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科普类电视节目制作究竟有多难? 脑洞还能开多大

2017年02月12日07:42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科普实验脑洞还能开多大

  青少年科普实验类节目《正大综艺·脑洞大开》第一季已经连续播出十二期,创意十足的科学实验和精彩纷呈的答题互动令这次科学探秘之旅好玩又暖心。“不做不知道,科学真奇妙!”今天18:00,《正大综艺·脑洞大开》将在央视一套欢乐收官。

  在本期节目中,不想长大队的三位嘉宾杜悦、陈欢、谢波将与主持人高博、助理实验员大直子一起化身“魔术师”,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荧光表演。将荧光液倒入水中,由于荧光液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荧光液会漂浮在水面。之后,在磁力的带动下,荧光液会呈漩涡状下沉,灵动唯美,犹如一幅艺术大作。

  此外,为了对本季这趟神奇的科学探秘之旅进行巩固和复习,节目组别出心裁地将诸多好玩的实验串联在一起,形成实验接力赛。嘉宾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分工配合完成摩擦静电黏气球、惯性推鸡蛋、伯努利吹球等三个实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期节目中还有最严厉的“期末考试”,小浣熊吃东西为什么要洗?一笔如何画出六环?这些题目你答得出吗?

  记者观察

  科普类节目制作究竟有多难?

  科学类综艺一直都是电视人所不太敢触碰的节目类型,因为这类节目不仅制作难度大,包括科学理论的支持、科学装置的测试、拍摄上的难度,还有就是如何在众多以娱乐为主流的综艺环境之下,让观众对科学这件事产生兴趣,所以涉足者一直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最近两年央视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加油!向未来》《正大综艺·脑洞大开》接连两档节目让科普类节目逐渐走进观众视野。然而,与满屏花里胡哨的“战斗”、“挑战”与“歌手”综艺对垒,“科普”节目仍颇感落寞。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科幻小说《三体》备受瞩目、好莱坞科幻大片每逢上映都火爆一时……乍一看,这一切似乎在向电视人发出预告“科普类节目的春天就要到来”,国人已重燃科学兴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之前《加油!向未来》制片人王宁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在拿到节目的动态收视率曲线图时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一旦从实验环节进入到原理解释,收视率马上下降,掉得非常快。在记者看来,观众喜欢看科学实验呈现的惊奇效果,却并不关心造成现象的理论解释,这就是当下电视环境的现状和观众的心理——娱乐至死。就像《最强大脑》将脑力科学展现到了极致,但节目侧重的是极端脑力者的特殊才能,是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天才能力,所以从观众的观看心理来说,惊叹与猎奇可能才是观众的心理诉求,和我们的大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也如同综艺清流《见字如面》一样,节目的制作理念是为了重燃观众对于书信文化的重视同时用书信打开历史。关正文团队确实非常努力,但如今节目火了,8位明星嘉宾读信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令观众大加赞赏,却真正有几个人拿信说事,拿历史说事?

  也许有人会说,美国著名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曾获得成功,但“流言”终归有限,节目难长久。湖南卫视曾经的《好奇大调查》和东方卫视的《1001个真相》曾经对流言模式有一定借鉴,但最终都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成绩。同行里面活得比较久的是《艾伦秀》里的一个小板块,但他们的原理部分也是尽量简化或者跑偏,这说明并不是中国观众缺乏科学素养,全世界都一样。

  曾几何时,我们大多数人儿时的梦想都是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而如今的孩子却从小就做起了明星梦。科普类节目要想真正掀起热潮,也许我们还要从小抓起。(记者 韩英楠)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