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文综艺类节目人气高涨 千年"诗心"再掀全民热潮

2017年02月09日08:05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千年“诗心”再掀全民热潮

2月7日晚,引发万众瞩目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年度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此前以清新、伶俐、镇定的表现赢得外界广泛好评的复旦大学附中16岁高一才女武亦姝,过五关斩六将,在百人团环节中战胜了实力老将陈更,又在“飞花令”环节中力克大学语文老师王子龙,并最终在攻擂抢答环节中击败第一赛季的总冠军彭敏,夺得最终冠军,武亦姝的不俗表现令观众连连惊叹。而从2016年底开始播出书信朗读类节目《见字如面》,同样以诚挚的感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动了许多观众,被誉为近期最好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之一。

事实上,自《百家讲坛》以来,由电视节目所引领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便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华好诗词》《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文化节目频频亮相电视屏幕,进入大众的生活,让中华文化的魅力大放异彩。这些节目被网友称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激发了众多观众重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更令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成为传统文化的“铁杆粉丝”。

1 聚焦

“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中国诗词大会》号称中国诗词的嘉年华、群英会。总决赛举行之前,“00后”选手武亦姝就被认为是夺冠热门,年仅16岁的她秀外慧中,思维敏捷,诗词储存量更是大得惊人,被网友誉为“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2月7日晚的第二季总决赛中,武亦姝赢得并不轻松。在“百人团”环节中,古装女孩张淼淼和新加坡华人李宜幸先后折戟,武亦姝凭借稳定的发挥首次答满了9道题,得到317分的高分。连续参加了两季的诗词大会、已做了本季三期擂主的北大理工科女博士陈更被视为最让人“魂飞魄散”的选手。总决赛中,她一上来就以一首贾岛的诗打败了88个百人团选手,随后频频获得50分以上的高分,第六题结束后已得到306分,但在第7题的一个诗词知识考察中,陈更意外答错,提前出局。

随后的“飞花令”环节中,以“酒”为题,武亦姝与大学语文老师王子龙进行比拼,两人连续说出数十句带“酒”的古诗词,精彩纷呈,犹如天女散花,武亦姝再次胜出。而在攻擂阶段中,武亦姝面对的是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和201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现场媒体竞赛团年度总冠军、号称“背诗机”的北大才子彭敏。尽管如此,武亦姝镇静沉稳,而彭敏却出现多次紧张失误,最终武亦姝攻擂成功,不负众望,成为新一季的中国诗词擂主,也创造了个人巅峰。

与此同时,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以书信打开历史,邀请一批老戏骨朗读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书信,尽管目前只播出五期,却已收获如潮好评。其中,萧红写给弟弟《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韩愈《祭鳄鱼文》、蔡琴《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黄永玉给曹禺《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刘慈欣写给女儿的《在时间之河的另一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我不愿成为拆散你们的根源》、陈寅恪写给傅斯年《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一封封散步在古今历史长河乃至网络中的动人书信、情话经过现代汉语演绎,让不少观众流泪,感受到美好人情和汉语的力量。

而朗读演绎这些书信的嘉宾,都是一班演绎功力深厚的老戏骨,如归亚蕾、张国立、王耀庆、何冰、张涵予、林更新、蒋勤勤等。除了朗读现场的热烈反响之外,网络点击中的评论和弹幕也显示出该节目的极高热度,“朗读的演员都很有底蕴”“最是考验台词功力的时候”“这声音太入戏了”等评论,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2 解读

“书信在走向消亡,但文化不会”

在《中国诗词大会》播出过程中,有不少观众也发出质疑,认为比赛有单纯比拼记忆力之嫌,可能会割裂了诗词作品的整体意境和深度内涵。但也有评论指出,电视节目采取比赛形式将大众的注意力引入其中无可厚非,通过制造“紧张”氛围吸引关注是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正如选手武亦姝、陈更、张淼淼等所说,诗词不是拿来比赛的,比赛只是一个游戏的形式,他们在参赛的过程中,是享受那种“紧张”的气氛,感受传统诗词的魅力,以及通过努力看到更美好的自己。

除了参赛选手的现场发挥可圈可点之外,专家的解读和分析同样也是一大看点,这一环节让人们暂时放下答案的对错得失,豁然开朗,获得知识。正是借助这些文化密码,观众才得以进入那一个个悠远深邃、感人至深的历史情景和意韵之美。

例如,关于纳兰性德的名作“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评委康震解读称,纳兰性德出身相家,22岁中进士,又是康熙御前侍卫,可谓“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但他的诗词却呈现出“风一更,雪一更”的伤感,显示出现实和艺术的两重性。文天祥《正气歌》“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题目设置考察的只是一个“凛”字,而王立群教授却指出:“中国人的精神核心是祖先崇拜,而祖先崇拜的核心是先贤崇拜。因此文天祥对于谦、岳飞等民族英雄的赞颂,传扬的还是一种浩然的中华文化价值系统。”毛泽东《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题目只考察一个“迤”字,但康震却从题面延伸出更深一层的含义: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大山,渡过20多条大河,穿行了十多个省,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三到四个人牺牲,历经千难万险才创造出人间奇迹,但在诗词中却化作“万水千山只等闲”,生动地体现出红军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无畏和乐观精神。

同样,书信朗读看似简单,但从目前可以看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封私人家书——秦国将士黑夫和惊写给大哥衷的家书,到韩愈、夏完淳、林则徐等仁人志士的婉转陈情,从徐志摩、蔡琴、李小龙的浓情蜜语,再到黄永玉、陈寅恪等学人的君子诤言,中华文化中的美德、风骨、情义、正气通过屏幕传递四方。例如,1983年3月黄永玉在给曹禺的信中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写的戏,一个也不喜欢。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也不透彻”,他批评曹禺“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因此他呼吁曹禺应该有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的那种草莽精神,并借用莎翁戏剧《马克白》的台词向曹禺呼喊:“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这忠直的精神打动了曹禺,曹禺将信裱起来挂在书房。再如1936年4月陈寅恪在写给傅斯年的信中称,因有事南下不得不请假两个星期并申请降为研究员,陈寅恪还强调“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显示了一代学人的教育风骨。

正如木心感叹:“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诗词、书信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动人美好的部分。因此,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表示,书信在走向消亡,但是书信里所承载的文化不会消亡,只是转移到新的媒体上而已。

3 趋势

新媒体互动让文化遗产更有“看头”

从2001年开始播出的《百家讲坛》曾在全国掀起一个“国学热”的社会文化潮流。与之不同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乃至《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节目,以攻擂比赛、纪录片的形式,选手、学者嘉宾、主持人之间的频繁互动和诙谐发挥,电视、微博评论、视频弹幕等互动形式,都让传统文化更加“亲民”。

比起《百家讲坛》学识渊博的衮衮诸公,《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主角已变成来自高校学生和海内外不同职业的大众选手,百人团的“陪战晋级”,选手的全国征集,都让节目的参与基础更广泛。同时,《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少数高深的巨著,节目视角也更为丰富,通过诗词、成语、书信、文物修复等多个角度,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各条经脉,与普通大众的知识储备更加吻合,也就让节目更有“看头”。

其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便以朴素、直观的视角向人们揭示了中华文明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以及今天文物专家们“独守千秋纸上尘”的匠人精神。一位网友评价说:“片中所有的老师傅真的令人敬佩,他们是那种所作所为会让人为之沉静的人。看的过程中,自己一直捏着发酸的鼻子,这是出于敬意。”

这批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多个角度让传统文化绽放光彩,也不断激发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热爱和感动之情。目前,《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新浪微博主页已达到9300万的点击量,开播一个多月的《见字如面》新浪微博主页已有2100万的点击量,《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点击量则达到3700多万。

另一方面,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选手的背景多样化也拉近了观众和节目的距离。文言文满分的13岁“大魔王”安庆孩童叶飞、来自河北的40岁抗癌农妇白茹云、理工科女博士陈更、石家庄学院的大学老师兼图书馆阅读推广人王子龙、新加坡华人李宜幸……这些平时散布在不同社会角落的人,无不热爱并浸淫于传统文化,用古典修养妆点着自己的生活,塑造着自身的精神气质。

而近期关注度爆棚的“00后”复旦附中高一才女武亦姝,在此前的比赛中以《诗经·七月》中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惊艳全场,展现了她畅读古今的才情,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评委蒙曼评价她:“势如破竹,蕴含着极大的爆发力。”

在蒙曼看来,《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打动了中国人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一颗“诗心”。参赛选手姜闻页也认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既然怀有一颗喜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输赢和胜负来鉴定对诗词的热爱。这次诗词大会真的很赞!”(记者 陈龙 周豫 郭珊)

记者观察

找到“打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今年过年期间,央视播出的2017戏曲春节晚会上,京剧演员管波、蓝天、窦晓璇以及昆曲演员施夏明带领现场观众做了一套别开生面的戏曲广播体操。伴随着熟悉的“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号令,演员们展现出种种优美的戏曲身段,引起网络和各种媒体纷纷转发,让许多不怎么看戏也很多年没做过广播体操的网友,一下子对这个“跨界组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事实上,就在除夕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到,要将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实施“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戏曲振兴工程”等具体工作。“戏曲广播体操”的出现可谓是应运而生。

《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梁启超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而文化的“年轻化”与文化发展的新社会环境、新创制模式紧密相关。纵观2016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南方戏曲演出季等多个戏曲活动先后举办,所涉剧种剧目之多、引发观演状况之盛为多年罕见,各地戏曲人在保护、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变得更加“时髦靓丽”?以广东粤剧院为例,该团近年来就做了很多工作,例如瞄准大学生群体,尝试用“互联网+戏曲”的理念吸引年轻观众,动漫主题粤剧《决战天策府》、以交响乐伴奏排演的《白蛇传·情》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走进剧场。“粤剧进校园”活动自2011年至今已举行80多场,受众累计达8万人,仅在2016年就做了22场。2016年5月底,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留学生汉语节目表演中,俄罗斯姑娘塔尼娅和美国小伙子乔治表演的粤剧折子戏《帝女花》之“香夭”片断,引发现场最热烈的尖叫声。今年春节前,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麦玉清率领七颗“新星”共同演绎的粤剧折子戏专场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让粤剧艺术生生不息。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广东珠三角地区“春班”市场的回暖,越来越多“90后”观众为粤剧的魅力所倾倒。今年甚至还出现了年轻人花费近千元包车“追戏”的现象。这说明,对于年轻人而言,内容优秀、形式新颖的传统文化是有吸引力的。南方日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些年轻戏迷有不少人都是因为网游粤剧《决战天策府》而迷上了主演彭庆华,继而成了广东粤剧院二团的“团粉”的。

一位“90后”戏迷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在她看来,《决战天策府》很有视觉冲击力,演员戏曲功底又很扎实。对年轻人来说,先激发兴趣,继而通过剧作逐步认识、了解,才是“打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这些成为“团粉”的观众有的还义务帮助广东粤剧院制作网上视频,用自己所掌握的最新技术“反哺”传统文化。

2月6日晚,东莞金桔村上演粤剧大戏《兰陵王》,南方日报记者还遇到了一对闻讯赶来的“90后”双胞胎姐妹。她们表示:“整部作品非常惊艳,尤其是兰陵王与众将士戴上面具与敌军对战的武戏,难度很高,很精彩。”据她俩透露,在大学期间就迷上了彭庆华饰演的“李承恩”,后来慢慢接触粤剧认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同龄人,甚至还有人追着彭庆华的行程去看戏。

据业内人士透露,像青年粤剧演员彭庆华这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明星演员,的确对带动演出的人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粉丝”觉得彭庆华的“帅气”完全不输给影视“小鲜肉”,更重要的是,他对粤剧的执著和热爱令人动容。就像在筹备《决战天策府》的时候,他直接在办公室搭床,排练到深夜是常事。还有观众透露:“在看粤剧中不知不觉提升了自己的古典文学修养,为了能看懂去‘充电’,内涵提升之后就越发能够欣赏到戏文曲牌与戏曲做功的美。”

据悉,一部戏曲音乐剧《一代天娇》将于2月10日、11日在中山纪念堂上演,该剧展现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的艺术之路,红派艺术传人苏春梅饰演自己的恩师,麦嘉饰演马师曾,黄百鸣饰演薛觉先,红线女之子马鼎盛将以类似“说书人”的角色本色出演,整个表演,结合戏曲、话剧、电影等形式于一身,采用了百老汇音乐剧的构想,一气呵成,形式上非常创新。

苏春梅表示,《一代天娇》去年9月在香港首演,连演3场观众爆满,反响强烈,让她特别高兴的是:“很多人看过这个戏之后,对红老师又多了一分敬意,对粤剧又多了一丝兴趣。”主创们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和多种形式的推广,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考虑把谭咏麟、林子祥请来“助阵”,让更多年轻人认识粤剧、爱上粤剧。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