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上海广播电视台叶子龙:追寻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了,我们的故事要从一个青年人开始讲起。
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匆匆地走在路上,黄包车从他身边飞驰而过,刮起一地黄叶。他下意识地用手按压了一下塞在自己胸前口袋里的那封书信,还好,还在。他松了一口气。
此时,黑势力恐吓的话,又一次回荡在他的耳边:“我警告你,你胆敢再在报纸上大放厥词,我就立马找人卸了你的胳膊!”
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惧怕,他理了理衣服往前走,坚定地走向抗战前线。这个人就是共产党员恽逸群,当时他的身份是一名记者。而压在他胸口的,是遗书和采写的新闻稿。
两个月后,恽逸群又多了另一个身份:“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发起人之一。
几天前,精心复原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会址纪念馆在上海市山西南路的南京饭店与大家见面了。在这个50多平方米的展馆中,近百件展品详细记录了那段尘封的岁月,那些动人的往事。
经过3个月的激战,淞沪抗战逐渐进入尾声。随着国民党军队总撤退命令的下达,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组织。范长江、夏衍等15位来自不同报刊的青年记者汇聚一堂,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淞沪抗战隆隆的炮声中诞生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组织简称为“青记”,就是今天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当年“青记”的徽章,一枚钢笔尖上,画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枪。以笔为枪,为中华民族救亡而呐喊,成为这些年轻人的追寻。
1938年3月,他们在汉口青年会二楼礼堂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喊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全国新闻界团结起来,夺取抗战的胜利!随后“青记”又组织大批记者奔赴抗战前线采访,成为进步青年的汇聚地。
有一位一身戎装的年轻人叫石宝瑚。他在徐州前线采访时,不光以笔做刀枪,还为自己准备了一把真枪。他跟同行的伙伴讲,这把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是准备留给自己的。
1938年徐州抗战战场,范长江和陆诒深入到离日军阵地不到1000米的前线指挥所中观察战情采写新闻。在前线“青记”记者的行动和号召下,一时间从全国各地奔赴前线报道抗战的记者达到了30多人!
在日军的猖狂进攻中,当地《动员日报》的报社被炸毁了。一片废墟中,大家挖出了烧毁的油印机。范长江坚定地说,只要人在,报纸就在、抗战的新闻就在!
那时,大家都很惊讶《大公报》的新闻特别快,只要哪里发生了战斗,第二天就能见报。实际是每天夜里11点、12点、1点、2点,武汉的编辑部里总能接到范长江的电话。电话里范长江口述稿件,后方的编辑记下来后直接送到印刷厂。范长江的儿子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我问过父亲,当时怎么每天都能找到电话呢?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抗战就是民族的救亡,这个时候,只要心诚,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他们在战壕里写下的战地通讯《台儿庄血战》和《大公报》前线专稿《台儿庄日军主力师团被击溃》等消息被全国各大城市的报纸转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参战的31师师长池丰城对范长江立誓:一定打一场胜仗给你们看!而范长江也获得了读者的赞誉:“长江一支笔,胜过百万兵”。
抗战中,“青记”将进步青年记者的自发救亡行为变成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他们精诚团结、共同救亡,将文化界、新闻界凝聚在抗战的旗帜下,巩固和扩大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些进步青年记者,像种子一样播撒到全国各地,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也为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留下了异常宝贵的精神传承。
这是民族救亡中新闻发出的力量,更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坚定诚挚的爱国情怀,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坚持真理的职业精神!很多记者,也在全国统一抗战的旗帜感召下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以后几年的艰苦抗战岁月中,随着抗战局势的变化,“青记”辗转在武汉、长沙、桂林、重庆等地成立分会,继续为抗战奔走呼吁。
抗战期间,范长江等“青记”骨干巧妙地利用“青记”和国新社共同工作的特权,利用国新社公开报道真实的抗战情况。这样做既能够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还能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顽强抵御侵略的决心。
1941年因坚持自由、民主、进步的立场,“青记”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了。伴着共和国成立的脚步,经过多年筹备,1957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作为党领导下新闻界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它渐渐成为百万新闻工作者温馨的“家”,而11月8日这一天,也被国务院确立为中国记者节,长江韬奋奖也成为中国新闻界个人成就的最高奖!
80年峥嵘岁月,老一代新闻记者永远跟党走,为国家分忧、为民族奉献的优良传统,已成为我们的核心基因!
80年光阴荏苒,老一辈新闻记者永葆革命之志,永怀人民之心的高尚精神,也成为我们的强大动力!
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更成为我们的不变追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