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构建行业新生态
进入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10层的“中央厨房”,很多人会震惊于极具科技感、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中央的巨大椭圆形桌子是指挥调度中心,两侧坐着人民日报社的值班总编辑、各部门负责人,一边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一边盯着眼前十几米长的屏幕。屏幕从左至右分别显示着:世界各地的热点新闻、舆情热词的变化、最新出炉的文章、新闻文章阅读量排行、值得关注的热点事件、各大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排行榜、各领域记者的报道安排……
指挥调度中心的两边,是一排排放射状的工位,记者、编辑们在这里忙着电话采访、写稿、制作多媒体新闻产品等,这是人民日报内部设立的融媒体工作室。工位上摆着“侠客岛”“学习小组”“国策说”“麻辣财经”“智理行间”等融媒体工作室的名字。这就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工作场景,它正在开启人民日报媒体融合的新时代。
“中央厨房”开启融合发展新征程
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让传统媒体站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关口。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布局谋篇,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巩固宣传舆论阵地。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小组会议,部署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人民日报社立即响应,主动探索,在中央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迅速启动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的“2·19”讲话,对媒体提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已从局部实践上升为顶层设计,从多点突破扩展到整体推进,从报道创新转向制度创新,全面转型、一体发展,形成了从“相加”到“相融”的新的采编架构、新的融合思路。
今年1月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期间,考察了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和人民网建设情况。1月11日,人民日报第6版刊发刘奇葆署名文章《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人民日报顺势建立的“中央厨房”,正是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为党的舆论宣传树立了新的标杆。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认为,“中央厨房”在人民日报的融合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运行“开启了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中央厨房”打造媒体行业新模式
目前,人民日报的体系可以看作“1+3+1”,1是人民日报这张中共中央机关报,3是新媒体端的三大平台——人民网、两微一端、电子屏,最后的1就是“中央厨房”,我们准备将它打造为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内容生产体系。“中央厨房”拥有开放的思维,通过它生产的内容可以连接各种端口,打造“内容+一切端口”模式。这个端口并不局限于媒体,还可以拓展到其他行业、其他形式。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设计、承建。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探索,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架构,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打造媒体融合发展的业务平台、技术平台和空间平台。这三个平台以人民日报社全媒体体系为起点,以全球传播为目标,旨在给国内媒体行业搭建一个公共平台,从而聚拢各方资源,形成融合发展、全球传播的行业合力。
作为业务平台,“中央厨房”摸索出一套成熟完善的内容生产、协作、分发的业务模式,将传统意义上的采编人员重新定义为指挥员、信息员、采集员、加工员、推销员、技术员等岗位。指挥员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报社内部对于副社长、副总编辑的分工设置;采集员相当于记者,但不再限于在现场采写报道,还要采集图片、视频等各类素材,我们还设置了数据采集员的新工种;加工员承担了编辑角色,但不再消极等待前方记者发回报道,而是同步甚至提前加工和生产内容;技术员包括VR、H5、视频的设计、编程、制作人员;推销员把“中央厨房”的内容产品推广至各个出口,既包括人民日报系各发稿终端,也包括国内外合作媒体。目前,“中央厨房”所生产的内容,同步发送给国内的2000多家媒体和网站,以及用18个语种向几百家海外媒体提供多样化的内容产品。
作为技术平台,“中央厨房”的技术系统旨在让所有的新闻线索、选题策划、传播效果、运营效果都有数据支撑。基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软件平台的内容分发、舆情监测、用户行为分析、可视化制作等一系列技术工具,前后方采编人员时刻在线连接,各终端渠道一体策划,逐步形成新媒体优先发布、报纸深度挖掘、全媒体覆盖的工作模式。
有了全网抓取的实时数据,全国各地发生的热点事件就能即时地图式呈现;新闻线索不再只是记者报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抓取、分析;通过传播效果评估、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追踪和用户画像,每篇稿件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评估与反馈;通过数据分析,媒体可以深度了解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行为特征。
“中央厨房”所有技术产品的功能都实现了移动化。上述功能既可以在“中央厨房”大厅使用,也可以在电脑、Pad、智能手机上使用。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远程办公,通过“人机见面”完成部分工作。
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技术变得更简单、更方便、更廉价,“中央厨房”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中国媒体融合云:将十几家跟媒体技术相关、在各自领域领先的公司的产品全部做成技术工具,汇集在融合云上开放给全行业使用。
作为空间平台,全媒体新闻大厅位于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的10层,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分为总编调度中心、采编联动平台、技术支持中心、创意空间、视听空间、媒体历史展示长廊等,是全媒体平台的物理呈现与主要载体。全媒体大厅是新闻采编与运营管理的指挥中枢和中控平台,社领导可以在此调控、指挥旗下所有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工作人员协同作业,高效实现全媒体产品的采集、制作与发布。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已经与河南日报、湖南日报、四川日报、上海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地方媒体战略合作,旨在围绕内容、技术和传播等,开展一系列合作,帮助大家加快融合进程。内容上,进行资源共享、协同生产、共建工作室。技术上,可以帮助媒体同行少走弯路,快速建设中小型“厨房”,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接通,实现内容协作、资源共享、整合传播。传播上,分别与贵阳、江苏、内蒙古等地开展重点活动的全媒体推广,实现一体策划、多元传播、全球覆盖。
“中央厨房”用新“大脑”统筹策、采、编、发各环节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人民日报策、采、编、发的神经中枢,发挥着集中指挥、高效协调、采编调度、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中央厨房”打破过去媒体的“板块分割”运作模式,专门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
总编调度中心,是人民日报全媒体阵营的指挥中枢,负责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指挥。调度中心组建专门团队,在“中央厨房”大厅集中办公,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各采编团队无缝连接,随时发布调度指令。通过建立总编协调会制度、采前会制度、新闻线索通报制度,报、网、端、微内容生产全流程实现深度融合。
采编联动平台,是“中央厨房”的常设运行机构,下设全媒体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和技术中心,负责全媒体新闻产品的采集、生产、分发。
采访中心,根据总编调度中心布置的任务,组织调度记者落实采访任务、审核记者稿件,并及时向总编调度中心反馈稿件采写情况。
编辑中心,根据总编调度中心布置的任务,策划版面安排、设计页面呈现、组约稿件,落实采前会布置的任务。
技术中心,根据采访中心和编辑中心的需求,及时为记者、编辑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多媒体采集和呈现的个性化方案。
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人民日报相应地配备了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总编辑协调会、采前会等。每周一下午,总编辑召开协调会,部署当周重要宣传任务,讨论重大报道选题,点评一周传播效果及协调采编对接联动。总编协调会是“中央厨房”日常运行的最高决策机构。与此同时,建立采前会制度,由当天值班的副总编辑主持,每天上午召开,三大中心和报社采访部门的负责人参加,汇报选题策划,通报新闻线索,研究当日舆情,确定重点稿件,布置采编对接。取消下午的编前会,只保留晚上的夜班报纸编前会。
此外,还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安排专人实时监控、随时调度,第一时间进行融合采集、加工、生产和传播。
依托“中央厨房”,人民日报就此实现报纸业务的编采分开。地方部、经济社会部、政治文化部、体育部改为完全的采访部门,原有的版面编辑任务移交总编室负责。同时,采访力量实现统筹管理、打通使用。在机制上,保持报、网、端、微记者的身份不变、待遇不变,基本工资在原单位发放,绩效工资由使用单位考核评定,对“独家、原创、首发、深度”稿件实行优稿优酬。
“中央厨房”用新机制释放内容生产活力
为了在媒体融合之路上再次展开新的探索,2016年10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正式启动了融媒体工作室计划,旨在盘活人民日报和社属子报刊的内容资源,提升报纸和新媒体的内容质量,鼓励报、网、端、微各部门采编人员按兴趣组合、项目制工作,资源嫁接,跨界生产,充分释放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这也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从重大事件报道迈入常态化运行的全新尝试。
融媒体工作室采取“四跨+五支持”机制:“四跨”即允许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和跨专业组织成小规模的战斗突击队;“五支持”是“中央厨房”作为孵化器,负责提供资金、技术、推广、运营、经营等五方面支持。
截至2017年2月,人民日报社24个采编部门的100多名编辑记者,按照“跨部门组建,兴趣化组合,项目制施工”原则,成立了“麻辣财经”“学习大国”“新地平线”“半亩方塘”“智理行间”“碰碰词儿”“文艺九局”“国策说”等21个融媒体工作室,实施资源嫁接,组织跨界生产,以专业化、垂直化原则分类,形成自己的品牌个性。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投入设计师、动画师和前端开发、运营推广人员共40多人提供技术支持。
自2016年10月“新地平线”工作室推出第一个作品——《航天长征人,为你读长征》以来,工作室和报纸内容产生了良性互动。工作室不仅基于人民日报版面原有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生产了音视频脱口秀、H5、图解等各类融媒体作品,不少工作室优秀作品还倒灌回版面,大大提升了报纸选题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可读性。其中,“麻辣财经”工作室作品《汽车维修有多黑?暴利打住》点击率达134万;“新地平线”工作室解读中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的作品《没有“铁帽子王”!这部大片告诉你》点击率达45万;“一本政经”工作室制作的微动画作品《外逃贪官哪里跑》,在多个渠道综合点击率超过70万次。
融媒体工作室也推及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众多战略合作伙伴,以期通过此模式,激活激发双方优质内容资源,提升内容生产和创新创造的合力。除此以外,本计划还将在上海、河南、湖南、四川、深圳、广州等合作媒体开展融媒体工作室试点。从内容生产到渠道分发等各环节,都在向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靠近。
“中央厨房”提升传统媒体人的价值
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新阵地,但是党媒依旧要依靠生产的优质内容去引导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形成治国理政的稳定支撑。因此,无论是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是市场的刚性需求,党媒做好内容始终是最核心、最本质的任务。做内容靠的是有思想、有才华、有干劲的人。
运行“中央厨房”的过程中,大家体会到,传统媒体人恰恰是新媒体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很多人认为,新媒体的内容,只有靠新媒体出身的人才能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最有创意的策划,特别是那些涉及时政和财经主题的重大题材创意,往往来自于传统媒体的媒体人。报纸的版面编辑,可能被一些人认为是新闻领域里最没有创意的“工种”,但是当版面编辑进入“中央厨房”,跟技术团队、设计师团队一起工作,会爆发出非凡的创意。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生产的一些刷爆朋友圈的H5产品“总理给你送快递”“傅莹邀请你加入群聊”等都是报纸编辑提出创意和文案,“中央厨房”的设计师和程序员再以多媒体方式实现的。
也有人认为,新媒体是年轻人的事业,而在“中央厨房”的运营实践中我们发现,做新媒体跟年龄没有关系,只要有多媒体、全媒体的意识,完全可以成为新媒体的重要人才。例如,去年5月1日营业税全面改征增值税,全国媒体都采用了一个拟人化的类比创意——两个男女青年相识、恋爱、结婚,这个创意就是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50多岁的财经口资深记者李丽辉提供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率先采用,后来被全国很多媒体模仿。此外,人民日报社的老同志们经常会提出一些适合全媒体传播的创意,由“中央厨房”的技术员团队来实现。因此,能否适应新媒体时代,能否生产出新媒体“爆款”产品,其实跟年龄没有关系,主要取决于领导层的决心,取决于执行层的意愿。很多年轻人如果有惰性,反而不如老同志更适合这样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
人民日报社一直站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潮头。在网络论坛时代,人民网可以做出很有影响力的强国论坛;在微博、微信时代,人民日报的法人微博和微信非常火;在客户端时代,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两年,用户已有1.4亿。传统媒体机构尽管很难成为每一个技术发展阶段里最“火”的那一个,但能够持续、成体系地在每个技术阶段提供优质内容,这就是其价值。在这点上,传统媒体人不应该妄自菲薄。传统媒体机构只要能有效地适应新环境,就能够成功转型并保留下来。
媒体人永远是为人类提供信息产品、知识产品、思想产品和价值观产品的一群人。媒体人的价值在于他们的精神价值,人民日报建设“中央厨房”的目的,也是让优秀的媒体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施展自己的才华。
(作者为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调研部研究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