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4期

有声语言基本功再探讨

——以近两年河南省播音与主持作品奖广播播音作品为例

李芮
2017年07月11日11:23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播音少了标签式的腔调,播报方式更趋生活化,声音的运用也更自然、轻松。但是,作为立身之本的有声语言基本功,却被很多播音员与主持人日渐忽略,已影响到广播播音创新创优的效果和质量。播音员与主持人只有静下心来,苦练基本功,才能有效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听众服务!

【关键词】广播;播音;有声语言;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播音员与主持人虽然是新闻工作者,但“精益求精搞创作”的要求依然甚为受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播音的播报方式也更趋生活化,更贴近自然,无论是新闻播报还是专题播音,抑或是文艺播音,都少了一些标签式的腔调,有意淡化了播音的外部技巧,声音的运用也更自然、轻松,这些都与主持人的言语表达趋势有关,也使我们的播音样态更贴近听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声语言基本功却被很多播音员主持人日渐忽略,已影响到广播播音创新创优出精品的效果和质量。

一、近两年参评的广播播音作品特点

每年春夏,河南省播音与主持作品奖评选都会如期举行。广播播音送评节目一般有60~70件,整体水平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的态势。省台和个别城市台如郑州广播电台、洛阳广播电台精品节目可圈可点,某些县台间或给我们些许惊喜,其他地市电台整体水平不尽如人意,不如同级电视台。新闻播报和专题播音、文艺播音仍是广播播音创优的重点领域。

(一)广播新闻播音作品

在2016年河南省播音与主持作品评奖参评的新闻播音作品中,普通话语音标准,气息、吐字、共鸣等播音基本功扎实,叙事清楚,新鲜感强,基调准确,富有节奏,明快流畅的播报获得评委的一致肯定。这些作品少了新闻播音惯有的端架子、甩腔调,表达方式自然又不失规范。比如:河南广播电台选送的《河南新闻联播》端庄大气、自然亲切,富有时代气息,语音规范、吐字清晰,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河南广播电台新闻评论作品《由“同命不同价”现象引发的思考》,播音员基本功扎实,氤氲之气自脐间出,纵横捭阖,层层推进,有理有据有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郑州广播电台的《郑州早新闻》,语言清晰流畅,声音圆润集中,可谓广播新闻播音中的佼佼者。

随着播音员与主持人走下神坛,那种端着架子高高在上的新闻播音即使是在各台的大新闻节目中也很少见了,而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没有距离感的播报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朝闻天下》主播文静、蝴蝶播音朗朗上口、干净利索,这种时尚、流畅、自然的新闻播报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听众内心的渴求。作为播音员,我们要好好研究丰富的生活语言表达方式,使其成为滋养我们播音工作的不竭养分。

(二)广播专题、文艺播音作品

新闻播音之外送评的节目大多是专题、文学播音。拿起一篇喜爱的作品,情不自禁深陷其中,要声音美、感情真、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现在看就是“自恋”,播音员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关注自己多于关注、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记得上大学时,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文艺作品中,或痛哭流涕或欢欣鼓舞,满以为会得到所有人认可时,老师的教诲让人难以忘怀。播音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让人感动得痛哭流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播音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正能量,给人前进的动力,不是为了感动而感动,播音是为了入受众之耳、入受众之脑、入受众之心,而不是自我陶醉、孤芳自赏。文艺作品的播音要有时代感,不是沉浸在作品发表的那个时代和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而是要把播音的专题文艺作品拿到现今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来展现它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为现实服务的责任。

近两年参评的文学播音作品不少,但总体感觉播音员拿捏得不够准确,主要问题是:把一种感情色彩贯穿节目始终,没有起承转合,节目没有来由地充满“小我”的个人感情色彩。文艺作品的朗读贵在真情实感,贵在创作者内心的真诚。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说话是心灵的动作。”托尔斯泰说:“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对艺术感染力大小的影响比什么都重要。”所以,透彻地理解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找准作品的基调,正确进行语言表达。首先关注作品说了什么,其次才是我们怎么说。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怎么表达其实就是为内容服务,而不是展示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许昌广播电台选送的文学节目《我的哑巴父亲》就是这样一部声情并茂、表达准确的好作品。

在参评的专题、文艺播音作品中,语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感情充沛,富于变化的专题、文艺播音作品受到人们的欢迎。河南广播电台的《远古的呼唤》,播音员谭可在进行有声语言再创作时,技巧娴熟、细腻入微,大胆使用了类似电视纪录片配音的播音方式,给大部件的专题增添了一抹亮色,这期节目也因播音员的二度创作一下子灵动起来,入耳、入脑、入心,实乃专题、文艺播音作品中的点睛之笔;河南广播电台选送的《跨越海峡的乡愁》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由头,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难以割舍的亲情。播音员肖洒、赵霞深刻理解作品主题,娴熟运用文学播音创作技巧,播音、诵读相结合,声情并茂地进行二度创作,为文学作品锦上添花,展现了播音员深厚的有声语言功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洛阳广播电台选送的作品《相看两不厌,九载护路情》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对夫妻养路工的故事,播音员吴楠对稿件的情感把握到位,细腻而充沛,语言的内外部技巧运用得当,表现力强,张弛有度,为年轻播音员里的佼佼者;许昌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文学专题作品《眼泪这么近,背影那么远》,播音员通过平实的语调、真挚的感情,将“娘”对“我”揪心与爱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