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众筹时代”评论咋融合?且听党报评论君一席谈

2017年08月25日13:38 | 来源: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小字号
原标题:【对话】“众筹时代”评论咋融合?且听党报评论君一席谈

66512

  评论是旗帜,融合是趋势。评论+融合,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一场关于评论融合发展的头脑风暴8月19日在深圳举行。在这场由人民日报社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上,中央和省级党报评论“掌门人”摩拳擦掌,共话合纵连横大计。煮酒话媒工作室的媒郎,特地请来思聊工作室的党报评论君,来聊聊这次论坛到底释放了哪些信号——

1

开创评论“众筹时代”

  【党报评论君】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看过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

  【媒郎】这次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是和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套开的,依您看,为什么把评论单列,或者说对评论情有独衷?

  【党报评论君】评论,往往被视为政治晴雨表、时代风向标,是媒体的灵魂,体现着思想的导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党心民意的共鸣中,党报评论这些“楷体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论坛的套开与单列,正体现了党报评论的独特地位。

  在这次论坛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提到了评论“众筹时代”的说法。“纷繁舆论场呼唤黄钟大吕,众声喧哗更需激浊扬清。响应中央融合发展号召,党报系统应形成主流价值的‘传播矩阵’、打通主流媒体的‘人才池’,迈向一个评论的‘众筹时代’,让主流价值的声音更加响亮。”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也说,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党报评论尤其面临着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艰巨任务,尤其担负着向新媒体舆论场传播主流舆论强音的光荣使命。

  党报评论君的理解是,在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要进一步握紧金话筒,聚力开辟新蓝海,共同放大主流声。在吃透中央精神、紧跟时代潮流、洞悉发展脉络、把握舆论热点、摸清基层实际、创新观点表达等方面写下新篇章,在党报评论的抱团取暖、组团进击中开启新征程,让党报评论成为舆论稳定器、改革风向标、思想加油站。

组团融合放大主流声音

  【媒郎】这次是第二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就您观察,和上届相比,这次论坛上评论的融合有何进展,或者说取得了哪些成果?

  【党报评论君】主要有两大成果,一是观念上的,一是实操性的。

  观念层面,达成了关于融合发展的共识。2015年7月,第一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面对诸多变与不变的期待,党报评论主动出击,中央和各省级党报以变革为契机,不断尝试“共建栏目、共享资源、共谋传播”。在此基础上,今年论坛的参会嘉宾普遍认为,如果党报评论的“兵力”还停留在“七八个人,五六条枪”,怕是无法应对融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

  一个共识正在党报评论员中形成:党报评论要走在融合发展的大潮前列,迈向一个“众筹时代”,通过思想众筹、选题众筹、作者众筹、平台众筹,更好凝聚社会共识、传播主流价值、发出主流声音。

  卢新宁副总编指出,这两年,舆论格局、媒体融合、媒体变革都迎来了分水岭。但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原创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党报评论仍然握有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优质资源。因而,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党报评论握指成拳,就一定能在多元声音中笃定价值的定盘星、压舱石,在观点市场中众筹起我们更大的“存在感”,成为舆论场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

  实操层面,这次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全国党媒公共平台”正式发布,党媒组团融合发展已显现出“合纵连横”的发展态势。卢总提出,党报评论员可以率先进驻党媒公共平台,可以联合组建跨地域工作室,也可以联手推出视频直播节目。

  党报评论君觉得这太好了。因为平台不用重复建设,可以共建共享,党报评论君只需专注观点生产、理性引导,只需思考如何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

2

共享推动合力发声

  【媒郎】听说上一届论坛后,人民日报和各地党报的评论已经开始共享稿源,这方面有什么具体效果?

  【党报评论君】随着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党报评论协调沟通的壁垒进一步被破除。内容生产上“互通有无”的资源共享机制不断完善,人民日报评论版“纵横”栏目已转载各地党报评论近400篇,“连线评论员”栏目成为各地评论员思想碰撞、观点交锋的品牌专栏。

  举例来说,在大家都为大凉山女孩的“最悲伤作文”唏嘘感慨时,我们和四川日报评论员一起呼吁,《关爱留守儿童,别“潮起潮落”》;在围绕网约出租车的舆论沸沸扬扬时,我们跟解放日报评论员一起解码,上海怎样为专车打开“正门”;在武汉打响10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才保卫战时,我们与湖北日报评论员一起讨论“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人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用日益凸显时,我们转引南方日报集团关于广州和深圳的城市活力从何而来的评述;我们还请新华日报评论员和四川日报评论员来谈容错机制和环保督察……与各地党报评论员合力发声,起到了主动进击、引导舆论的良好传播效果。

3

“内容+”需嵌入价值属性

  【媒郎】“内容+”这个概念是这次卢新宁副总编在致辞中提出的。您能从评论的角度来谈谈认识吗?

  【党报评论君】通过卢总讲话中的例子,我们看到,可口可乐公司组建了35人的团队,开始做新闻内容推送;而我们熟悉的滴滴打车、大众点评、高德地图、链家地产等衣食住行的APP,也在推送新闻上做得风生水起。可以判断的是,跨行业融合应该是未来一个趋势。但是,我们也十分清楚,公司推送新闻是服务于他们的商业属性。然而,在一切皆媒的时代,我们需要嵌入价值属性。因为,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样变,思想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

  既然其他行业主动来融合、拥抱媒体,媒体为什么不能主动拥抱其他行业?媒体内容完全可以反向渗透到各个行业。但是,我们不能盲从“只讲商业、只看盈利”的融合模式,而应该“传播主流价值、激发正向能量”,探索价值融合的模式。让主流声音在更多的平台渠道上唱响,让主流价值在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中渗入,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的要求,这正是“内容+”的意义所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丁丁、思聊工作室姜赟)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