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6

多元框架与身份认同:人民网、搜狐网及南方网报道中同性恋形象建构比较研究【2】

廖鲽尔  王馨逸
2017年01月10日09:03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四、多元框架

(一) 人民网:事实陈述,引领主流

针对同性恋议题,人民网主要采用的是“事实陈述”框架,其报道比例为38.2%,这主要是因为人民网更侧重于国际、政治等严肃主题的报道,如《澳大利亚工党领袖承诺推行同性婚姻合法化》、《旧金山同性恋大游行庆祝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在这些报道中,人民网主要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报道同性恋群体和同性恋话题,一般不存在具有明显偏向性的语言,以厘清事件、描述事实为主,体现了作为官办主流媒体的新闻专业性。

除此之外,人民网中采用积极态度框架的新闻也多于消极框架的新闻,其中“进步发展”和“正面形象”的比例分别为16.70%和14.80%。如7月17日的新闻《美国同性恋好友创意胡须走红网络》,轻松活泼的语言,传达着正面态度。又如7月31日对英国跳水冠军戴利的报道中,有“敢于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戴利非常勇敢”、“丝毫不惧世俗眼光”等语句,带有明显的积极倾向。总体而言,此类带有积极偏向的新闻报道契合全球同性恋权益进步的理性思潮,在报道选题、内容和风格上也与其他国际主流新闻媒体相趋近。

(二) 搜狐网:娱乐当先,全面呈现

搜狐网对于同性恋议题的报道采用的框架较为平衡,涵盖了三种态度倾向的框架。其中,“进步发展”、“事实陈述”和“娱乐化符号”框架最为突出,比例分别为24.60%、21.20%、27.90%。这主要是因为搜狐网作为一家商业门户网站,其口号是“上搜狐,知天下”。为了迎合广大网民的阅读需要,涉及同性恋议题的新闻报道的主题较为多元,基本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涉及国际新闻议题时,与人民网相仿,主要采取“事实陈述”的框架。

然而,在对公众人物特别是文娱明星进行报道时,搜狐网则总是将“同性恋”作为吸引公众眼球的噱头,个别报道的权威性与真实性存疑。因此,“娱乐化符号”成为搜狐网使用比例最高的框架。在以同性恋主题报道中,如6月29日《惊爆!公开出柜身份承认同性恋的10大男星》,以及6月2日的《听说了吗?刘嘉玲等被曝和女富婆发生同性恋情的十大女明星》等报道,明星同性恋者的八卦被媒体竭尽所能的挖掘,“爆炒”、“八卦”、“戏谑”是其被报道的主要视角。为了契合公众对同性恋者的猎奇心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娱乐化的报道仍旧使同性恋群体处于被视作“异类”的处境。

与此同时,搜狐网的新闻中也有对同性恋议题的积极思考和对同性恋群体的支持。比如7月29日的《中国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立法为何一直空白》结合中国国情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6月27日的《为美国同性恋婚姻合法鼓掌》则明确表达了对同性恋群体推进婚姻合法化的支持。

(三) 南方网:犯罪猎奇,消极占半

作为地方媒体代表的南方网,在报道同性恋议题时,消极态度的框架占据了大多数,共占50%。

在“同性恋与犯罪”的报道中同性恋者分别充当着抢劫、凶杀、卖淫与诈骗等犯罪事件的主角。媒体不仅突出同性恋者进行抢劫、凶杀、诈骗等的犯罪身份,更在大部分的描述中,以或隐或明的方式将犯罪和被害归因到“同性恋”之上。

南方网8月4日的报道《同性恋男子夜闯果园性侵5旬守园大爷:看中你了》,这样的标题设置,暗示了将同性恋者塑造为由于其同性的性取向,他们极易甚至就应该成为违法者:

事情远不止这些,当陈大爷被捆绑后,这名男子竟脱起他的衣服,然后就扑上来。此时的陈大爷已经被扒光衣服,全身赤裸,“对方好像跟同性恋一样就趴在我身上,用嘴在我身乱亲。”此时,陈大爷已经意识到对方在侵犯他。……当这名男子在陈大爷身上蹂躏时,陈大爷也不断地在反抗。听到陈大爷在叫喊,男子立即用布将大爷的嘴堵上。近一个小时后,男子发泄完便道出了心声。

该篇新闻中使用了“蹂躏”、“发泄”等倾向性明显的动词,以及精细的细节描写,过度渲染性侵过程,以达到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的目的。

再如南方网9月1日的报道《男子寻同性恋者玩“性游戏”,六旬老汉拒绝被勒死》中大肆渲染了性虐、凶杀、抛尸等细节。抢劫、凶杀、卖淫、色情等等词汇在媒体出现的频率本就相对较高,而且,当它们和同性恋者联系上时,这些词语会带有更深的歧视性色彩。这些带有倾向性的词无一例外地给同性恋者形象更为负面,极易使读者产生偏见。

五、身份认同

基于上文的数据分析,从宏观上看,在人民网、搜狐网和南方网针对同性恋议题的报道中,采用事实框架的新闻报道占据大多数,采用积极态度框架的报道与采用消极态度的基本持平。

在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同性恋群体对我国当下网络媒体报道的整体感官较为积极和认可,几位受访者均表示现阶段相关报道整体上趋于中性与客观,并且在近些年里呈现出更加进步、开放的倾向。不可否认,即便没有占据最大的比例,采用消极态度的框架仍给同性恋者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破坏者”框架中同性恋者或是犯罪行为的主角,或是婚姻与家庭的破坏者,使同性恋群体有被“污名化”、“妖魔化”的倾向;而“娱乐化符号”框架以感官刺激和契合猎奇心理为目的,使同性恋者自觉异化。

本文对于同性恋身份认同情况的研究就是基于上述的网络媒介环境。而在衡量同性恋者身份认同发展过程时,则借鉴了Cass模型(1984)。该模型认为认同是发现自己性倾向本质的过程,认同形成后将终生永久不变,而这一过程被分为不可逆的六个阶段。通过深度访谈,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当前网络媒介条件下同性恋者身份认同主要呈现的几个特点:

第一,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更倾向于向异性朋友隐瞒自己的性倾向。因为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之下,同性恋群体仍然缺乏来自公共舆论场的普遍关怀与保护。随意暴露性倾向可能引发不良后果,令当事人承担更多的“社会污名”,来自外界的压力使他们有较高的恐惧、困惑以及较低的自尊。

第二,媒体采用消极态度的框架,特别是“破坏者”框架尤其会加重同性恋群体父母的固有偏见。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家庭对同性恋的接受和支持程度最低,对父母暴露性向会让他们遭受着更大的压力;同性恋者普遍认为暴露个人性倾向会破坏家庭内部关系,因此他们最不愿意对父母表达。而这种“表达困窘”通常会加剧家庭、社群的不稳定因素,造成同性恋个体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梗阻,最终爆发身份认同危机。

第三,在我国网络媒体的报道中,积极态度的框架也不在少数。但是出于其主题往往是对国外同性恋权益进展的客观报道,针对国内同性恋议题的讨论仍然相对有限,这样的舆论环境并没有给同性恋者提供足够充分的社会支持。大部分受访者称自己更愿意向同性恋朋友或者同性恋互助团体等社会支持机构寻求帮助。

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当前我国网络媒体的报道中缺乏与同性恋群体相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当前大众媒介对“性科学”的探索与试验没有充分支持,这样的功能性“缺位”导致同性恋者在达到认同发展各阶段的时间与异性恋群体相比较晚。在漫长而艰难的认同过程中,同性恋者往往存在对自我“性倾向”的急判或误判,随之而来的则是潜在的性危机乃至性犯罪。

总体而言,本研究的受访者主要停留在Cass模型中的前四个阶段。他们中间并没有出现处于第五阶段(认同骄傲)的同性恋者,即批判异性恋,以自己的性倾向为傲,活跃在同性恋群体中;也没有出现处于第六阶段(认同整合)的同性恋者,即对异性恋不再有敌对态度,心理与行为,性倾向与自我完全统一。

六、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人民网、搜狐网和南方网就同性恋议题报道的文本分析,本研究发现具有相异特征的三个不同网络媒介平台所呈现的新闻框架是有显著差异的,不同话语策略之下的新闻框架对同性恋受众身份认同的影响也是迥然不同的。

这种新闻框架差异出现的原因与研究对象不同的媒体属性、受众特点、地域范围等因素息息相关。作为“党报”下辖的官办主流网站,人民网在对同性恋议题的报道中所秉持的话语策略是“事实陈述”框架,客观中正地传递国际范围内同性恋权益进展的最新动态。鉴于其在中国舆论生态中的特殊地位,人民网并不轻易在报道中夹杂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搜狐网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商业门户网站,需要特别重视广大受众的资讯需求和娱乐倾向,采用的是“娱乐化符号”框架。在相关议题的报道中,搜狐网选择的话语策略较为平衡,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并收获最大的商业效益。较前两者不同,南方网作为华南地区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其受众范围相对局限,主要辐射广东及周边省份的本地人群。在选题方面,南方网更多迎合本地受众需求,侧重对各类社会现象的曝光和揭露,带有“猎奇”色彩的“破坏者”框架就成了其主要的话语策略,而此类报道显然对受众有着强烈的“吸睛”效果。

Brewer(2002)设定框架的基础是同性恋权利讨论中的语言,设计的框架包括平等、道德等。价值框架倾向于使人们通过价值来考察社会议题。这种框架的成功建立在目标观众对于某一价值的共鸣。这一框架研究聚焦在社会生活这一特定主题,其设立框架的基准是价值。与先前的研究相比,本文以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为样本,丰富了此类研究的样本主题。同时,本文借鉴了价值框架的设定,将其引申为积极、中性、消极三种态度,同时加入了内容本身的划分,充实丰富了Brewer的框架设计,为未来相关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在同性恋群体对媒体报道的认知层面,本文的研究结果印证了Scheufele(1999)关于“受众对于特定新闻框架的接受,通常伴随着态度、见解及行动”的论断,不同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对该群体的自身认同与行为选择上的确存在着一定影响。

本研究发现,在网络媒体语境下,同性恋这一亚文化现象已逐渐走出“失语”的边缘境地。网络媒体在提升相关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广度与深度的同时,为同性恋群体建构出媒介视阈下的“社会真实”,正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在中国当前的媒介体制之下,发挥各类网络媒体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宽容并理性地处理好同性恋亚文化报道议题,并给予充分的关怀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启智民众,增进和谐,助力发展。

注释:

1. 新闻内容转引自南方网http://law.southcn.com/c/2015-08/04/content_129882654.htm

2. 在Brewer的研究中,他通过对同性恋争论中的语言研究来区分样本隶属的不同框架。比如“平等参与的权利”、“平等保护”、“平等保护”等措辞便归入“平等框架”;“道德委员会”、“对同性恋行为的道德不赞同”、“维护美国传统道德观”等措辞便归入“道德框架”。本文在划分框架时,也借鉴了这种方法。

3. Cass模型来源于人际和谐,此模型共包含三个维度:自我知觉、行为觉察、觉察他人反应。在研究同性恋的认同发展过程中,又包括了六个阶段:(1)认同困惑(identity confusion)——发现自己与众不同,性倾向开始个性化;(2)认同比较(identity comparison)——开始怀疑自己可能是同性恋,积极寻找相关信息;(3)认同容忍(identity tolerance)——认为自己应该是同性恋,积极寻求与同性恋群体接触;(4)认同接受(identity acceptance)——接受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开始对一部分人暴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5)认同骄傲(identity pride)——批判异性恋,以自己的性倾向为傲,活跃在同性恋群体中;(6)认同整合(identity synthesis)——对异性恋不再有敌对态度,心理与行为,性倾向与自我完全统一(Cass,1984)。Cass用线性模式来解释这个过程,一旦进入第一阶段,就必须完成随后的所有阶段,凡是没有达到积极认同的人,都被视为认同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

参考文献:

[1] 陈秀元. 中国同性恋研究:回顾与展望——对1986-2006年间178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J] . 中国性科学,2008,17(11):30-35.

[2] 蔡蕾,赵成旭. 我国网络媒体与同性恋亚文化传播[J] . 东南传播,2007,9:38-39.

[3] 高钢,彭兰. 三级力量作用下的网络新闻传播——中国网络媒体结构特征研究[J] . 国际新闻界,2007,6:57-62.

[4] 廉卫东. 网络空间的同性恋群体及其建构[J] . 东南传播,2007,5:39-40.

[5] 刘靖,王伊欢. 同性恋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139.

[6] 佘文斌. 网络社区中的同性恋身份认同[J]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4-148.

[7] 隋岩,赵牧笛. 群体传播时代亚文化的新发展及其政治含义[J]. 编辑之友,2015,2:46-50.

[8] 陶东风,胡疆锋. 亚文化读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9] Adoni, H., & Mane, S.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toward and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4, 11(3): 323-340.

[10] Brewer, P. R. Framing, value words, and citizens’ explanations of their issue opinio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002,19:303-316.

[11] Bennett, W. L. News: The politics of illusion.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5.

[12] Cass, V. C.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84, 20(2): 143-167.

[13] Entman, R.M.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3, 43(4).

[14] Goffman, E. Frame analysi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5] Hebdige, D.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thuen, 1978.

[16] Lull, J.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2.

[17] McQuail, D.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2005.

[18] Scheufele, D.A.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9,49(1): 103-22.

[19] Simon, A., & Xenos, M. Media framing and effective public deliber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000, 17:363-376.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