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2016

宣传2.0:《人民日报》在微博场域中新闻框架的转变——以农民工议题报道为例

李润阳
2017年01月11日14:59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

本文以农民工议题报道为例,比较了《人民日报》及其微博“@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发现“@人民日报”在概念、议题、叙事三个层面分别更倾向于采用“价值框架”、“社会框架”、“互动式问题框架”。也就是说,与母报相比,“@人民日报”更加面向社会生活、传递社会价值、凸显社会责任,且重视与受众互动,而直接的正面宣传有所减弱。本文认为,“@人民日报”对母报新闻框架的转变源于网络中传播权力的重组,尤其是用户被赋权,从而使党报宣传理念有了新的表征。

关键词:新闻框架,人民日报,微博,新媒体,宣传

Abstract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news frames of People's daily and its Weibo (Chinese version of Twitter) by analyzing their reports concerned with migrant worker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People's Daily tends to adopt "frame of value" on its concept dimension, "frame of society" on its agenda dimension and "interactive frame of social problems" on its narrative dimension, which means @People's Daily attaches great significance up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versation with its followers, rather than direct political propaganda. The reconstruction of frame can be ascribed to the reorganization of communicative powers in Weibo field, especially the empowerment of online users. As a result, the idea of propaganda develops its representative in a different way.

Keywords: news frame; framing analysis; People's Daily; micro-blog; new media

一、研究缘起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微博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已成为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也是传统媒体实现新媒体转型的必争阵地。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法人微博“@人民日报”于2012年7月22日在新浪微博开通运行,至2016年3月已累积了4500多万粉丝。根据新浪微博的官方统计,“@人民日报”在媒体类微博中的影响力和人气排行都长期位居第一 ,其强大的传播力引起了新传学界的关注和讨论,也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突围提供了有益范本。

其实,早在“@人民日报”开通一周年时,其粉丝量就已超过了母报《人民日报》的订阅量近2倍 。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互联网准入门槛低、用户海量、信息实时发布、双向交互等特性分不开,同时也是“@人民日报”的运营团队明确微博定位、延伸母报品牌、并对新闻内容重新筛选和组织以适应微博空间的结果。因此,《人民日报》报纸和微博在内容的选取、排序、表述和诠释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另外,作为国内行政级别最高的党报,《人民日报》对地方党报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效果。鉴于目前传统党报为了拓展网络影响力,纷纷开通微博,考察《人民日报》在微博场域的新闻生产策略无疑能为地方党报有效开展宣传工作、引导社会舆论提供借鉴。

因此,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聚焦农民工这一热点议题,试图分析《人民日报》报纸和微博新闻框架的差异,并探究其微博框架的形成原因,以解释《人民日报》如何通过转变报纸的新闻框架,在微博这一“平权化”、“去中心化”的公共话语表达场域迅速实现自身的“再中心化”,并为“@人民日报”进一步完善新闻产制、履行宣传职能、提高传播效果提供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框架与新闻框架

“框架”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Bateson提出,他认为人们依赖主观认知的不同面向看待事物, 不同的框架会唤起受众对相关事物的不同认知 。社会学家Goffman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认为框架是个人用以发现、了解、确认和区分信息或事件的解释图式,人们借助于框架对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赋予意义 ,他关注的是人们如何组织日常经验从而构建社会现实的问题,并首次将“框架”概念应用于日常人际沟通的传播情景中,此后框架理论开始在传播学界受到重视。

新闻框架理论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了其他元素,即公共生活的基本现实特征 ,因为新闻生产使事件公共化,其本质是一种公共的社会性生产。Gitlin首将框架分析引入媒介研究领域,引申出“新闻框架”的概念。他把新闻框架定义为“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 ,根据这样的框架,媒体得以决定报道什么新闻、什么是重要的以及如何呈现新闻。

塔奇曼(Tuchman)指出,新闻首要的是一种社会制度,新闻生产不可避免地依赖机构程序、遵循机构规范,嵌在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关系之中 。因此新闻框架的建构不是新闻工作者个人的偶然行为,而是依附于媒体稳定的报道常规,具有丰富、深层的社会意义连接。正如潘忠党教授所言,新闻传播活动发生在由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与经济的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按照这一认知面向,框架即是“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 。因此,新闻框架是建构新闻话语的策略,是“社会权力在新闻中的编码”,框架的形成即是“媒介以及政治精英界定和建构事件和问题的过程” 。这也为分析新闻框架提供了透视特定媒介场域中传播权力结构的深层意义。

目前框架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运用于三个领域:(1)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研究框架如何被建构;(2)从内容研究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3)从效果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受众如何接收和处理媒介信息,即受众框架 。有关框架理论的文献汗牛充栋,其中以媒介内容研究居多,学者大多将框架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考察新闻文本符号的意义呈现。

1.2.2 媒体微博的框架研究

微博客是新媒体时代的新兴产物,媒体微博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课题。国内研究对媒体微博的框架分析以考察媒介内容为主,且以比较研究居多。诚然,运用比较的思路能为研究对象建立参照系,只有凸显差异和联系,研究结论才能产生实际价值。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媒体微博的框架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不同媒体微博间的框架比较。此类研究关注不同媒体微博的议题选择及对于同类议题的话语建构,从而透视不同媒体微博的价值立场。如冀亮亮通过比较《人民日报》、《新闻晨报》和《南方都市报》三家媒体的官方微博对雾霾议题的报道框架,认为都市报微博相较于党报微博,更注重环境预警的社会功能,报道内容更具社会批判性 。

(2)媒体微博与其他微博传播者的框架比较。微博是集纳了诸多传播者的信息集散地,通过比较媒体微博与其他传播主体的框架差异,可以管窥微博场域话语权的争夺态势和不同传播者的相互影响,故此类研究更多立足宏观视角,媒体微博的框架只是研究对象之一。如郝永华、芦何秋以2012年4月爆发的“毒胶囊事件”为案例,分析了媒体、政府、精英和普通公众的微博框架,认为每个框架都把事件置于特定的意义范围形成框架竞争,其中媒体微博的框架侧重风险的严重性和商家、政府的责任,但对事件意义的建构仍处于体制内 。

推特(Twitter)作为国外最典型的微博客应用,也是常见的传播学研究对象。Meraz和Papacharissi分析了媒体、记者、学者和政治家等在埃及“1?25革命”时期推特内容的框架,认为媒体推特间的独立性较强,而普通用户的地位提升,大众兼具受众和把关人的职能,因此更加透明、更重辩论的新闻产制有望在网络空间内形成 。

(3)媒体微博框架与受众框架的比较。此类研究指向媒介效果,文献相对较少,主要分析媒体微博的框架与受众认知框架的偏差或关联,探究媒体微博提高传播效果的策略。如胡蕊以芦山地震后的微博传播为例,认为央视、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三家媒体的官方微博所呈现的“灾情框架”与青少年的网络关注相脱离,呼吁媒体微博重视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需求,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认知引导 。

(4)媒体在微博与其他媒介场域中的框架比较。此类研究也很少,旨在揭示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解释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如董朝分析了传统媒体和媒体微博对于“临武城管”事件的报道框架,认为媒体微博的传播更接近一种“混合媒介系统”,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在这个系统中迅速扩散,媒介现实的建构由分裂走向统一 。

遗憾的是,董朝的研究在两个媒介场域选取的媒体并不一致,有媒体本身属性不同之嫌。本文考察同一媒体即《人民日报》在微博和报纸上的新闻框架,可能更加直观地解释不同媒介场域传播特性的差异,希望对现有研究起到补充作用。

1.2.3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研究

国内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研究已颇为丰富,质化和量化研究都有,而国外则很少。纵观国内研究,按照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类:

(1)运营管理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归纳“@人民日报”的运营特点,解释其成功原因,为其他传统媒体微博提供经验借鉴。如王舒怀指出“@人民日报”是对其母报品牌与内容的成功延伸,传统媒体要以“社交化”作为新媒体转型的路径 。

(2)传播效果研究。评论与转发功能是考察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情况从转发量和评论性质中即可见一斑。姜红、阮晨光分析了“昆明暴恐”和“马航失联”事件中的微博热门评论,认为“@人民日报”在面对国内突发事件时舆论引导能力较强,而在关涉中国公民的国际事务中,说服效果并不理想 。

(3)媒介内容研究。这类研究最多,既有对微博内容的整体分析,也不乏对特定议题、体裁或媒介形象等的讨论。如董天策等以“你好,明天”和“微评论”两个话题的微博为研究对象,认为“@人民日报”评论类微博的灵活表达与亲民姿态有利于打通“两个舆论场”,扩充公共言论空间的言论创新 。

以上几篇文献都提到,“@人民日报”的微博发布仍遵循一定的新闻规律和叙事原则,是对母报话语方式的扬弃,这也是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的逻辑起点。

1.3 研究对象的典型意义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农民工的相关报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将近2.74亿人 ,这个数据仍在不断增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在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与城市社会展开互动而催生了新的问题。

有学者将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分为十大类,根据社会资源占有状况的不同,产业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的地位仅高于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属于社会底层群体。农民工应该是产业工人阶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实际上由于农民身份所限,成了这个阶层相对独立的群体,在工资、福利、劳保等方面的待遇比一般产业工人更低 。作为缺乏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在现实中常常处于被压迫、被歧视的状态,因而也经常是被救助的对象。近年来,与农民工有关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问题常常是制度化的利益对立与冲突的结果,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的利益分化,更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组成部分 。既然农民工群体是诸多社会问题的主角,媒体不同的利益取向便为不同新闻框架的确立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媒体可能会受制于话语霸权,强化农民工群体的弱势地位,将农民工形象边缘化,让位于其他权力话语,甚至以歧视性的社会情绪突出农民工的负面意义;另一方面,媒体也可能秉持传播公平、弥合知沟等专业理想,为农民工提供利益表达的渠道,重新建构主流社群对其的认知与态度,推动农民工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农民工议题的争议性、复杂性将有利于辨识媒体的利益诉求与价值观念,由此形成的新闻框架可能更加明确,这是本文选择农民工议题为例的重要原因。

且《人民日报》素有关注农民工议题的传统。现有研究表明,尽管农民工作为城市暂居者的身份在本世纪初才得到社会承认,但2002年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行动以改善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此后《人民日报》为发挥政策宣传、舆论引导的功能,遂将农民工报道纳入了常规议题 。这也同样透露出农民工议题对于《人民日报》报道的典型意义。

二、研究设计

2.1 框架分析的具体架构

本研究的具体路径是对《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围绕农民工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并加以比较。按照不同研究目的和对框架理论的不同理解,框架分析的方法可分为两类:(1)搜寻或抽取新闻文本中的各种“框架”,方法是内容分析;(2)探询文本中记载的不同言说者,他们对不同框架的青睐,包括表达和提倡,以及他们之间的架构之争 。本文以第一类范式的框架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为了便于操作,本文建构了“概念”、“议题”和“叙事”三个层次的框架结构,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考察新闻框架。

(1)宏观概念层次。媒体在报道农民工时常伴随一定价值观念的表达,如公平、尊严、权利等。这些价值观念的传递使报道脱离了新闻事件本身,而将人物经历放在一个更为普遍和抽象的语境中,使新闻事件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此外,新闻报道还可能聚焦于事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此时媒体意在强化受众对于某一细节的感知,但并不完全展示因果联系、社会背景等。由于受众往往追求判断过程的简单化,对新闻的认知很少超越文本框定的信息,因此新闻意义的生产,即新闻重点传递价值、事件还是细节,会导致受众对问题不同的态度与归因。本文将这一层次的框架称为“概念”框架,它直接表达了媒介的认知视野、专业理念和社会意识。

(2)中观议题层次。作为稳定的选择和遗漏规则,新闻框架决定着哪些类别的新闻议题被呈现,以及如何被呈现。就农民工报道而言,常见的议题类别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不同的议题都赋予了农民工特定的身份,并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既然议题的筛选是媒体的组织化行为,议题策略便直接体现了媒体的利益取向及其对农民工群体性质的把握,因此统计各类议题出现的频率也具有探寻新闻框架的意义。

(3)微观叙事层次。文化取向的新闻传播学观点认为,新闻往往以叙事的方式呈现,西方传统中“news story”的表述也证明了新闻的叙事属性。“叙事”是从文学传统中借鉴来的概念,被认为是新闻再现的工具 。因此分析新闻文本的叙事结构是媒介内容研究的一类重要范式。有学者指出,一种叙事往往由对故事情节的基本安排、特定的角色分配以及特定的情绪构成 。本文以此为标准,将新闻叙事拆分成事件、角色和态度三个指标分别考察,并根据三个指标的呈现情况归纳微观叙事层次的新闻框架。

以上三个层次的框架紧密联系。概念框架体现在媒体报道时重点传递哪一层面的讯息,它会潜在地影响议题的选择和叙事的逻辑;而议题框架构筑的报道语境将会引导新闻话语的组织与表达,左右叙事框架的形成。综上所述,本文的框架分析采用如图2-1所示的框架结构。

图2-1 本文采用的框架结构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