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7期

“90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路径探析

雷 鸣
2017年08月22日08:49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新媒体逐步取代传统媒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90后”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校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新媒体利用不成体系、大学生被动接受正能量等问题。高校要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使其从被动走向主动,担任多重角色,通过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态,通过建设新媒体传播平台、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建设队伍、加强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内容建设、建立新媒体管理制度等路径,传播正能量,占领高校舆论阵地,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新媒体;正能量;传播路径

一、研究背景

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和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信息和娱乐声影的一种新的技术支撑媒体(第五媒体)传播形态。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1]我国2016年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增长率为6.2%,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报告》同时显示,移动互联网发展依然是带动网民增长的首要因素。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人,较2015年底增加了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网民手机上网比例在高基数基础上进一步攀升,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而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我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占比达到80.7%,较2015年增长9.2个百分点,使用台式电脑的网民占比下降16.5个百分点。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4小时,这相当于7.31亿网民,平均每人每天上网3.8小时。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新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不可否认,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亦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引用的数据称,在近年中国数千万的网络游戏玩家中,大约有95%涉及刺激、暴力和打斗,使约占八成的全国25岁以下的青少年成为其直接受害者。

二、“90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高校大学生,是接触新媒体最频繁、应用体验最深刻、受辐射最广泛的群体。《报告》显示,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3.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0.2%、23.2%)。《报告》同时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为25.0%,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20.6%。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之一。

新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负面新闻、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当前的新媒体领域,可以说是正能量与负能量交织,主旋律与“杂音”“噪声”并存。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限制、不受约束,甚至不受监督的空间,在这种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随时随地受到新媒体多元信息的影响。由于高校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缺乏成熟的认知判断和理性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如何引导高校大学生自觉净化网络空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正能量。2014年5月27日,团中央召开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各级团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要求,深刻认识建设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组织动员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全团之力,迅速行动,形成广大网络宣传员在互联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强大声势,推动团的网络宣传引导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为此,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各大高校纷纷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运用全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如“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浙江大学团委“用好网络新媒体 倡导传播正能量”网络思想引导工作等。河南省也持续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2013年1月8日,首届河南高校新媒体发展论坛上,河南各高校代表和新媒体研究专家就新媒体建设以及未来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交流。2014年7月,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春正能量”网络系列活动。2014年12月,河南共青团网络宣传引导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河南省部分高校也作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利用“校务华水”“师慧华水”“学聚华水”“达济华水”等微博平台建立学校新闻发布的综合网络平台,加强教师、学生与学校各部门的沟通,促进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

然而,高校在利用新媒体,特别是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一些高校利用传统媒体发布信息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利用新媒体则多是仅建立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QQ群,主要以学校相关部门、校团委、团总支辅导员老师为主体来发布信息,高校学生主要是受众的身份,而且大部分高校学生并不关注学校的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没有积极参与其中。也有部分高校对网络宣传管理力度不够,或是全媒体利用不成体系、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高等院校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步伐。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高等院校如何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让高校大学生传播正能量从被动走向主动同时担任多重角色,既是正能量信息的采集者,又是传播者接受者,还是评论者。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如何利用多种平台、多种形式,把正能量转化为符合“90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观察视角的、易于接受的“小道理”,通过大学生喜欢、易于接受的路径载体传播给大学生,占领高校舆论阵地,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90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路径探析

“90后”大学生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借用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提出的构成传播过程的“五W模式”[2],即:Who(传播者)、Says What(传播内容)、In Which Channel(传播媒介)、To Whom(传播受众)和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传播者即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高校各级团组织、辅导员、老师等是辅助者;传播内容即“正能量事件或人物”,是能够给“90后”大学生正面激励的事件或人物;传播媒介即新媒体;传播受众还是“90后”大学生;传播效果即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有效传播正能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探究。

(一)加强“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独具慧眼,发现、识别并接受正能量

同时作为传播者和传播受众主体的“90后”大学生,如何能够以传播者的身份独具慧眼,发现并关注正能量,同时又以传播受众的身份,能够辨识、判别并接受正能量,都需要一项很关键的素养——媒介素养。中央网信办2016年5月9日对“中国好网民”提出了四条标准: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必备的防护技能。这些标准就是对媒介素养一种很好的概括。对高校而言,要培养“大学生好网民”,就必须对“90后”大学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组织研讨、开展经常性的网络热点事件讨论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高校大学生对媒体信息和媒体传播影响具备正确认识、解读、评价、判断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1.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培养“90后”大学生媒介接触及认知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媒介辨析和判断能力

高校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素质教育体系中,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全体大学生必修的课程。要从媒介的接触和认知、解读与判断、参与与运用六个方面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同时,高校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他课程如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拓展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媒介形态和信息内容时,能够主动地接触选择媒介内容,而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媒介信息,从而减少媒介选择的盲目性,防范媒介依赖症。传授大学生媒介的基本知识,使其了解各种媒介形态的特点、功能,掌握各种媒介的使用方法,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媒介信息,科学地甄别媒介信息,最大限度地做出最接近真实的判断,提高大学生发现和识别“正能量”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对媒介负面效应的认知和防护能力。

2.高校积极宣传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营造清朗的媒体空间,培养提高“90后”大学生媒介辨析和判断能力

高校应积极配合政府对网络空间法治化管理的种种举措如“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大力宣传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发起“七条底线”“网络安全宣传周”“护苗行动”“中国好网民”等系列活动,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弘扬正能量。同时,积极与大众媒体结合,邀请大众媒体参与到“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如纸质媒介可以通过开设专版、专栏等形式普及媒介素养内容。电视台可以为高校定期培训大学生记者、通讯员。网络媒体可以定期到高校给大学生做媒介素养的专题讲座。同时,各种媒体也可以邀请大学生参观、参与媒体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过程。从而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媒介辨析和判断能力。

(二)高校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态,建设新媒体传播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针对“90后”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在正能量的传播媒介上充分运用新技术,利用各种新媒介形态,搭建系统的新媒体矩阵。

1.要加强完善高校骨干网站建设

根据“90后”大学生大多使用手机上网的现实状况,不断推出覆盖面更广的手机APP、手机报、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搜索引擎、SNS社区网络等新媒体应用形态,充分挖掘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打造新媒体平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通过传统媒体和民间舆论场的互动大力传播主流价值观,使得新媒体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由传统媒体发起认知、由新媒体实现快速覆盖扩大影响力。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建立完善了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师生发声,传播时代正能量。满满的正能量,使网络成为河南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如河南大学从官方微博到“铁塔青梅”校园资讯客户端,再到微信公共平台,网络矩阵已成为河南大学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官方微博“华水苇渡”,倡导平等、沟通、互助、团结、向上的价值取向。从高校门户网站到大学、院系和社团微博,从校领导微博到师生QQ群、微信群,学校与学生的互动、沟通越来越顺畅自然。

2.高校与政府、与社会媒体之间要做到联通互动,资源共享

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省政府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活动,如“精彩河南”“文明河南”“清风河南”等。2014年9月至今,河南高校积极配合省委“我为正能量代言”主题活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齐发力,引导广大“90后”大学生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使正能量传遍高校。2016年12月,河南高校积极配合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联合开展的“网聚中原正能量 争做豫籍好网民”活动,在学校开展“网聚中原正能量,争做豫籍好网民”系列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可邀请网络媒体定期到高校给大学生作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相关专题讲座;同时,网络媒体也可邀请大学生参与媒体传播正能量的采、编、播的整个过程。

(三)高校要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建设新媒体传播队伍

1.组建“把关人”队伍

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保证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正确方向和技术保障,要组建一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把关人”队伍。对这支队伍的要求,一方面是思想水平高、媒介素养高、政治过硬;另一方面是文学素养高、文字功底强;再一方面是网络信息应用技术过硬,从而可以确保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顺畅进行。

2.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组建新媒体传播队伍

“90后”大学生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较强,高校应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组建新媒体传播学生组织,由大学生负责新媒体平台的运营。高校要专门培养一批政治可靠、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知识面相对较宽、熟悉新媒体应用并熟悉网络语言的大学生组建起核心成员、微记者、信息员及网络宣传员队伍,经过专门的培训之后,让其参与到正能量传播中,成为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主力军,利用新媒体阵地,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宣传正面、健康的思想,驳斥负面、不文明言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之在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中,出一份力、贡献一份智慧。

同时,鼓励最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传播正能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提升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性,有效拓展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辐射面。“90后”大学生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自励自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中体现自己的担当和价值。

(四)高校要加强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内容建设

高校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围绕国家大事,紧扣主旋律,兼顾身边小事,精心设计专栏,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推送发布。在内容的选取上,一是要注重选取正能量人物和事件。根据“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尚可培养塑造的现实,分三个层面来选取正能量人物和事件。第一个层面是古今中外的前辈先贤,第二个层面是革命先烈、国家领袖,第三个层面把身边优秀人物(包括老师、优秀大学生)等作为榜样。可以建立多个微博、微信平台,如“习大大与高校大学生”“大学生眼中的习大大(国学篇、生活篇等)”“大学生眼中的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等。也可以关注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比如以“身边最美教师”“身边最美校领导”“身边最美同学”等为专题进行系列的新媒体信息的推送发布。二是要注重选取重要的、热点新闻信息,开设特定的专栏。如可以建一个微博或微信平台“焦点热点我评说”,在第一时间进行展示和推进。三是要选取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中的人物和事件。公益活动既能传播先进文化,又能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是校园正能量的核心内容。高校要将在扶贫支教、爱心助残、绿色环保等领域开展的公益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展示推送。

正能量内容都要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搜集整理和发布。大学生信息员要认真收集、筛选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做到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并对信息认真编辑、排版、校对,再配上真实清晰的图片、适当的背景音乐,图文并茂,这样就会有较强的可读可视性。也可以拍成微视频,做到声、光、图和谐统一。“把关人”老师要对信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审核把关,并对信息的发布给予指导。此外,还要对高校大学生全天时段平均信息阅读量进行调查,尽量在学生阅读信息的高峰期发布推送正能量信息。

(五)高校要建立完善新媒体管理制度

高校新媒体要想高效运行,必须实行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高校新媒体管理制度,实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1.新媒体管理部门要建章立制,做到新媒体管理规范化

高校一般由网络管理中心来负责校园媒体的运行。高校应建立自上而下的专职或兼职媒体管理者,校网络管理中心是一级管理者,各院系是二级管理者,要建章立制,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上下分工协作,做到管理规范化。

2.健全高校新媒体管理制度

第一是实行实名制。只有通过校园实名认证才能进入校园新媒体,这对于信息发布者、接收者、传递者、评论者都是一种有效的制约,可以有效地防止负能量信息的侵入,保证正能量的传播。第二是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除了专门的大学生正能量传播队伍,对能够在校园新媒体中发布或传递、评论正能量信息的“90后”大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增强广大大学生传播正能量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对于恶意发布负能量信息者,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惩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1).

[2]汪大海,何璐.大学生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4(4).

(作者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