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4期

主流媒体关于对精神病报道的分析

——基于《人民日报》1992~2013报道的统计

舒存叶,孟 杨
2017年04月27日09:04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1992-2013年的22年对精神病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主流媒体如何构建与呈现精神病议题,以及这一呈现方式在22年间的变化。研究发现媒体对精神疾病的报道存在“事件性”报道的倾向,精神病患者在媒体中的形象被扭曲和妖魔化。

关键词:大众传媒;精神病患者;身份建构;形象建构

一、引 言

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重度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2003 年至 2008 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增长了50%以上。中国精神病患者庞大的数量以及惊人的增加速度,已成为我国精神卫生领域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对精神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保障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构建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性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精神病患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徘徊于社会主流之外,长期被忽视、被误解。“社会歧视是影响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精神病人因病产生耻辱感而‘讳疾忌医’,并且在病愈后回归社会时屡受排斥”[2]。而媒体作为健康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受众了解精神疾病的重要途径。在引导受众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改变公众对与精神病患者的刻板印象,以及减少受众的偏见方面至关重要。媒体在相关报道中持怎样的立场,是否致力于促进公众对精神基本的正确认知,消除大众的偏见,将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二十二年来关于精神病的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报道特点、精神病患者在媒介报道中的形象呈现等方面,解读媒介对精神病这一议题的认知改变。探讨《人民日报》作为反映官方意识形态的大报,在这类具有争议色彩的敏感话题的报道中,选取了怎样的新闻主题,呈现了怎样的态度,二十多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人民日报》上关于精神病议题的报道进行分析。《人民日报》作为第一党报,反映了官方的立场和价值观,是一份有相当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因世界精神卫生日设立于1992年,时间的选择上为1992年开始,截止到2013年。样本的选择上,以“精神病”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查阅《人民日报》电子数据库1992年到2013年的数据,搜集所有涉及到精神病的报道,一共采集到的样本是107篇。其中,删除掉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报道15篇,最终得到的研究所需要的样本是92篇。

本研究主要从精神病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的文体、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呈现《人民日报》对于精神病问题的报道特点。

三、对精神病议题的相关报道分析

(一)报道数量

图1 1992-2013年《人民日报》精神病相关报道数量

《人民日报》1992-2013年间有关精神病的报道一共92篇,平均每年约4篇。从图1可以看到22年间的整体报道情况,除了1996、2008年和2009年没有报道外,其余每一年都有报道。1992~2003年之间的报道数量普遍不多,2004年开始对精神病议题的报道首次突破5篇。从2010年到2013年间有关精神病议题的报道相比之前几年明显增多,每一年的报道都超过了平均篇数4篇。2013年的报道篇数非常突出,年度的相关报道数量是24篇,报道篇数是22年中最多的一年。为从总体上把握报道数量趋势,将这22年分为早期(1992~1999)、中期(2000~2006)、晚期(2007~2013)三个阶段,分别统计其报道数量。早期14篇,年均不到2篇;中期26篇,年均不到4篇;晚期52篇,年均报道量达到7篇,报道数量上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对《人民日报》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对精神病议题的报道进行统计,数据显示22年中只有6个年份有相关报道,共计8篇。在1992~1999年早期的八年间的精神卫生日,《人民日报》精神病的相关报道为0。而在2000~2006的中期的7年中,其中有5个年份的精神病日有相关报道,共计5篇。相比早期,无论在精神病日的报道还是总体报道数量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人民日报》对精神病这一健康领域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在2007~2013后期的7年中,出现了反复,只有一个年份也就是2013年的精神病日有相关报道,共计3篇。

在22年间的全部92篇报道中,精神病日的报道只有8篇,在总体中占比10%不到,在总年份中不到30%的年份有报道。这说明《人民日报》对精神病议题的报道中,应景式报道的比例并不多,或者说该议题不受关注的程度连应景都谈不上。从总体上来说,《人民日报》对精神病这一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报道版面

2010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再次扩版,周一到周五每天的版面又20版增加到24版,周六周日版面不变,每天仍为8版。这次扩版是2009年7月1日实施扩版的延续,这次扩版的同时将对版面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了四个相对比较集中的版,进一步增强了报纸的整体感,更好的发挥了党报的作用,方便了读者的阅读。第1~6版为要闻版,9~15版为国内新闻版,17~20版为周刊及专版,第20~23版为国际新闻版。此外,第七版为理论版,24版为副刊。但1992~1995《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没有明确的版面名称,笔者根据报道的内容将其进行版面划分之后,对收集的92篇报道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

图2 1992-2013年《人民日报》中精神病相关报道版面分布

有关精神病议题的所有报道中,版面达到20篇的只有要闻版;而超过10篇的还有政治版;5~10篇的是健康时空版、社会版、综合版、国际版、视点版、和各类周刊所占版面的总和数,而评论版、热点与对话版、法治实践版、连线基层版、假日生活版和文化新闻版的篇数都是5篇以下,精神病议题的报道主要还是集中在要闻版,一共是20篇,占了总数的约五分之一,而其他版面的报道数量都是只有10篇以下的,与要闻版的报道数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要闻版主要的关注社会近期的热点话题,其时效性比较强,可以广泛传播各个领域的新信息。版面位置类似于头版头条,使得报道的新闻地位突出,有约五分之一的精神病议题的相关报道集中于要闻版,说明《人民日报》对精神病议题的关注还算是比较及时。但是评论版的篇数只有5篇以下,大部分只是把精神病议题的情况报道出来,让受众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他们现状的深入思考是远远不够的,缺少对他们深层次的了解与关心。

(三)报道文体的对比

在92篇报道中,消息类为37篇,通讯类为44篇,其它类为11篇。如图3所示。

图3 1992-2013年《人民日报》中精神病报道的报道文体

如图3所示,通讯类文体占了48%,将近占了总数的一半,通讯类新闻的特点是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描写的形象性、较强的事件性,而《人民日报》在对精神病议题的报道中,有较多篇数是事件性的,比较细致地刻画了精神病患者的形象,这可以使受众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现状。

(四)报道主题

1992~2013年《人民日报》中对精神病议题的报道主题主要分为八类,其中主要的报道主题是政治、法制、社会和医疗卫生方面。

图4 1992-2013年《人民日报》中精神病议题有关报道的报道主题统计图

如图4所示,经济、文化艺术、体育、教育这四类报道主题的报道数量都是在10篇以下;而政治、法制和医疗卫生的报道数量是10~20篇;而报道主题与社会相关的数量达到了30篇,约占总比例的三分之一,这体现出社会对于精神病议题的关注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公众还是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五)报道倾向

图5 1992-2013年《人民日报》中精神病议题有关报道的报道倾向统计图

如图5所示,将《人民日报》中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态度分为三种:保护和同情、危险者、态度不明确。在神病患者的报道中,保护和同情的态度占比例为47%;态度不明确的占42%;认为其是危险者的占11%。报道倾向于精神病患者是危险者的报道比例还是比较少的,而对其报道倾向是保护和同情,以及态度不明确的报道都占了将近一半,保护和同情的比例要比态度不明确的比例还略多一些,说明大部分的报道还是比较重视精神病患的社会地位的,也比较同情他们,体现出了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文主义关怀之情。

四、精神病患者在媒介中的形象

在精神病患者的报道中,精神病经常会以“危险者”的形象出现在报道中,与之关联的事件大多是有暴力行为和自杀行为等,这容易误导受众,即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是潜在的危险分子。精神病患者的形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妖魔化倾向,且有一些报道中存在歧视性表述。比如2013年9月有份报道提到“严禁聘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人员,有精神病史人员担任教职工人员”。报道中将精神病患者和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人员放在一起,并且使用了“严禁”这样的字眼。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看,精神病患者并不比健康的人更具危险性[3],更何况是已经治愈的有病史的精神病患者,这样的报道方式表现出了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尊重。此外,在某些报道中还出现用词不专业的情况。如2013年还有一篇报道是调查青少年网瘾的情况的,报道中写道 “玩网络游戏成瘾被美国列入精神疾病的一个新病种”。青少年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对电脑的痴迷有时候只是一时的,而他们这个年龄又属于叛逆期。该报道容易给受众造成一种错觉:有网瘾的青少年也是精神病患者,这样的片面认识是对这些有网瘾的青少年的不公平,他们也许只是一时走上迷途而已。还有一篇报道中写到“北京、广西、山东、四川等地发生多起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引起社会热议,但人们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精神病人”的字眼上了,导致人们从心理上更加排斥精神病患者。”

框架理论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记者叙述一条新闻的观察点或视点构成了一条新闻的框架,就好像一幅镶在镜框里画一样,这个相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能否看到什么或看不到什么。”在不平衡的媒体框架中,精神病患者由于疾病被贴上的标签,以及媒体对于精神病发病时的一些举动的过分渲染和刻画,导致人们很容易简单粗暴地将精神病患者归类到“疯子”“危险人群”中去。

五、小 结

通过对《人民日报》中相关报道的分析,笔者发现《人民日报》给予精神病议题有限的关注度来实现对精神病患者报道的框架建构。由此使得精神病患者的形象主要是片面的,是负面的。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中的形象大部分不是精神病患者的完整形象,而只是媒体构建的框架所展现出的形象。所谓的精神病患者身份建构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对其报道的方式和内容不全面,只是凭借自己认为精神病患者的形象而塑造的,并没有全部建立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上。

《人民日报》在对精神病议题呈现时,报道数量在逐年增加,报道版面里逐渐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在社会版上面,使得精神病在受众心中的形象更加的具体,反映出《人民日报》对弱势群体已经有了一些人文关怀。但笔者认为它对精神病议题进行报道时,仍有一些不足。通过笔者的深入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在对精神病议题的框架建构的这些过程中,主要还存在着以下的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度不够;二是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有些片面。

本文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仅仅选择了《人民日报》这一份报纸作为媒介载体,无法分析对比不同的框架建构出的精神病患者报道中的形象差异。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弥补出现的这些问题,拓宽精神病议题的研究层面,进而来探讨精神病患者身份建构的整体机构和其影响因素,从而使得研究更加的完整。

参考文献:

[1] 肖可.大众媒体如何平衡精神病患者报道[J].青年记者, 2012(9):5-6.

[2] 曾庆枝,田泓,俞韦.新闻报道如何消除“精神病歧视”[J].新闻记者,2009(3):51-54.

[3] 贾谊诚.注意精神病报道的科学性——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意见[J].新闻记者,1985(4):14-15.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