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2016

数据新闻将取代传统新闻吗?——基于人民网、新华网、财新网的对比研究

魏志赟
2017年01月12日08:47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自被称为“大数据元年”的2013年以来,数据新闻在业界和学界广受关注,虽然为数据新闻定义者层出不穷,但至今仍无广受认可的一个,但这并不妨碍数据新闻迅速普及,同时其形式、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笔者以人民网图解新闻、新华网数据新闻、财新网数字说和搜狐网数字之道四个频道的数据新闻为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缩影”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究数据新闻三年来发展情况,发现数据新闻发展的趋势,以及其能否取代传统新闻,同时为其他媒体在进行数据新闻实践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新闻,人民网,新华网,财新,搜狐。

一、文献综述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也称为“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关于其定义,目前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是由欧洲新闻学中心和开放知识基金会共同主持编写的《数据新闻手册》中的界定,即认为数据新闻是“用数据处理的新闻”[1]。在2010 年8 月首届“国际数据新闻”圆桌会议上,学者米尔科?劳伦兹将数据新闻界定为一种工作流程, “通过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来深度挖掘数据,聚焦专门信息以过滤数据,可视化地呈现数据并合成新闻故事”。[2]

李希光、张小娅在《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学》一文中认为数据新闻能够帮助记者使用数据图表讲述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还可以帮助解释新闻事件和个人之间的关联,数据可以成为数据新闻的信源,或者讲述新闻故事所使用的工具, 也可以两者兼得[3]。

有学者总结了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一)报道数量:数据新闻“遍地开花”(二)数据来源:缺乏独家数据 (三)数据挖掘能力不足 (四)可视化技术不成熟与互动性差。并提出了发展路径:(一)数据新闻的发展建议:以新闻叙事为核心 大数据新闻。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决策参考。众包生产,借助读者群的力量。

袁满、强月新的《我国数据新闻研究的回顾和前瞻》在全面分析近几年来研究数据新闻的论文的基础上,将数据新闻研究的主题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和数据新闻的发展研究四类,并得出结论:我国目前数据新闻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但仍以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并从信源渠道、呈现方式、主创媒体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差异。也提出要注意“数据中心主义”[4]。

学者史安斌教授曾用“利基模式”(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和挖掘后转化为满足不同层面受众需求的细分化、定制化的新闻资讯)和“类比模式”(使用量化、质化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据报道主题确定相关的“变量”,针对这些“变量”挖掘不同类别和层面)来对数据新闻进行分类[5]。程宁璟在《当代数据新闻作品特征研究》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线性模式(linear,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安排与嵌入数据)与非线性模式(non-linear,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打破时间顺序来组织数据)、网状与点状模式等[6]。但目前对数据新闻的研究并不经常涉及分类方式。

数据新闻在给新闻业带来巨变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隐忧。丁柏铨在《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一文中提到,倘若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和价值判断标准,传播者和受众都会被大数据误导。对于大数据的过分迷信和依赖,将使不可或缺的质性分析缺位。完全由数据构成的新闻,一旦固化,则将成为新的程序化和模式化的报道。

二、问题的提出

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发展至今,我们试图借助应用研究、对比研究来探索以下问题:在相同或类似选题上,四家媒体分别如何操作和展现?在不同选题上,四家媒体的取舍、呈现有何不同?数据来源、处理方式、展现方式、各自优缺点?一些学者的隐忧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有所体现?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试图通过人民网、新华网、财新网和搜狐网数据新闻实践的比较,深入发掘各网站的优势与不足,探究数据新闻兴起三年后发展状况如何,未来是否可以取代传统新闻,同时为人民网及我国其他媒体的数据新闻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

(一)研究样本

本文以2015.6.1——2016.5.30期间四家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为研究样本。选取官方主流媒体之一的人民网,作为同类对比,选取了同为官方主流媒体的新华网;作为具有差异性的比较对象,选取了业界在数据新闻方面受到认可的财新网(2016年度全球数据新闻奖入围名单,财新网获得最佳数据新闻网站提名,成为唯一获得提名的中国内地媒体。同时获得该奖项提名的包括美国财经媒体Quartz和英国《卫报》等)和国内最早开始做数据新闻的搜狐网,其图表新闻下属的“数字之道”栏目自2011年5月开始发布数据新闻,至今(2016年8月)已有465篇,单篇评论参与人数最高达18610。

(二)分析单位

人民网图解新闻频道定位为“图个直观,解得明白”[7],新华网数据新闻频道旨在“用数据传递独特新闻价值”[8],财新网数字说频道定位为“用数据解读新闻,用图表展示新闻,将数据可视化”[9]。搜狐数字之道自我宣称的特点是“深度挖掘事实,体验咨询可视化的快感”[10]。四个栏目均符合数据新闻的特征。

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在该时段内发布报道共计201篇,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在该时段内发布报道491篇,财新网“数字说”频道在该时段内发布报道102篇,搜狐网“数字之道”栏目在该时段内发布报道83篇。采用分层抽样进行分析。笔者将各媒体栏目的报道按时间顺序抽样、去除重复样本,分别得到68篇、74篇、51篇和40篇数据新闻。

四、分析详情

(一)选题情况统计

表1 人民网“观点”栏目选题情况统计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人民网的选题以与国家领导人有关的外交、政治新闻为主,这与其隶属于《人民日报》这一党媒的身份有关。同时也覆盖了环境、民生、娱乐等类别的选题,如《图解:天蓝≠空气好 臭氧取代PM2.5成多地首要污染物》、《图解:这17人干了什么事儿,被国家旅游局“拉黑”了》、《图解:除了《老炮儿》,还有哪些片子得了“脏烟灰缸奖”?》增加了人民网数据新闻的丰富性和可读性。发布频率方面,平均每月发布17篇。

表2 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选题情况统计

相比之下,新华网数据新闻频道的选题中政治、外交类新闻少于人民网,民生新闻较多且覆盖面广,比如《双11,除了图便宜也别忘了这些》、《维C你吃对了吗?》、《失独家庭之困》等。且发布频率较高,平均每月发布约41篇数据新闻。

表3 财新网数字说频道选题情况统计

作为财经类新媒体,财新网的选题以经济类为主,在此基础上覆盖面也较广泛,包括科技、互联网、娱乐、法律等,比如《新iPhone来了 小身躯能否抵抗大挑战》、《曾经那些疫苗案都怎么判?》、《【峰会语录】雷军:农村移动互联网,机会无限》等。发布频率方面,每月平均约10篇。

表4 搜狐数字之道选题情况统计

作为非党管的商业媒体,搜狐的选题更为广泛,除了常见的民生、经济、社会类外,还会涉及宗教、争议性或敏感性话题等,比如《真假活佛辨别手册》、《铁总的盒饭生意》、《社会主义国家的色情缰绳》等。值得注意的是,《黑色星期六 多线还原雷某之死》一文的评论被关闭,《铁总的盒饭生意》只在标题列表中有,点开正文已被删除。发布频率方面,每月平均约7篇。

(二)数据可视化情况分析

可视化形式方面,最常见的是图片、表格、饼状图、趋势图、多维图、卡通形象等,另有时间轴、动图、地图、插入音频、视频等形式。

团队方面,财新有自己的视觉中心。新华网有新华网多媒体产品中心数据新闻部,成立于2013年,是一支拥有近20名核心成员的创新型团队。团队由数据记者、数据编辑、可视化设计师、前端工程师等组成,主要负责数据新闻栏目的更新以及全网重点创意产品的开发,致力于数据新闻、视觉传达、交互设计。搜狐网每篇数据新闻下方会注明当期新闻的编辑和设计人员名字和头像,点击头像可进主页。

可视化的工具方面,制作图表最常用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Indesign,Excel、魔镜(moojnn)、Tableau、Echarts等软件,视频则常用After Effects、Flash、Premier等。技术对于任何媒体都是一样的,重要的在于如何运用技术与好的创意结合,从而制作出视觉效果更好的数据新闻。如新华网的《百年奥运项目全览》没有做成常见的方形图片,而是一个巨大的圆形, 内部是展开成平面的世界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标出每届奥运会举办国家的信息,外部一圈是放射状线条,环绕着奥运项目的人物简图。

图1 新华网的《百年奥运项目全览》页面[11]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