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网上公祭日与社会认同建构
——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例
来源:《西部学刊》
摘要:随着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以及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国家公祭日借助新的媒介形式进行新的演绎——网上在线公祭,实现更大范围内人们的互联互通,构建了一个新的“仪式空间”。本文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例,研究网上公祭日所具有的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并通过视觉传播、符号传播和文化记忆唤醒的过程,不断建构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最终在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生存环境中实现人们的社会认同。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上公祭日;社会认同;建构
一、网上公祭日的时代特征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①同年的7月6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办,包含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的“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现已成为包含多个语言版本的网站,供海内外侨胞祭拜,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个正式成立的国家公祭网站。②国家公祭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让海内外同胞参与到公祭仪式中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参与人数规模庞大
截止到2016年12月15日15点,国家公祭网在线公祭人数已达到15742981人。③这是互联网时代网上公祭日的明显特征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多公众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参加社会活动。网上公祭的便捷性和跨越时间、地点的限度,让不同时空间的全球华人参与进来,随时进行在线公祭,辐射社会群体广泛,规模庞大,传播范围具有全球性。
(二)传播内容的海量性
国家公祭网包含新闻资讯、在线公祭和网上史料馆版块。不同的版块向公众提供了不同的公祭资讯和公祭知识,包括关于历史的学术研究、热点评论、最新消息、新闻发布、文艺作品以及视频,为公众提供了学界的观点、社会各界的评论和全球各地举办公祭活动的最新动态;同时播放还原以前的影视作品,使公众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另外,国家公祭网将史料和全球公祭资讯进行整理归类,供海内外同胞了解和参与。
(三)传播形式的多媒体性
国家公祭网的在线公祭活动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影像、动画等媒介形态实现着不同符号的相互融合,设置了点蜡烛、献花、敲钟、献祭文等环节,生动形象地将现实的公祭仪式搬到网上进行,公祭形式更具真实性和多样化。点蜡烛,缅怀同胞;鲜花环,默哀追思;敲和平大钟,警世醒世;献祭文,和平祈愿。不同场景的祭祀活动,不断催醒人们的历史记忆。
二、网上公祭促进社会认同
网上公祭可以说是一种记忆仪式的媒介传播活动,是一种互动仪式下的情感传递和身份认同。它是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同胞,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在传承文化、强化历史记忆、建构文化认同、形成社会“共同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视觉传播
不同的视觉传达艺术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视觉传播重点在于“看”,列奥纳多?达?芬奇讲到“距离感官最近的感觉反应最迅速,这就是视觉,所有感官的首领”。视觉形式的传播直接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元,并迅速作出大脑回应,引起心理和情感变化,它满足 “读图时代”现代人的信息需求,无形中增加了信息接受的有效性。而国家公祭网通过运用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的视觉传播形式,建立一种立体纬度的传播模式,实现了用最低的传播成本获取最大的传播效果的目的。
第一,静态的视觉传播。主要表现为主题色调、文字、静态画面等,比较直观地将信息呈现给受众。国家公祭网以蓝色、白色为主调,通过从深蓝到浅蓝的四个横向色彩的变化,营造出一种从沉痛、对死者悼念到明朗、珍爱当下的意境。画面有白色的和平鸽、菊花等,传达着和平与安宁、圣洁与美丽的信息。静态的视觉有一目了然的传达效果。
第二,动态的视觉传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历史的视频影视资料,二是现场直接公祭活动,三是“亲身经历”。而“亲身经历”是公祭网的主要特色之一,它可以模拟现场祭奠英雄烈士的活动行程,通过指引性文字或图片提醒,还原现场活动,从而使不管身处何处的全球华人,都可以在虚拟的公共空间中共同进行在线公祭活动,进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二)符号传播
符号是意义的外在形式和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每一种仪式自身都带有一种象征意味,它传递的不是信息,而是一种特定的感情。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三个基本前提:一是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二是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三是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1]43通过象征符的传播,它将人们的各种行为归入社会的关联体系之中,进行社会互动和从事“共同意义”的生产,形成“社会共同体”。
网上公祭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符号,通过点蜡烛、献花环、敲钟、献祭文等仪式活动进行意义生产,建构人们的社会认同。每种不同的公祭仪式活动,传达着不同的寓意,通过象征符的传播建构着“共同的意义空间”,促进共同体形成,强化人们的共同认知和对自我和他人的身份认同。
(三)文化记忆唤醒
“在许多文化中,举行仪式是为了纪念相联系的神话,为了回忆一个据信在某个固定的历史日期或在某个过去的神话中发生的事件。”[2]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在于: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它唤醒了我们记忆深处的伤痛,是对世人珍爱和平的醒世警世。
网上公祭仪式并不是指“讯息在空中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表征,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它并不看重布道、说教和教诲的作用,为的是强调祷告者、圣歌及典礼的重要性”。[3]7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连接了不同国家、地区中华儿女的“血缘关系”,在共同哀悼的仪式空间中加深共同的历史记忆,同时也是我们牢记历史,继往开来的精神溯源之一。
三、社会认同的三个层次
移动互联时代,网上公祭是适应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产生的,它利用全媒体的深度参与和互动功能,满足全球同胞的记忆需求。它实现全球同胞间的互联互通,具有共享性、融合性、理解性与建构性的特征,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实现情感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
(一)情感认同
情感是巩固社会关系,建立和保持对社会结构与文化承诺的重要力量。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周围的人或事都会产生一个情感上的定位,影响着人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情感认同是每个个体对外在事物一种情感上的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在仪式中产生的社会的情感能量,是一种有信心、有勇气采取行动、大胆无畏的感觉。它是一种富有道德意义的能量;它使每个人感到不仅是好的,而且是高尚的,觉得自己所做的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事情。网上公祭仪式传递的不只是信息,而且是一种特有的情感,用情感唤醒记忆。“仪式是凝聚个体、表达和加强个体情感与联系、维系和再造人们生活的一种手段”。[4]42在线公祭创建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同胞们缅怀烈士的网络平台,满足了来自各方的情感诉求,进行着意义的交流与共享。它渗透在人们思想感情、灵魂信仰的深处,是沟通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一种重要媒介。以情感认同为基础的在线公祭活动,增强了公祭仪式中人们的共同信仰,以及对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每个个体通过情感上的共鸣,形成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正是以理解和情感为基础建构着意义的意识活动,在参与互动中实现着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它包括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和对他/集体的身份认同。网上公祭注重文化的共享与理解,通过情感上的共鸣,形成社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相互认知、交往和理解,达到对自我以及他人和集体的认同。另外,它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海内外同胞“汇聚一堂”,从而使一种成员感、亲近感、融合感和共享感油然而生,进而强化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
(三)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社会成员或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对某类价值的内在认可或共识,通过这些认可或共识,形成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由此决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④而国家公祭网传达的是缅怀烈士、警世醒世、祈愿和平的价值观,使公众从中接受其熏陶和感染,它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实现的是海内外同胞在同一现实语境下共同意识的建构,即文化的认同。网上公祭日作为价值观认同的平台,会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统一社会规范和秩序,是构建社会认同的基石。
四、结语
网上公祭日,作为一种仪式、一种“记忆场所”,不论它是物质还是非物质的形式,通过时代的洗礼而变成群体记忆的载体。而当“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仪式的中心,而每个核细胞则通过中心与所有其他细胞联结在一起。就这样,社会最高秩序的统一通过大众传播得以实现”。[5]16网上公祭日正式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的优势,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汇聚网络平台,达到心理上互联互通。它所构建的“仪式空间”和“认同空间”,实现着每位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唤醒了民族记忆,融合了民族感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进而形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促进和建构着人们的社会认同。
注 释:
①国家公祭日,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h-YpMZiANfHmhj8yNSa981OxnJsTs3yFHl_nYFwDYpPfIwORYP_XLA5fdWJjaeOTrgHXZZ8kD80o
9QOD6KHnYj685OFLgEhcoGZkAgqF6XWc3eYXCodpmf08ltjCvQj4SniS26mVj764_4bIucLhq。
②③国家公祭网,http://www.cngongji.cn/index_cn.html。
④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4](法)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