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2016

框架理论视域下的突发事件微博研究——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

钟婧圆
2017年01月12日14:58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突发事件传播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对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以及应对成败有着直接影响,而微博的兴起又给突发事件传播带来了大的改变。在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中,作为社会行动者的网民、媒体、政府均以各自的方式建构框架、表达意见。本文研究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选取“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为研究案例,以微博作为样本来源,以框架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框架分析等方法,具体分析作为不同社会行动者的媒体、政府、网民的微博框架差异与建构策略。研究发现: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媒体、政府和网民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知识结构、价值理念、身份特征等提出差异化框架。同时三类主体也会建构同质化框架,说明在微博中,三类主体既有争议,又有共鸣,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

关键词:框架;突发事件;微博;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站在国内的视野看,我国正在进行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知识社会的变迁,加速的社会转型将会导致各种矛盾的突出和频发,突发事件极易发生。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施行完善的应急机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应对。而突发事件传播作为突发事件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确保决策者及时全面地了解信息、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发起社会动员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突发事件传播的效果对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以及应对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

突发事件的传播是在突发环境下的信息流动过程,因而在不同的媒介生态格局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必然也会随着媒介的发展而不断演变。2008年,在汶川地震的传播中新媒体崭露头角,使得突发事件的传播表现出了与以往在传统媒介环境中不一样的面貌。而2010年微博的强势崛起,使得突发事件传播真正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微博不仅仅是信息的提供者、事件的围观者,同时还是事情发展的影响者、推动者,与突发事件的发展融为一体。当突发事件出现后,网络,尤其是微博,毫无疑问是社会意见的爆发地。微博上不仅充斥着占绝大多数的网民的观点,还有占少数的媒体、政府及官员等的意见,各种观点在此交织、争论、共鸣,成为巨大的“意见市场”。在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中,网民、媒体和政府的观点中往往赋予了复杂的民生意义、社会意义或政治意义,而微博变成了建构这些意义的重要场所。由此,“媒体、政府和网民建构了怎样的意义空间”成为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来探讨社会行动者如何建构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在微博传播中,媒体、政府、网民作为独立的意见主体,基于自身的身份、立场、观点陈述对某事物的观点和看法。他们都试图通过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来寻求他者的认同,这也是他们建构文本、发布信息、发起讨论等行为背后的重要动机。

笔者试图以框架理论为指导,以突发事件为切入点,基于微博这样一个意见表达的平台,通过具体分析媒体、政府、网民三类主体微博的主题、消息来源、态度倾向等,探究他们发布了什么样的内容、微博框架是什么;这些微博框架体现了他们怎样的观点、认知和态度。也就是说,本研究重点探讨媒体、政府和网民这三类主体建构的微博意义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微博意义的建构。

2 研究设计

2.1 案例选择

2015年元旦前夕,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据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作为一起突发性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刚刚发生就引来各类网民和媒体高度关注,此事件相关舆情在微博平台上呈现急剧放大态势。本研究将“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以下简称“外滩踩踏事件”)作为突发事件微博传播研究个案,不仅是因为它具备广泛的网络影响力和关注度,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话语场”,存在着政府、网民、媒体三方的意见博弈。

2.1.1 微博舆论扩散状态

笔者利用新浪微博的高级搜索栏功能,可搜到关于本次“外滩踩踏”事件的微博关键词共7个,经过筛选对比,将其中的4个较为完整的关键词数据确定为本次事件的微博总数量,它们分别为“踩踏”、“外滩”、“上海跨年”、“陈毅广场”。

根据对案例的回顾以及微博对案例的讨论热度,笔者最终确定以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1月7日作为微博抽样时间段,在微博的高级搜索栏分别逐日检索以上4个关键词,经过统计计算,在抽样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每日微博总量如表1所示。

从微博关注度来看,该事件被提及和搜索的强度大,有关“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微博舆论扩散变化曲线在数小时内便呈现迅猛上扬的趋势。此次“踩踏事件”属于突发性社会灾难事件,事件发生在上海又借助“跨年”这个特殊节点,瞬间吸引了全国大范围的关注。

(1)产生期:事件发生在 2014年12月31日,当天晚上23时30分,网友“@Direction--”在新浪微博上称:“外滩都踩踏事件了 太恐怖惹”,是首个发布踩踏实况的微博用户,成为该事件中微博舆情传播的关键节点之一。

(2)高潮期:1日,有关“外滩踩踏事件”的微博广泛传播,随着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微博媒体的集中报道,将该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推向了爆发阶段。与此同时,网络上还流传着“撒钱”导致踩踏事件的消息,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质疑。而随着上海市市委和中央领导对此事件做出指示等因素的叠加,此事件相关舆论呈现急剧放大态势。从微博数量变化看,引发了微博数量以几何级式的速度爆发增长,达到 80659 条,成为该事件舆论的最高峰值点。

(3)扩散期:2-5日,随着36名遇难者名单的公布、外滩踩踏事件有关情况的通报,该事件连续几天成为舆论热点,各大媒体网站,如网易、新浪、腾讯等,纷纷从不同角度层面对整个事件追踪报道,报道力度强,关注度高,信息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进行传播扩散。6 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头七”,大批民众前往事发地哀悼踩踏事件遇难者,悼念活动的微博不断转发传播,线上线下的互动有助于保持该事件的舆论热度。

(4)衰退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事件也呈现出回落的趋势,微博舆论有所缓解并开始走低。7日以后舆论关注量明显减少,大多数微博用户的关注点从该事件中抽离,转移到对“法国查理周刊杂志社枪击案”事件的关注上。

根据微博每日总数量,笔者绘制出了“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微博舆论扩散变化折线图如下:

由此可见,该事件的舆论扩散曲线是随着整个事件的发展逐步上扬,达到制高点后又逐步降下来,整个舆论扩散状态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曲线分布。

2.2 研究构想

通过上述事件分析回顾,“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是一场突发性社会灾难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网民质疑政府部门失职,媒体力求追究真相和事件动态,官方在事件初期存在失声情况,使得民众对该事件的不满情绪在微博上扩散。在此事件的微博传播中,媒体、政府和网民通过微博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其效果差异很大。

基于此,笔者试图探究:作为事件微博传播的不同行为主体,(1)媒体、政府和网民的微博框架是什么;(2)他们的微博框架存在哪些明显的差异。

2.3 样本选定

考虑到样本容量太大,增加了分析研究的难度,因此将上述在确定时间段内按照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微博进行二次抽样。经过筛选对比,本研究规定微博转发量超过2000次、评论超过200条的原创微博作为抽样数据样本。值得注意的是,@警民直通车-上海、@上海发布等政府微博所发布的微博虽然不是全都符合二次抽样条件,但是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将其发布的在抽样时间范围内的相关微博都列入样本范围。最终得到实际有效样本为1560条。

2.4 类目设置

本研究的媒介选择为新浪微博,并非传统媒体,需要根据研究主题对分析框架进行修改与设定,最终确定围绕微博主体、来源路径、框架主题、框架功能、态度倾向建立指标体系,共设置了5项主要指标,并依次进行编码与统计,如表2所示:

以往研究常从积极、消极、中立三个方面分析主体的态度倾向。笔者认为,社会行动者针对同一事件发布不同的微博内容,这些行为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意义指向。因此,本研究用“态度指向”一词表述这一行为,并将“态度指向”分为正向、反向与中立。正向态度一方面表达的是对某些行为的肯定与支持,另一方面表达的是质疑与批判。“质疑、批判”是与“支持、肯定”相对立的反向态度,但这种态度若指向对事件的关切、探寻原因、追查问责、反思建议这些积极方面,可视为“正向”的态度。

在整个框架体系中,框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事实框架、处置框架、情感框架。事件认定框架、历史关联框架属于确定事实的事实框架,追查问责框架、政府公信力框架、反思建议框架属于揭露真相、反思建议的处置框架,人情关怀框架、社会情绪框架则属于基于个人情感行发的情感框架。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