道读者的受众访谈,我们发现,现阶段中国反腐报道的特征体现为:
(一)极尽情色化,搜罗卖点。
在同学们提供的报道中,我们发现有一类是以官员的个人作风问题作为卖点,肆意夸张。例如,之前在微博上热传的《媒体盘点落马女官员:1人为勾引上级花500万整容》,实际源自《新京报》2014年11月的一篇报道,原题为《【盘点】细数女官员们的“桃色”新闻》。但是经过多方转载,题目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有的甚至改为《媒体盘点落马女官员:1人为勾引上级花50万整臀部》。除此之外,较为典型的还有搜狐《打虎季——将反腐进行到底》专题。其中“独家解读”板块的几则标题分别是“报告:贪官怪癖 爱数钱,爱处女,更爱杀猪”“揭秘:高官落马前夜 大圈子作秀小圈子作孽难长久”“点击:‘官心病’为啥百姓总不信 官员在私人会所做啥”。
权色交易,权钱交易本是腐败的常见形式,但是某些媒体为了带来“视觉刺激”,而不惜将词汇极尽敏感,使原本严肃沉重的反腐新闻向言情的方向转变,最终导致公众关注的焦点从案件本身转向官员的八卦和“桃色新闻”。
(二)新闻故事化,凭空想象,随意捏造。
微信公众号“政知局”今年1月份推出了两篇文章,均以疑问句为标题,分别是《解局丨马建与霍克的落马与谁有关?》和《揭秘丨周、薄曾一起密谋什么?》。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在其中扮演“私家侦探”角色,向读者解释官员落马的原因。然而报道中并没有关注官员自身违法乱纪的问题,而是捕风捉影,根据种种“坊间传言”“小道消息”,将他们与其他落马的高官建立联系,并以此作为官员落马的原因。文中大量采用的“有报道称”“有评论认为”“消息显示”信源均指向模糊。这种说法本身缺乏有力的事实依据,同时忽略了违法乱纪这个官员落马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将读者引向“权斗”等关注点,使得反腐报道与最初的目的相背而驰。
每一个贪腐官员都有不少“故事”,但“故事”背后暴露的问题才真正值得关注。如果媒体只抓住“故事”大做文章,把臆想、揣测,甚至是传闻、道听途说都写进新闻报道中,就会使新闻偏离客观性的轨道。
(三)盘点娱乐化,肆意总结,随意评论。
将腐败案件作娱乐化渲染是很多媒体增加点击率或收视率的手段。一些媒体对腐败案件按照娱乐化的思路进行归纳、总结,甚至评选出所谓的“情妇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管理最佳”的名号。这些内容一时间充斥各大网络媒体,成为大众谈资。但是消遣过后便将政府和官员的形象带入深渊,促使其公信力危机不断深化。
曾在网易实习的同学介绍,网易内部对其H5策划专题《官员嫖娼录》评价极高。单从内容来看,这个作品用夸张搞笑的漫画形式对被曝光的“嫖娼”官员进行盘点,文字直白露骨,标题甚至给每位嫖娼官员冠以“最夸张”“最得意”“最有原则”等标签,用他们最荒诞不经的行为来吸引眼球,在讽刺的语调中讲述这些官员的“事迹”。由于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与窥探欲,这一作品得到了极高的点击率和转发量,但是这其实掩盖了官员的主要问题,不利于新闻事实公开公正地传播,有悖于政府实行反腐倡廉的初衷。
引用文献
布尔迪厄著[法](2000).《新闻与政治》, 《关于电视?附录》(许钧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陈阳(2007).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国际新闻界》,(04),19-23.
何美荣(2011).反腐新闻报道娱乐化倾向反思.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04),36-38.
何润萱(2014). 报纸反腐报道议程设置的对比研究.《南昌大学学报》
蒋周明(2012). 《腐败探源与反腐败研究》.北京:中国监察出版社,12-13.
金秀菊(2015). 反腐新闻报道的误区及舆论引导建议. 《今传媒》,(06),27-28.
林晖(2001). 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2),31-32.
林晖(2008). 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 《新闻与传播研究》,(02),41-47.
李良荣(2000). 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 (10),6-7.
李希光,郭晓科(2012). 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及提升路径.《重庆社会科学》,(08),5-12.
李爽(2006). 符号学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作用. 《当代传播》,(01),84-85.
李春成(2000). 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 《学术界》,(03),31-44.
李爱铭(2005).1993年以来中国大众传媒反腐败报道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DOI:10.7666/d. y771328.
吴中美(2011).拍案不只为了惊奇——关于反腐报道的若干思考.《新闻实践》,(01),31-32.
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2004). 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评价.《中国记者》(1).
叶铁桥(2014). 反腐报道应警惕另类“媒体审判”. 《新闻界》,(14),23-24.
Brants, Kees (1998): ‘Who’s Afraid of Infotainment?’,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3(3), 315-335.
Blumler, Jay G. (1999):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l Change. A Response to Kees Brants’,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4(2): 241-249.
Chomsky N. What Makes Mainstream Media Mainstream[D]. Magazine,1997,25-26.
E. Goffman (1974) 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21-22.
J.S.Nye.(1967)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a Cost-Benefit Analysis[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41(2),417-427.
McNair, Brian (2000) 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An Evaluation of the Political Public Sphe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4.
Patterson, T. E. (2000). Doing well and doing good: How soft news are shrinking the news Audience and weakening dem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Television Journalism, Politics & Entertainment Power and Autonomy in the Field of Television Journalis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12 Annual Meeting, 1-16.
附录
(一)编码表
所属媒体:
□ 1人民日报 □2财新网
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稿件来源:
□1本报记者 □2新华社 □3国内其他通讯机构或媒体 □4外国媒体
信息来源(可多选):
□1 官方(行政口、司法口、立法口等)
□2 民间(网络检举、实地信访、投递举报信等)
□3 其他
涉及人物:
□1 个体 □2 群像
涉及对象级别:
□1 乡科级 □2 县处级 □3 厅局级 □4 省部级 □5 国家级
涉及政府部门(或领域): (例:发改委)
问题类型:
□1贪污 □2 受贿 □3 失职渎职
□4滥用职权 □5 作风问题 □6 其他
文章字数:
报道与言论的基调如何?
□1积极 /正向/赞扬(反腐措施、成效、英雄新闻等) □2客观/中立(会议新闻、相关法规等) □3消极/负向/批评(腐败人物及相关事件新闻等)
使用何种报道体裁?
□1消息:包括动态消息,分析、解释、预测性报道 □2通讯/特写 □3评论 □4深度报道 □5现场报道 □6典型报道 □7读者来信 □8文艺作品 □9其他(注明: )
口号: (请记录)
对涉案对象的描述: (请记录)
对事件的定性: (请记录)
结构框架: (请记录)
(二)采访提纲
1. 您平时会关注反腐报道吗?
2. 您是否经常阅读来源为《人民日报》(或财新网)的反腐报道?
3. 一般来说,您获取反腐信息的途径都有哪些?
4. 在阅读反腐报道时,您更关注哪些内容?
5. 您认为《人民日报》(或财新网)的报道能满足您的信息获取需求吗?
6. 最近一段时间,您对哪些落马官员印象比较深刻呢?都有哪些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印象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