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7年·第6期

传记片的心理性探析与创作【2】

鲍永红
2017年07月07日10:15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徐舜寿性格中一直有着一种孩子般的真诚,没有城府,生长于浙江南浔的他有着江浙人特有的聪慧、认真的秉性,徐舜寿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式的学霸,连续跳级,16岁就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7岁赴美国学习航空技术,39岁成为中国首个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同时由于他非常之聪明,因而也具有自信、张扬、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性格导致他在政治运动中屡次遭受沉重打击。徐舜寿相当于生活在一个并不适合他的时代,所以他的人生悲剧色彩非常浓,他身上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却囿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一冲突在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曾反复反思自己错在哪里,一心希望实现自己的中国航空梦。但是历史浩荡,个体的生命在历史洪流中根本无力跳出来去客观地认识一切,这让他时而清醒时而迷茫。在徐舜寿与妻子的通信以及文革期间所写下的反思材料中,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抓住徐舜寿这一精神世界的强烈冲突去选取事件,结构影片,一定会塑造出一个立体丰满、真实动人的形象。

但是,正如前面所讲,中国的传记片往往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除了后人、家人,更多的是来自于其他方面。比如56年到66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在宣传层面的敏感性,另外投资方虽然认为选择具有心理呈现性的素材对塑造人物会有帮助,但是毕竟出品方为这样一个人物做传记的目的是为了行业方面的宣传,希望通过这个人物的事迹树立行业标杆,展现行业发展历程,因而历史性的事件才是叙事重点。

所以,有时传记片的创作需要在艺术和宣传之间做出平衡。最终的权衡结果是采用多线索叙事,三条线索并行:一条是现实线索,徐舜寿夫人宋蜀碧为写回忆录而整理两人以往通信的过程,这条线索主要是呈现了徐舜寿内心世界的冲突和挣扎,可以清晰地从信中感受到他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剧情上围绕信件中提到的事件展开叙事;第二条线索是历史线索,即宋蜀碧所写的回忆录的内容,以宋蜀碧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回忆了两人从认识到结婚生子以及后来的家庭生活的片段,这条线索呈现了徐舜寿的情感世界;第三条线索也是历史的,客观记录了徐舜寿从担任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开始到最后去世的十年,这一线索的立场是国家的、行业的,呈现了新中国自主飞机设计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这样几条线索的选择与平衡既达到了出品方宣传的目的,又兼顾艺术化地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

四、结 语

人物精神世界的处理是传记片创作的根本,不同侧面人格的展现、不同心理状态之间的冲突,决定了传记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决定了一部传记片的成功与否。可以看到,在当下的创作环境里,无论是市场的倒逼还是创作者的自觉追求,传记片创作正越来越多地向具有心理性的类型化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曲德煊.从美学本体看中国传记电影的局限性[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2):80-82.

[2] 丁荫楠.一笔豆腐帐——丁荫楠导演艺术档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92.

[3] 饶曙光.人物传记片:类型 题材[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3(3):45-46.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