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1期

华夏传播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未来展望【2】

谢清果 ,祁菲菲
2017年02月15日08:41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华夏传播理论的总体特征

通过以上关于华夏传播理论主要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华夏传播理论以人际传播为中心

儒道佛三大学术流派皆是在人际传播方面有更多的理论成果,且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谚语等也有大部分是关于人际传播的,这些种种现象表明:华夏传播理总体上是以人际传播为中心的。这可能与我们的文化根源与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有关,因为从文化传统来看,我们中国人自古就十分注重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维持。

(二)内向传播为其次,注重个人修养

除了作为核心的人际传播外,华夏传播理论也是极为重视内向传播的,内向传播本就是实现良好的人际传播的基础与前提。在儒道佛三家中,道家是最侧重于内向传播的,也在这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理论成果。而三家的共通之处方面即,儒道佛三家在内向传播方面都比较注重个人修养,强调个人的自我约束与提升。

(三)组织传播方面成果较少,但是与内向、人际传播相互融合

纵观整个华夏传播理论体系,相对于人际传播与内向传播,组织传播方面的相关针对性成果是最少的,但是华夏传播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兼容共通,许多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方面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组织传播,三者相互融会贯通,共同促进良好传播秩序的建立。当代学者从管理学角度探讨儒释道思想,其核心内容依然是从如何调到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着手。而这个正是中华文化以“心性论”见长的表现。

(四)以“仁”与“和谐”为核心,极具包容性

在上文的分析中,已经提到,儒道佛三家的共同之处即是仁与和谐贯穿始终的天地情怀,再加上对传统文化整体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说,这是整个华夏传播理论的核心特征。与我们中国的文化根源相对应,我们的整个华夏传播理论可以说是以“仁”与“和谐”为核心,包容性极强,极具人文关怀的一个中国式传播思想体系。这一点陈国明在《有助于跨文化理解的中国传播和谐理论》[19]一文中有深刻的分析。

(五)矛盾中互相交融,促进整体理论的发展

在整个庞大的华夏传播理论体系中,如在内向传播方面,儒家主张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强调“内圣”的基础性作用,“外王”是检验“内圣”效果的标志,从而体现社会实践对修身的积极效应作用,而道家则主张内向传播的清静柔弱,注重自我升华;在人际传播方面,其他学派都主张积极互动,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循环,但是道家却提出“慎言”思想,强调含蓄内敛的沟通方式并十分重视非语言符号的力量;在组织传播方面,儒家主张有秩序与规范的组织传播,但是道家却主张无为,意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这些种种观点看似矛盾,但是却都有其可取之处,内向传播既要促进无干扰状态下的自我提升,也要注重与社会的互动;人际传播既要积极主动,又要注意各种传播技巧,恰当地运用非语言符号;组织传播既要注意秩序与规范,又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这些理论于矛盾中互相交融,从而共同促进整个华夏传播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促进整体理论的大发展。其实这也正印证了上文所述,华夏传播理论是极具包容性的思想体系。

三、拓展华夏传播理论的建议与对策

华夏传播理论虽然是根植于中华文明,但是其智慧则可以为世界传播学的丰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弥足珍贵,应当发扬光大。

(一)将华夏传播理论的普适性思想精髓继承并发扬光大

华夏传播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可谓是包揽百家,博采众长,它恰当地吸收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伦理政治观念、道家“阴阳和合”的辩证思维与佛教“四大皆空”的修行思想,可谓是对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反映。与西方的传播思想不同,华夏传播理论是自成体系且有其独特价值的。这种传播理论,是一种以“和谐”为中心,包容性极强,极具人文关怀的文化体系,并且其中的许多基本理念与原则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具体表现为:自我反省、积极提升自我的内向传播,中庸平和、外圆内方、注重仁义与和谐的人际传播,家庭和睦、等级有序且注重个人实现的组织传播等。

这些理论在不同层面共同体现了华夏理论“心传天下”这一本质属性与特征。且其中的许多基本原则与精髓理念,如“仁”“和谐”“中庸”“礼”“诚恕之道”等,这些都是对现今社会极具现实意义与价值关怀的。

现今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行其道,但是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贬低中华优秀传播理论和传播智慧。我们要珍惜这些财富,将其中的思想精髓继承并发扬光大,并且学会根据现实传播语境,同时注重学习、借鉴西方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积极创造性转化传统传播观念。

(二)充分挖掘华夏传播理论的独特智慧

与西方传播理论相比,华夏传播理论存在许多独特之处,而这些独特之处也正是其特有的价值所在。西方有许多科学、实证主义色彩浓重的经典传播理论,如专注于受众行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集中于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间关系的议程设置、拟态环境理论,聚焦于大众传播影响力的认知倾向的第三人效果理论,着力于大众传播功能与效果的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抑或框架、知沟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集中于受众和大众传播、社会三个方面,在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以“和谐”为核心又兼容并蓄的华夏传播理论,形散而神不散,特别适用于各种日常实践的传播体系在处理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人与环境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得心应手。其中注重和谐,但是又强调秩序的人际传播主张;注重自我反省、积极提升自我的人内传播;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尊重、爱惜自然,适度采取,天人合一的主张;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和而不同、“讲信修睦”“以邻为善”的理念。这种种理念与原则更加适合处理此类关系,且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三)积极创新,并将相关理论与现代社会结合

华夏传播理论诞生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语境中,其中固然有许多极具普适性意义的通用思想原则,但还有许多理论是需要创新的,需要注入时代精神与现代社会的现状相结合。

如儒家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的涵义与古代相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现代我们更可将其引申为一种表率与责任。古代的君臣关系与现代社会的上下级关系比较类似,即在上下级、父子、夫妻关系的处理中,上级、父亲、丈夫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对另一方起教育、劝导的主责任。还有儒家思想核心之一的“礼”,在古代社会主要是礼制与等级秩序的含义,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再强调“礼”字所包含的等级,而是转化为:强调秩序,即在日常传播关系的处理中,也要依礼而行,遵守一定的秩序与规范,让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处于规矩的范围之中。

(四)促进华夏传播理论与西方传播思想的结合

西方传播思想“理剖万物”,华夏传播理论“心传天下”。这两种理论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与理论精华之处,中国人那种深邃的智慧与洞达,完全可以与西方人的工艺智识相结合[20]。华夏传播理论,这种扎根于中华文化的东方范式的传播学理论,体现了中华先贤对民族传播规律的深刻领悟,也是华夏文明对世界传播学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华夏传播理论与西方传播思想结合,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碰撞。

在这种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在学习和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要摒弃和反对西方的腐朽、霸权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行科学的“拿来主义”;其次,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差异性,以“和而不同”的理念为准则,弘扬华夏传播理论中的特色文化;最后,我们还要结合现实的具体国情,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华夏传播思想的世界化。

在具体的结合方式方面,我们可以有多种创新,如用西方的经典传播理论来为华夏传播理论塑造更加简洁、易于理解的框架,根据人际传播、人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等维度对华夏传播理论的理念原则进行总结概括等。

(五)以西方的科学方法与实证主义为华夏传播理论增添新光彩

西方传播理论是“理剖万物”,强调科学方法与实证主义,而这种理念与方法正是华夏传播理论比较缺乏的,所以我们正可以利用西方的科学主义为华夏传播理论做注解。

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心物相合,物质世界与心灵的世界可以感通,可以以同理心的方式去处理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注重将一切都内置于心灵的无穷空间中,实现道通天下的理想境界。而西方文化更注重的是理剖万物,将人置于神判者的地位,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将世界作为解剖的对象,而不是意识层面的协作关系,而旨在探究自然、社会、人生的客观规律。在传播领域里,亦是如此。中国强调心传天下,注重定性研究;西方强调理剖万物,注重实证研究[21]。

参考文献:

[1] 金良年译注.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 楚天舒.儒家文化传播与和谐文化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 马宏艳.论语中孔子的传播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10.

[4] 陈雪军.论儒家的和谐传播理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1):1-10.

[5] 王威威译注.《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308.

[6] 龚丽红.化性起伪_荀子教化观对当前人文教育的启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4):113-115.

[7] 王因.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8] 谢清果.道家语言传播效果的求美旨趣[J].哲学动态,2008(3):25-29.

[9] 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成都:四川巴蜀书社,2007.

[10] 罗安宪.庄子“吾丧我”义解[J].哲学研究,2013(6):54-61,78.

[11] 谢清果.内向传播的视阈下老子的自我观探析[J].国际新闻界,2011(6):58-63.

[12]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 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742.

[14] 孙鹏.论守一[J].哲学论丛理论月刊,2013(4):37-40.

[15] 赖惠民.庄子传播观念初探[D].厦门大学,2007.

[16] 任宜敏.佛家因果学说的真精神[J].浙江学刊,1998(05):89-94.

[17] 曹树明.儒道释平等观之比较[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92):36-40.

[18] 韩焕忠.此翁长怀出世心佛家思想对梁漱溟先生的影响[J].柳州师专学报,2005(3):127-129.

[19] 陈国明.有助于跨文化理解的中国传播和谐理论.载赵晶晶编译.“和实生物”——当前国际论坛中的华夏传播理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9-42.

[20] 周伟业.东方范式:华夏传播理论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5):110-113.

[21] 谢清果,祁菲菲.中西传播理论特质差异论纲[J].现代传播,2016(11):30-35.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