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冯雪松:与方大曾同行

杨云倩
2017年02月08日09:18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冯雪松。《人民画报》王蕴聪/摄影。

一个本湮没于浩瀚历史的摄影青年,因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被还原到历史的坐标轴中;一个普通的电视台编辑,因一段不计得失、坚持不懈的追寻,而走到了公众眼前。这是一段相互成就的奇遇。

2016年12月10日早上8点,冯雪松提早了一个小时,从北京东五环外的家赶到了位于西南六环的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这是“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第14站的落脚点,也是2016年的最后一站。接近9点,教室里陆续坐满了前来“寻找方大曾”的同学们,让寒冷的冬日早晨充满了暖意。

1999年的一个下午,29岁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无意间在办公室发现一份传真,“方大曾”三个字映入他的眼中。在见到方大曾胞妹方澄敏后,八旬老人落下的泪水和怀中保存不易的近千张底片,让冯雪松将这个选题延续了十八年。

方大曾是谁

“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方大曾《卢沟桥抗战记》

方大曾是谁?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因为80年前,25岁的他就消失在了抗战最前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响起。7月10日,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三天,一个年轻的身影背着相机赶到北京长辛店。随后,署名“小方”、长达7000字的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就刊登在8月1日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上,这是第一篇以图文形式向世界介绍卢沟桥战地情况的通讯。方大曾笔名“小方”——方为刚正,小示谦逊。

方大曾祖籍江苏无锡,出生在北京,家境殷实,父亲是外交官。开明的家庭氛围让他保留了摄影这个奢侈的爱好——蔡司折叠相机七块大洋,几乎是当时一个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生活费。上大学之前,他就带着相机四处拍照,还在17岁时成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少年影社”并举办摄影展。虽然是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学生,但他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摄影活动上,在《良友》《申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报道。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方大曾像当时许多进步青年一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1936年绥远抗战爆发,作为其与进步青年共同创办的中外新闻学社的摄影记者,方大曾到达前线,留下《绥远的军事地理》《绥东前线视察记》《从集宁到陶林》等多篇新闻摄影和文字通讯的报道。这些通讯报道文笔流畅、观察细致,又配以形象生动的新闻照片,深受读者欢迎,被认为“与长江(即范长江)、徐盈同负盛名”。

修筑城防工事的军人、挖战壕的少年士兵、戴着防毒面具严阵以待的士兵、正在瞭望的指挥官……从敌人的枪口到我方的伤兵,从前线的硝烟到后方的坚强,方大曾用镜头留下珍贵的战场资料。在当时《新闻报》记者陆诒1992年写的回忆纪念文章中,小方年少、英俊,戴着白色帆布帽,身穿白衬衫黄短裤,足蹬跑鞋,胸前挂着一架相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

1937年7月28日,方大曾和其他三位记者打算从保定去长辛店前线采访。当时同行的记者有著名的范长江,在他的回忆文章《忆小方》中写道:“……随着平汉战局的恶化,保定失守。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消息,汇款时也不知给哪汇去。问他的亲戚,回信说小方到保定时,正值保定失守。他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在蠡县曾发出一信。以后就没有了下文……”方大曾最后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是1937年9月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北段的变化》,自此杳无音讯……

与“小方”同行

冯雪松的这部专著,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中国新闻史学家方汉奇

一个消失于上世纪30年代战场的人,在经过几十年社会变化之后,还能找到多少痕迹?因为对方大曾胞妹方澄敏老人的承诺,也因为被方大曾照片的深深吸引,冯雪松艰难启程了。

在网络还不普及的世纪之交,冯雪松只能从图书馆的旧刊库开始一本本翻找。泛黄的纸页、四个半月的时间,冯雪松在“故纸堆里考古”,找到《卢沟桥抗战记》《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集宁防空演习》《日军炮火下之宛平》等通讯、照片,方大曾的战地足迹开始隐约可循。

搜集资料只是刚刚开始,随后冯雪松扛着设备,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到蠡县,去当地史志办、博物馆、报社查询资料,到方大曾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去寻找。一路寻找也一路宣讲这位被时光遗忘的战地记者,不断扩大寻找的“朋友圈”。20万字的工作笔记,40小时的资料素材,4000公里的行走,对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的访问,8个多月的拍摄和编辑,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于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首个记者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纪录片完成了,“方大曾”却成了冯雪松心头放不下的人。他始终忘不了见到方澄敏老人时的震撼。“一个弱小的老太太坐在夕阳下,可能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但把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哥哥照片举在胸前时,谁还能讲什么条件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动乱与迁徙,方大曾家人始终仔细地保存着多达837张的珍贵底片,且不断寻求出版作品的机会。相比之下,冯雪松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要做。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通过抽丝剥茧发现方大曾身上闪耀着新闻理想、专业素养、爱国情怀的光芒,让冯雪松越来越觉得,寻找小方的价值不可低估。十多年来,冯雪松犹如大海捞针一般,搜查资料、寻访故人、重走方大曾通讯报道中提及的最后路线,寻找与方大曾有关的一切线索,几乎完成了一个人类学研究者所做的工作。

2014年,冯雪松将方大曾的珍贵资料和自己的寻访经历整理成《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出版,在学界、业界引起了一波延续几年的方大曾热——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高度评价冯雪松的寻找之路;中国记协举办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在冯雪松努力下,方大曾纪念室在保定落成;2015年至今的“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深受影响……如今,在网络上搜索方大曾的名字,冯雪松每每紧跟其后。从寻找到追随,如今的冯雪松,更多是与方大曾同行。

往事并不如烟

在暗房的安全灯下,小方的作品一张张地显现出来,让我觉得好像在与小方的精神做某种程度的沟通。每放一张照片,我就对小方的才气又服气一回。他的构图完美极了,对瞬间的掌握也无可挑剔。他看事情的方式直入核心,不受旁枝末节的影响。最令人诧异的是,他的表现手法就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显得十分现代。

——阮义忠《想见 看见 听见》

方大曾消失前已颇有名气,但随着他的失踪,再加上时代动荡,方大曾和他的作品成了如烟往事。在半个世纪以后出版的《中国摄影史》里,有关他的篇幅只有一百多字。而家人保存的底片和冯雪松多年的寻找,让小方的人物形象一点点丰满起来。

著名摄影记者唐师曾在第一次见到方大曾遗留的底片时,几乎误认为那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作品,因为当时的中国记者极少在战地留下影像。台湾摄影家阮义忠在台北出版的第17期《摄影家》杂志用整整一期介绍方大曾。作家余华说得简约:先前,不知道中国的“三十年代还有这么伟大的一个摄影师”。

2006年,方大曾的家属将他遗留下来的、经过多年艰难保存的837张原版底片无偿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5年,《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中,方大曾的战地摄影作品,作为其中一部分进入公众的视野。

方大曾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战地摄影记者,但在战地摄影之前,方大曾曾带着他珍视的相机,走过内蒙古草原,也在天津、山西等地留下了许多百姓生活的影像。他在自己摄影作品中注入的对劳动者、底层民众的关注和热忱,同样值得关注。

在那些被他不离身的折叠式相机定格住的画面中,胡同口的人力车夫、衣衫褴褛的百姓、码头的纤夫,是他关注的对象;光着膀子但身形健美的纤夫、以仰视视角拍摄的四个笑容灿烂的孩子等形象,让人们看到了他与被拍摄对象之间弥漫的平等和信任。从他的影像记录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满城烽烟下百姓的点滴生活浮现在人们眼前。

以当时中国摄影术还不普及的条件来看,方大曾几乎是凭直觉在摄影作品中灌注了丰富的情趣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留住了他的时代。

小方是战地摄影记者,更是社会景象的记录者。

一辈子的选题

十五年不长也不短,人生的几分之一而已,从1999年底至今,五千多个日夜,到目前为止,寻找方大曾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长的一个选题,当然,如果没有他的下落,这件事还是要持续下去的。

——冯雪松《十五年,寻找方大曾的瞬间与点滴》

冯雪松说话浑厚有力,在“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的北京工商大学站,听众不知不觉被他娓娓道来的故事所吸引——动荡的年代、有着人文关怀的进步青年、照片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的样子、战场的真情实景、老人最后的愿望……

听完整个故事,大多会对方大曾和冯雪松着迷,就像冯雪松每一场校园演讲后迟迟不肯散去的年轻学生们,也像曾经和冯雪松一起寻找方大曾的人们。但当下的时代让人们着迷的东西太多了,在寻找方大曾的近二十年中,冯雪松曾有过许多“同志”。他们曾一起寻找“亲人”小方,想要为方家人做些什么,又因为工作或生活而不断“分分合合”。微信群“方大曾朋友圈”里不断有人加入,但有很多人已经很少发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谁,只要小方能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寻找就不是没有意义的。”冯雪松总是亲昵地称其为“小方”,就像是自家一个永远年轻的亲戚。

十八年过去了,曾经的单身宿舍挂满了小方的照片,如今冯雪松九岁的儿子看到他独自出门,也会明白八成是跟小方有关。很多人问过冯雪松“为什么”,也遇到过不少人对他有“想出名”、“收了方家人好处”的质疑。有时冯雪松也会感觉自己形单影只——他有着稳定而光明的人生轨道,本可以没那么累,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件事能坚持这么久。但在冯雪松心中,随着时间推移,小方已经是自己的亲人,寻找也成了自己生活中一种自觉。

“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他纯粹、热情、有才,越接近他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在寻找小方的过程中,冯雪松也收获了许多。下一步,将方大曾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自己书作的版税捐出建立方大曾基金、设置“方大曾奖”鼓励年轻新闻人、参与制作关于方大曾和冯雪松的广播剧、配合编辑范长江新闻奖得主解读方大曾的新书……“一旦真正投入进这件事,会发现事情越做越多,寻找小方看来是永远未完成的选题。”冯雪松说。

现在,方大曾的多位亲人先后去世,能找到的资料也越来越少,冯雪松感到压力但也充满希望,毕竟有越来越多人认识了小方,寻找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就像登山一样,往上走空气越来越稀薄,但好在山下鼓掌加油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冯雪松心中,更现实的意义在于让小方的精神传递正能量。“现在浮躁而物质的社会,每次看到年轻人去崇拜所谓的明星,就很无奈。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为年轻人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永远不忘初心。”

方大曾是幸运的,他曾如一颗流星一般留下过片刻的灿烂,这短暂的灿烂被八十年后同样具有新闻理想的“伯乐”留住,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我们,并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方大曾的生命或许停留在了25岁,但冯雪松的寻找却在延续着他的精神,也将两代新闻人的新闻理想继续传递。(作者杨云倩系《人民画报》编辑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