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上会记者:融合给我们插上“翅膀”

赵新乐
2017年10月23日14:33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上会记者:融合给我们插上“翅膀”

王倩:更加眼疾手快 更加烧脑费心

《羊城晚报》记者王倩在做访谈。艾修煜 摄

从开始进行十九大报道,《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倩的工作状态基本是这样的:到现场参会—约访代表—录制视频访谈—剪片—写稿。

除了常规的参会、写稿,其余几项流程都是“新任务”。即便是约访代表也与传统报道方式不同,“纸媒访谈报道与现场访谈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对于代表访谈,我的采访提纲都有两份,笔记也有两份,适合不同的媒体展现需要。”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王倩麻利儿地细数着这几天的工作。

在大会开幕后短短3天时间里,除了刊发在报纸上的报道,她和团队的小伙伴已经推出了20期的代表访谈视频。

王倩说:“和以前单纯的纸媒工作相比,现在的工作变得复杂很多,思维也要在两种甚至更多种系统中随时切换跳跃。比如现场采访时,听到表达精彩的部分,就要及时录制;而文字报道则要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和深度,视频的拍摄又尽量不能打断采访对象的思路;同时,还要随时考虑适合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等传播的角度和细节。”

“以前一支笔一个本子就能采访,现在既要用笔记,还要拿着麦克风录,举着手机拍,报道的多样性考验着记者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王倩把这种状态描述为“更加眼疾手快,更加烧脑费心”。

打开《羊城晚报》的手机客户端“羊城派”,在“十九大时光”栏目中,受众可以非常方便地观看视频访谈。记者看到,无论是画面质量、主持风格还是后期制作,都非常专业、精良。

“现在看起来非常得心应手,其实我们也经历过很多手忙脚乱的时候。”王倩告诉记者,刚开始她们既不会站位,也总是记不住镜头的方向。她们还不自觉地在采访时不停地说“嗯嗯”“对对”,录播还好,直播时常常气得后方编导发脾气。

谈及转型为全媒体记者的感受,王倩直言,双重采访工作虽然繁重,却能让记者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更充分、更深入。“有时候代表集中访谈时甚至要排队,但他们毫无怨言,不止一位代表说过‘跟你们聊得深聊得透,你们的访谈很专业’。”说到这里,王倩一脸骄傲。

张陨璧:直播成了硬任务

《中国日报》记者张陨璧在发布会上。冯永斌 摄

《中国日报》记者张陨璧在进行视频直播。本报记者 赵新乐 摄

十九大新闻中心正式开始对外接待服务当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在现场看到了手持设备进行直播的《中国日报》记者张陨璧。

记得当时采访他的时候,张陨璧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双语”直播还超兴奋。几天后,当记者在新闻中心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当初的那个新晋“网红”已经有了非常“硬气”的作品。

翻翻《中国日报》的微博,多条由张陨璧采访的直播报道都有很多的观看人数。其中,10月19日,他在重庆代表团开放日上撰写的微博稿件【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获得了1280多万次的阅读量。他拍摄的配微博发的秒拍视频【俄罗斯驻华大使秀中文:“爱拼才会赢”】也获得了58万次的阅读量……

在《中国日报》脸书账号上,有2000多名粉丝为他的英文直播点赞,留下几百条评论。网友Fritz Warner留言:“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向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

“‘直播’这个词在5年前,对我们文字记者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党的十八大召开时,记者主持现场直播还只是电视的专利。那时的中国新闻界,还不太知道什么叫‘媒体融合’,挂在嘴边的大多还是‘新媒体’;传统媒体虽然也在线上开展视频业务,但成品大多还是效仿传统电视。”提起他的第一场“双语”直播,张陨璧有些遗憾:自拍杆有点短,托举时间长了手难免发抖,个别时段画面模糊……

“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好在有报社新媒体团队强大的后援支持,直播技术环节的种种问题都迅速得到解决。”在张陨璧看来,对传统媒体人来说,虽然技术是个坎儿,但真正考验人的是准备内容。

“虽然我们是直播方面的‘后来者’,但内容上不能降低要求,要鲜活易懂,满足受众的信息‘刚需’。”张陨璧还记得,他在会场偶遇人民网的同行一起带着设备查看场地时的会心一笑——“直播,已经成了很多媒体的‘硬任务’”。

冯蕾:做特色融媒体产品

《光明日报》记者冯蕾在发布会现场。张永群 摄

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10月21日,《光明日报》在秒拍视频平台发布短视频《三位贵州基层党代表深情讲述“总书记这样对我说”》,获得450多万的观看数。

“我们在会议结束后,对贵州的三位基层代表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谈感受,回顾和总书记在一起的日子,把一条严肃的会场硬新闻变成了非常好看又温暖的新闻。”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冯蕾难掩兴奋。

作为光明日报客户端的总编辑,冯蕾除了承担会议期间的报道任务外,更多的是参与协调前后方的“头脑风暴”,以碰撞出更多适合客户端表现的融媒体产品。

比如,“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刚结束,她和团队的小伙伴很快就推出了创意H5产品“党代表通道群英谱”,采用数字漫画形式,利用手机交互技术实现场景和人物的立体化表达,并加入电影式粒子特效,让党代表风采跃然“屏”上;《三位贵州基层党代表深情讲述“总书记这样对我说”》的短视频从会议结束到视频制作完成,总共用时不到10个小时。

“最大的转变来自于理念,我们提问时都会以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的身份,大家供稿时也都有先端后报的意识。”冯蕾告诉记者,媒体融合体现在记者身上的变化,还有技术手段的多元化。

在十九大报道中,光明日报融媒体集中发力,以原创优质内容为基石,推出了一大批融媒体产品,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我的红色气质”H5融媒体产品一经推出就在微信朋友圈大量刷屏,短时间获得百万浏览量;K歌互动产品《唱响光明中国》,截至10月19日,页面浏览量超过700万,用户上传作品超过50万件……

“过去一个产品的浏览量能达到10万、20万就感觉不错,现在有好几个产品的浏览量都超过200万。”在冯蕾看来,“我们不单纯追求所谓的‘爆款’,还是希望做一些有《光明日报》特色的融媒体产品,希望通过好的技术手段、好的渠道来推送自己的优质原创内容,把产品做得不仅看着好、体验好,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涵、有思想、有深度,体现我们要表达的诉求。”

刘世昕: 已习惯“多点开花”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世昕在直播。赵青 摄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一条仅200多字的消息——《十九大报告“房住不炒”表述获两次掌声》被各大平台转载、推送,在开幕当天众多消息中脱颖而出,收获了不少关注。

这条消息的作者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国、刘世昕。“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拼抢网稿,这种意识我们已经完全形成了。”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刘世昕感慨,如果是传统的发稿模式,这样的消息不可能在报纸上刊发,即使刊发了,也不会采用这样的表述方式,更不可能会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

从传统纸媒记者到全媒体记者,这样的转变在《中国青年报》记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刘世昕告诉记者,十九大期间,她和上会的同事不仅要向报纸提供稿件,还需要向网站、微博提供稿件以及参与直播,同时还要和后方对接,为微信等新媒体产品的制作提供思路,配合后方技术人员做一些图标设计等工作。

《中国青年报》全媒体报道一向重视直播。十九大开幕以来,刘世昕和她的同事已经在现场进行多次直播,虽然次数并不密集,但效果很好。用刘世昕的话说,对他们这种非专业的媒体直播来说,央视直播信号开始之前的空当,就是他们的机会。

从今年开始,《中国青年报》取消了周末版的出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倒逼记者转移到各个端口。尽管现在记者在报道时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准备更多的东西,但是可以收获更好的传播效果。“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多点开花’。”刘世昕说。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