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议题管理角度看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声音——以人民网(英文版)G20系列报道为例
摘要:推动我国的传媒“走出去”、开展大国外交和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紧密相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在当今全球舆论场上也愈显重要。本文以人民网英文版G20峰会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议题管理的视角出发,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以事态发展和文本类目为轴的坐标系,分析该系列报道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传播策略。通过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希望为中国在以后全球性事件的议题管理中提供参考、开拓思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彰显大国风采。
关键词:G20峰会 报道 中国 国际传播 议题管理
一、选题背景
2016年9月4日、5日两天,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围绕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四大议题开展对话。基于其重要地位与深远意义,境内外媒体都对G20峰会予以了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
对中国而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近年来被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业已成为国家层面极具紧迫性的战略任务。如何把握G20的契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无疑成为我国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
在本次G20峰会中,我国本土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掌握着最充足的信息源和最广泛的传播渠道,致力于将国际论坛的主场转移到中国,制定自己的议程,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报道中有着先天的优势。人民网旗下的人民网英文版(en.people.cn)新版于2011年8月8日正式上线,定位于报道“中国的事”、表明“中国态度”、传播“中国友善”,在官媒的国际传播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故我们选择从这里着手进行本次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议题管理”(issue management)的学科背景十分开阔,初始主要围绕公共关系中的危机传播进行展开。1970年代中期,公共关系学者W.Howard Chase正式提出了“议题管理”的概念,强调及早管理议题和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成为了公共关系的重要项目。如今议题管理作为分析视角和行动措施,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譬如政治关系、企业经济与新闻传播。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进行“议题管理”的知网检索,内容还是多涉及到突发性危机传播与公共政策制定,例如张宁的《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政府新闻发言与议题管理》、申琦的《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公共议题管理》。
而本文所涉及的议题管理视角,置身于国际传播领域,则指在新闻传播中“针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分阶段、有步骤地采用合适的传播策略,借助于全媒体传播引发全球网民的关注,形成‘话题’效应,再通过深度阐释和讨论上升为‘议题’,继而施加影响,进行引导,从而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舆论氛围”。该概念的具体阐释最早来自清华大学史安斌教授于2015年发表的《以“议题管理”新思维传播好中国声音》。
而在这个较为新颖、具体的议题管理视角下,深入实践的分析研究则未在近期学术期刊及论文中检索成功,类似的多为国际传播中如何针对全球性议题进行宏观传播策略的指导。例如王卓的《框架理论下中西媒体国庆60年报道比较研究》,蒋晓丽、彭楚涵的《从全球性事件报道看我国电视财经新闻的国际传播力——以央视<直击华尔街风暴>与“世博会报道”为例》等,多以中外报道差距为研究核心,未具体研究关注本土事件的国际传播策略。
本文则借鉴这一具体的议题管理视角,建立以事态发展和文本类目为轴的坐标系,为官方媒体在全球性事件的议题管理中提升传播能力、建构国家形象提供参考。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6年9月2日至9月8日,人民网英文版“2016 G20 HANGZHOU SUMMIT”专题持续对杭州G20峰会进行了报道,涉及到图片、视频和文字三种报道形式,各类报道的篇数见表1。因研究条件有限,我们选取全部的文字报道(共39篇)作为研究对象。
表2、表3显示了9月2日至8日一周的时间内每日发布的文字报道数量及变化趋势。由折线图可以看出,2日至4日报道篇数持续增加,并在5日即峰会召开的第二天达到峰值,其后,6日至8日报道篇数回落。由于G20峰会在4日、5日两天召开,故我们以此为节点将全部文字报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G20峰会召开之前,即9月2日-3日,共七篇;第二阶段,G20峰会召开期间,即4日-5日,共22篇;第三阶段,G20峰会召开之后,即6日-8日,共9篇。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也将基于不同的类目将这三个时间段的报道进行对比。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应用中将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相结合来进行研究。
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即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本文选取38篇系列报道作为样本,一篇新闻报道即一个分析单位。在逐一仔细阅读后,笔者依据报道内容,以划分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为轴线,设立了报道来源、报道基调、主要事件、报道主体四大类目,进行构建。
具体类目构建如下:
(1)报道来源
该分类的根据是不同的报道来源。例如People's Daily(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 Online(人民网),Xinhua(新华社),China Dairy(中国日报)等机构、单位、个人。不同来源的稿件风格、内容定位等存在差异。
(2)报道基调
笔者浏览过全部样本报道后,结合传统意义上将报道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的习惯,将报道基调其分为了“宣传介绍”、“进程说明“和“冲突沟通”三个类别。
宣传介绍类多偏向于对于会议相关内容正面的反馈、印象、评价、意义、描述和表态等,例如对作为主办国的中国进行赞扬的报道。
进程说明类则为较纯粹的事实报道、状态描述、内容总结、措施执行,例如领导人会议中的政策、方案解读、后续措施跟进等。
而冲突沟通类则多表现为对会议展开所遇到的困难与负面评价进行报道,并另立角度、提供事实、举出方案进行消解、抵抗与应对,例如报道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同时指出世界各国须加强合作,共克时艰。
分类依据主要通过报道内容中最明显的倾向进行定夺。
(3)主要事件
该类目主要通过每则报道中最主要、最显著、最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事件来进行定夺。
笔者总结后分为以下十项:会议召开背景、会议经济理念、会议环保理念、会议观点讨论、领导人发言、国际关系与交流、杭州文化介绍、会议花絮、参与国评价反馈、会议的深远影响。
“会议观点讨论”指的是会议期间具体政策的解读,或不同角度的发声,例如人民日报关于习近平发言的专门评论报道。
“国际关系与交流”则指有关外交会晤、国家间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关系的报道。例如中美总统会晤、金砖五国加强进一步合作的内容等。
(4)报道主体
该类目主要通过每则报道中最主要、最显著、最核心、报道篇幅最大的相关人物、组织、机构等主体来进行分类。
笔者将其分为以下七项:主权国家、国内领导人、国外领导人、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社会公众人物、其他。
其中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比尔盖茨、马云这种横跨多界的社会名人,以及外交大使、文化界人士等。
2、文本分析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在量化数据的基础上解读报道内容的深层意义,力求深入、细致。具体方式为关键词词频统计、对报道中的典型段落或词句的修辞进行分析。
四、研究发现
(一)报道来源
由表4可知,G20峰会之前稿件来源单一,侧重新华社消息,占比85%以上;峰会期间来源较多,但分布不均,更倚重人民日报以及新华社的相关报道;后期则主要偏向于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报道,多涉及内容总结和评论性文章。
总体上看,7种不同的报道来源初具多样性,但国内官方媒体以共计近90%的占比明显占据主要地位。来自外媒的报道仅1篇
(二)报道基调
根据表5,峰会前宣传介绍类报道最多,占比超过半数;峰会期间,宣传介绍类报道占比仍居高不下,但冲突沟通类报道在此处达到三个阶段的峰值,共5篇,占22.73%;峰会之后宣传评价和进程说明类报道占比较大。
总体上,以“宣传介绍”为基调的报道占多数,达22篇;“冲突沟通”类占比最小,仅有7篇。
(三)主要事件
根据表6 ,在G20峰会召开之前的7篇报道中,介绍会议召开背景的相对较多,共2篇,占比28.60%;涉及到会议经济理念阐述、会议环保理念阐述、会议观点讨论、领导人讲话、国际关系与交流的报道各1篇,均占14.28%。
在峰会召开期间的22篇报道中,有关会议经济理念阐述和国际关系与交流的报道数量最多,各6篇,各占27.27%,其中,在会议经济理念中,对本次峰会主题——“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innovative, invigorated, interconnected and inclusive world economy)的强调占多数,在国际关系与交流中,多侧重于中非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金砖五国发展以及中美关系;有关领导人讲话、杭州文化介绍及会议花絮的报道次之,各2篇,各占9.09%;会议召开背景、环保理念阐述、观点讨论、深远影响则是这一阶段报道中占比较小的议题,各1篇,各占4.55%。
最后,在峰会召开之后的9篇报道中,涉及会议观点讨论的报道居多,共3篇,占比33.3%;其次是有关参与国评价反馈、会议深远影响的报道,各2篇,占比22.22%;再次是关于会议环保理念阐述和领导人讲话的报道,各1篇,均占11.11%。
横向来看,会议经济理念阐述、国际关系与交流是这一阶段内最受青睐的两大报道主题,均占18.42%;会议观点讨论与领导人讲话也得到较多的重视,占比均超过10%;相比之下,参与国评价反馈的相关报道以及会议花絮、文化类软性新闻数量偏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