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传媒频道|人民网研究院

--2016武汉大学篇

历年获奖名单

  

2016人民网奖学金获奖名单:
邓景夫、杨娜、钟婧圆、鲍蔚萌 、杨张若然、周可涵
2016人民网优秀论文获奖者名单:
一等奖:何地、宋任智、曾龙
二等奖:郑忠明、王敏、李润阳、叶琼、
    陈昕怡、陈波
三等奖:贾军、黄思学、魏志赟、黄莉瑶、
    陈新宇、吴倩、邓涵、钟婧圆、
    谢灵子、张蓓、成升

优秀论文一等奖(3)

何地

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下的微博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
在社交媒体时代,风险信息传播的传播过程发生了极大改变,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愈发强烈。本研究以2015年11月震惊全球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对该社会网络中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精确的量化分析,研究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的动态网络结构。最终结果表明,事件中的风险感知网络是基于关键行动者的动态网络结构,关键行动者掌握重要信息源,中介行动者在风险信息扩散过程中充当意见领袖,使得风险信息在传播中被放大,能更快的传播至普通行动者。
详细 >>

宋任智

美国主流期刊如何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以2016年上半年《经济学人》和《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为例
自2012年以来,《经济学人》开设中国专栏,将中国问题置于和美国、英国同样重要的高度。《时代周刊》每年评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其中亦有不少中国人当选。一言以蔽之,英美最具代表性的两家期刊都对中国给予了充分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如此,不少研究指出,英美主要媒体日益流露出反华情绪,霸权主义阴影挥之不去。本文希望通过2016年上半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和《时代周刊》中国报道的全样本分析,探索出英美主流期刊试图塑造的中国形象,为今后的对外传播研究提供借鉴。
详细 >>

曾龙

从工具到平台:新媒体社会治理功能的再思考
本文引入了政治学上国家公权和社会自治权的概念来研究新媒体的社会治理功能,新媒体出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大众媒体由“工具性”向“平台性”的转变,其本质是对国家公权进行了分权,而对社会自治的主体即公民实现了赋权,从而构建了一个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沟通、利益博弈的平台,而只有两者相互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
详细 >>

优秀论文二等奖(6)

郑忠明

网络用户劳动、数据商品与媒介资本价值
本研究基于一些西方学者关于网络用户媒介使用行为作为一种劳动行为的研究,提出网络用户劳动参与制造了“数据商品”这一观点,并具体分析了网络用户劳动、数据商品、媒介资本价值之间的关系,这是工业时代资本主义商业逻辑在web2.0这一新型网络环境下的延续和发展,本质上是媒介资本巨头借助网络技术将劳动场所从工厂转移到社会的过程,继而将网络用户的行为、情感和社会关系数据化、商品化,从而实现价值增长,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转变对媒介资本价值增长的未来意义。
详细 >>

王敏

中美“千禧一代”网络隐私保护意识的对比研究——基于中美46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近年来,大学生因隐私信息泄露而被骗甚至酿就悲剧的事件层出不穷,尤以2016年8月至9月间的案例最为引人注目。例如,准大学生徐玉玉因个人信息泄露被骗学费后猝死,正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之时,另一名女大学生也因学费被骗走跳海身亡,与此同时,在南京另一名大学生身上,5分钟被骗走2万元……开学季,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遭受网络电信诈骗的事件被集中曝光,却只是冰山一角。
详细 >>

李润阳

宣传2.0:《人民日报》在微博场域中新闻框架的转变——以农民工议题报道为例
本文以农民工议题报道为例,比较了《人民日报》及其微博“@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发现“@人民日报”在概念、议题、叙事三个层面分别更倾向于采用“价值框架”、“社会框架”、“互动式问题框架”。也就是说,与母报相比,“@人民日报”更加面向社会生活、传递社会价值、凸显社会责任,且重视与受众互动,而直接的正面宣传有所减弱。本文认为,“@人民日报”对母报新闻框架的转变源于网络中传播权力的重组,尤其是用户被赋权,从而使党报宣传理念有了新的表征。
详细 >>

叶琼

远离环境:《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巴黎气候大会报道的比较研究
巴黎气候大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Paris Agreement)更是在《哥本哈根协议》(Copenhagen accord)的基础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巴黎气候大会的报道进行分析,对比中美两家媒体在报道主题、报道内容、议题选择、消息来源、意见表达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关于巴黎气候大会的报道中,两家媒体的报道都较少关注环境保护本身的问题;《人民日报》主要将巴黎气候大会与中国的大国外交联系起来,更关注政治议题,而《纽约时报》则更关注经济议题,关注巴黎气候大会给整个传统能源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详细 >>

陈昕怡

国家形象与个体人格:新闻报道对我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以人民网2016年里约奥运会报道为例
本研究基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我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建构为研究对象,选择我国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网络媒体人民网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报道为研究样本。使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做分析,研究我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有着励志坚毅、个性鲜明、魅力十足、实力与颜值兼备的特点;媒体对运动员的形象建构存在有明星化、娱乐化的倾向。
详细 >>

陈波

技术革新与视觉融合:基于新媒体技术呈现的别样新闻图景
媒介技术与新闻呈现密切相关,技术革新驱动新闻表达重构。文章围绕技术革新对新闻呈现的影响,探讨了新媒体技术给新闻呈现带来的新变化。文章认为,媒介生态系统的变革和用户信息疲劳要求媒体通过对新闻文本的视觉化呈现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传播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则为新闻文本的多元化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大数据与可视化使新闻呈现从信息模式转向数据模式,文字与数据的双核驱动让新闻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基于H5技术的交互式新闻表达是一种超线性新闻呈现,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新闻文本,H5新闻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激发用户的好奇与好感;游戏化元素可以让枯燥的新闻选题变得有趣,VR技术则带给用户获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两者皆让新闻好看更好玩。
详细 >>

优秀论文三等奖(12)

贾军

从用户突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中国报业的平台转型之路
近10年的报业数字化转型至今未看到有效拯救报业断崖式下滑的可能性。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平台型传媒逐渐居于传媒行业的主导地位,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发生改变。本文认为报业过去的转型实践是内向平台化发展,无法与用户建立连接,是一种与平台型媒体形态逆向的倒融合,提出报业在去纸媒转型过程中,维持其内容优势的出路在于建立用户连接,围绕用户需求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和服务价值,同时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构性改革。
详细 >>

黄思学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运营逻辑探析——以深圳“12·20”山体滑坡事故为例
本文以深圳“12·20”山体滑坡事故为例,通过内容观察分析发现,以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报道时,所遵从的内容运营逻辑主要有:内容源选择上,利用传统媒体母体自有资源制作原创报道,并大量转载权威消息源内容;保持与事件发展紧密同步,事故发生初期集中大量报道,后期选择性关注和推送;报道主题上讲究“软硬兼施”,在内容质量和可读性之间做到兼顾;允许自主评论分享,优化检索与标签功能,给予用户自主权。本文试图从个案到共性,揭示手机新闻客户端在报道特殊事件时需要遵循的一般内容生产规律和逻辑,为媒体融合下的报业转型突围提供思路。
详细 >>

魏志赟

数据新闻将取代传统新闻吗?——基于人民网、新华网、财新网的对比研究
自被称为“大数据元年”的2013年以来,数据新闻在业界和学界广受关注,虽然为数据新闻定义者层出不穷,但至今仍无广受认可的一个,但这并不妨碍数据新闻迅速普及,同时其形式、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笔者以人民网图解新闻、新华网数据新闻、财新网数字说和搜狐网数字之道四个频道的数据新闻为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缩影”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究数据新闻三年来发展情况,发现数据新闻发展的趋势,以及其能否取代传统新闻,同时为其他媒体在进行数据新闻实践时提供参考。
详细 >>

黄莉瑶

移动媒介与传统媒介对“主题报道” 传播现状的分析——以《人民日报》及其客户端对G20的报道为例
做好“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也是强化宣传效果急需破解的难题。随着移动媒介的不断兴起,“主题报道”在移动客户端的呈现成了业界探讨的新课题,本文对《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移动客户端做对比分析,找出两种不同媒介对特定主题“G20”的报道特点,揭示了移动媒介“主题报道”报道更新即时、互动性强、可读性高等特征,对比发现传统媒体对“主题报道”内容严肃呆板、时效性差、可读性不强等弱点。旨在为提高“主题报道”的传播质量提供参考。
详细 >>

陈新宇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中有关“雾霾”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媒体融合”是近年新闻传播学领域最热的主题,也是传统媒体探索未来发展之路的关键话题。微信作为时下做热门的社交软件,其附加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又一个新媒体实践的阵地。研究以“雾霾”话题入手,借助框架理论,分析2015年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就“雾霾”话题报道上的框架选择。另外,运用关联分析的方法观察传统媒体与非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报道框架的关系与差别,从对比中观察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发展状况。
详细 >>

吴倩

计算传播学视域下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塑
仅仅停留于对理论的探索一直是社会科学被诟病的一个无奈,对于新闻学来说“新闻无学”也一直是被争论的议题。但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以及推广至新闻传播学的计算传播学为新闻传播学的实践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本文梳理了计算传播学的发展脉络,并从内容和用户两个层面分别以网易“数读”和今日头条为例探究了计算传播学视域下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塑。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将新闻专业主义置于计算传播学的视域之下探究其在大数据和信息时代的意义。同时为计算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奠定基础,能够充分研究、使用这样一个尚在成长中的理论,无疑是推动学科发展与世界同步的一个良好的立足点。
详细 >>

邓涵

我国网络旅游新闻研究——以人民网旅游频道原创新闻为例
随着现代新闻业的发展,新闻的分类越来越细化,旅游新闻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分类,得到的关注并不多。旅游新闻由于和旅游业联系紧密,有时候显得商业气息浓厚,某些报道也不免带有些宣传意味。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的旅游新闻处于一个略显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是旅游节目、栏目、专版遍地开花,各大新闻网站、专业网站纷纷在首页的显著位置设立旅游频道,另一方面旅游新闻却在学术界备受冷落。
详细 >>

钟婧圆

微博环境下的突发事件传播机制分析——基于第三人效果的维度
“第三人效果”描述的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认知偏差,即人们往往认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体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周子瑜事件”的微博传播为样本案例,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微博环境下突发事件传播的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第三人感知和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三人效果在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中同样存在,而就影响因素而言,信息的社会期望值和可信度与第三人感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人际交流对于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变量。
详细 >>

谢灵子

基于框架理论看政府的政治信任建构现状——以茂名反px事件为例
本文通过对茂名反PX群体性事件的政府与公众话语框架对比,探寻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是否擅于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构话语以降低政治信任被破坏的风险。研究发现,茂名反PX群体性事件中,政府话语框架与公众话语存在隔阂,代表政府的当地喉舌媒体及政府官方微博没能有效地利用政府话语协助构建政治信任。
详细 >>

张蓓

网络媒体与视觉修辞中的原型激活
人们对图像的喜爱源于人类自古以来对视觉的偏爱和依赖,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视觉传播大行其道。此议题通过聚焦媒体的图像报道文本发现,媒介技术制造的形式上视觉化和文本表达浅白化的泛视觉化图像,除了能迎合大脑的认知惰性以外,别无其他。要使图像符号具有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话语构造力量,使受众从感观意识上升到理性认知,视觉修辞的基本策略是在图像符号中植入带有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向。
详细 >>

成升

基于语料库的人民网对外传播英文报道特点研究
当前英语频道(网站)及世界范围内各大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重点新闻网站对外传播工作中的标准配置,对外传播阵地已经大大向前推进。结合人民网对外传播的问题,本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人民网twitter账号@PDChina传播的人民网英文版文章为主体构建了研究语料库。结合人民网对外传播英文报道语料库利用WordSmith Tools 5.0软件进行了词频统计分析和共词分析,总结了人民网对外传播英文报道的5个特点,病探讨了应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研究新闻文本的问题。
详细 >>

钟婧圆

框架理论视域下的突发事件微博研究——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
突发事件传播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对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以及应对成败有着直接影响,而微博的兴起又给突发事件传播带来了大的改变。在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中,作为社会行动者的网民、媒体、政府均以各自的方式建构框架、表达意见。本文研究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选取“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为研究案例,以微博作为样本来源,以框架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框架分析等方法,具体分析作为不同社会行动者的媒体、政府、网民的微博框架差异与建构策略。研究发现: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媒体、政府和网民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知识结构、价值理念、身份特征等提出差异化框架。同时三类主体也会建构同质化框架,说明在微博中,三类主体既有争议,又有共鸣,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