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7年11月上

“三双机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

——记穆青新闻实验班培养模式

张举玺
2017年11月27日15:18 | 来源:传媒
小字号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在落实和推广“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共建领导小组发现,其制约因素主要是校内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共建领导小组向省委宣传部和教育厅如实作了汇报,使上级领导及时掌握了推行“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真实状况,积极支持郑州大学实施《“528人才工程”建设规划》。为了有效保障“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新闻与传播学院采取了一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首先,让全院教职工达成共识,认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组织全院教职工重温“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以苦为乐,追求卓越;清廉从教,淡泊名利,堂堂正正,为人师表;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同舟共济,情同家人”的互勉信条,研讨部校共建对学院发展、教师进步、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人人争为学院做贡献,为学院发展而“愉快吃苦”的良好氛围。

其次,三年来,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原则,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不菲成绩。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晋升正教授2名,直聘正教授1名,推荐应聘郑州大学学科骨干特聘教授2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从校外引进3名博士正教授。同时,先后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引进8名优秀应届博士。目前,新闻与传播学院有专职教师53人,其中,15名正教授(包括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科首席教授1名、学科方向带头人1名、学科骨干特聘教授2名)、24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利占教师总数的56%。

最后,按照省委宣传部和教育厅的要求,积极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之间的千人互聘工作。学院每年派出2~3名教师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挂职,同时接收2名媒体记者来学院任教。学院累计向媒体派出挂职教师10人,接收媒体来校挂职记者6人,业界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10多人。同时,根据省委宣传部指示,学院先后派出10多名教授、博士,前往省委宣传部举办各种培训班,取得良好效果。

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勿忘人民”精神的培养

“勿忘人民”是穆青先生的座右铭,也是穆青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学院发扬光大“勿忘人民”精神过程中,有一位人物始终秉持“奉献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快乐”,成为“勿忘人民”精神的代表人物,他就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前任院长,现任我校新闻传播学科首席教授——南振中先生。南振中先生到郑州大学工作以来,既当院长又做教授,一心一意投入到教书育人与学科发展之中。为推动共建工作、推动学院健康发展呕心沥血,成为广大师生学习的楷模。

南先生多次召开学院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座谈会,全面了解学院发展情况,亲自组织制定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深入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与学习困难,先后给学生写出90多封信件,用来解疑释惑。其中,75封信被收录《大学该怎么读》,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宝典。

南先生生活简朴,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排书架,几把椅子,就是他全部办公家当。学校多次想把其办公环境布置得稍微舒适一些,都被他一一谢绝。他的风范和品格深深影响着郑州大学的广大师生,其“奉献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快乐”正在成为郑州大学的一种校园精神。

南振中教授认为,“勿忘人民”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符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价值取向,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基点,与“走转改”的基本精神和效果预期相吻合。新闻院校把“勿忘人民”作为优良传统来继承,期待的不是出一两个拔尖人才,而是培养一大批有着同样气质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新闻人才。在今后的新闻队伍里,无论送走多少届毕业生,也不论有多少新人进入大学校园,“勿忘人民”的气质、素养和情怀,都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新闻后备军的军魂。

2015年5月,刻有穆青手迹“勿忘人民”的院训碑落成,成为对新闻学子进行穆青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把“勿忘人民”作为院训,积极把它作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形成了鲜明的理论特色。在促进“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具体地说,“勿忘人民”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新闻观,阐明了新闻的价值标准和新闻职业精神。我们将这种理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热爱人民、对党忠诚的新闻宣传人才。第二,作为一种群众观,诠释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我们围绕“勿忘人民”这一主题,专门在图书馆设立了穆青事迹展,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穆青先生的光辉事迹。通过生动的教育形式引导师生切实树立“勿忘人民”的价值理念,让同学们在四年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勿忘人民”价值理念的影响。第三,作为一种人文观,体现了对人民的关爱和厚重的社会责任感。穆青事迹展目前不仅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育阵地,也成为了郑州大学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两学一做”活动等干部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

“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见成效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统领,教材建设得到加强。三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核心,学院实施了“名师名家讲坛”和“传媒专家进课堂”计划,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举办了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努力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学院邀请省委宣传部领导、学界名师、业界专家,先后举行了20多场专题报告;邀请50多位在业界有影响力的专家,参与本科生、研究生的课堂教学。

为让师生及时了解国情,认识国情,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院先后邀请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社科院等30多位领导和专家到学校来做国情、省情专题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19”“4·19”“5·17”“8·19”等重要讲话之后,学院及时组织师生召开学习座谈会,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多位师生代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河南频道等媒体采访,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通过实施“名师名家讲坛”、“传媒专家进课堂”、国情教育、举办系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有效促进了理论教学、学术研究与业务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新闻传播教学全过程,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筑牢政治思想基础。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学院加强了教材建设。学校安排教授代表直接参与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教材编写,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获得学界广泛好评。

学院吸纳优秀编辑记者参与新闻传播理论和业务课程的教材编写、课堂授课、案例库建设。重点资助《传播学概论》《广告策划》《电视编辑》《影视艺术概论》等课程,作为郑州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传播史话》《广告媒体研究》入选郑州大学慕课(MOOC)建设项目。《政治传播》入选河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网络与新媒体实务》和《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入选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由学院教师主编的新闻与传播学类“十三五”规划教材《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编》《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视频编辑与制作》《新闻评论教材》《网络经济学》等15本新编系列正在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一是穆青新闻实验班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品牌。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完成穆青新闻实验班2015届、2016届、2017届三届招生工作,有88名来自全校各专业、怀揣新闻理想的本科生加入到该班学习。

自2015年穆青新闻实验班组建以来,除了正常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外,通过“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育”“媒体、专业、思政三双班主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重走穆青路”“深入基层采风”“新传青年说”“新闻作品大赛”“新华社社史教育”等特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探索,穆青新闻实验班已经成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品牌。先后被评为“郑州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班集体”“河南省文明班级”“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穆青新闻实验班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术和实践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该班学生获奖人数占全体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显示出较高的业务素养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种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受到新华社高度赞扬。第一届穆青新闻实验班今年有5名学生已经被免试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攻读研究生。

二是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得到强化。三年来,以穆青新闻实验班为龙头,不断加大本科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形成了平台多样、条件完备、立足河南、覆盖全国的实践基地格局。

在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建立起稳定的实践基地,每年有2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前往基地实习。

同时,持续不断地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全院学生分批开展重走穆青路活动,每年举办春季和秋季两次新闻作品大赛,9期“新传青年说”主题演讲比赛等。动员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相关节目和作品大赛。其中,在第14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比赛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2项,优秀奖16项,佳作奖56项,无论是等级奖获奖数还是获奖总数,都在参赛高校中名列前茅。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我们及时把每次比赛中的优秀实践作品集结出版。截至目前,已经在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学生系列实践作品《媒体发表作品集锦》(2016第一辑)、《寒假乡土纪实》(2016第二辑)、《“勿忘人民”大学生新闻作品大赛优秀成果》(2016第三辑)、《暑假走基层的收获》(2016第四辑)、《穆青新闻实验班学子的家国情怀》(2016第五辑)、《新传青年说》(2016第六辑)、《大学生视野下的乡土中国》(2017第一辑)等8部,《传播的共享与创新》等研究生优秀论文集2部。

本科应届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比率正在逐年攀升,今年达到了三分之一的水平。硕士应届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了十分之一。

穆青研究中心成为“勿忘人民”精神的研究基地。穆青研究中心是根据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2004年11月9日视察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时的指示而成立。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集聚起一支穆青研究工作的学术力量。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穆青新闻思想研究的学术机构,学校一直在致力于把这个学术机构打造成河南省名牌和国家名牌。特别是在2014年6月与新华通讯社签署共建后,学校加大了建设力度。在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穆青研究中心于2015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

为了把中心建设成为“勿忘人民”思想教育基地,学校在图书馆一楼腾出400多平方米面积,开辟了“勿忘人民”穆青事迹展,专门展示穆青先生的事迹及其树立的10名共产党员劳模精神。由穆青研究中心负责管理,穆青新闻实验班的同学们承担讲解任务。

为了研究穆青新闻思想和勿忘人民精神,穆青研究中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研究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50多篇。穆青研究中心开展的特色研究工作及其卓越成就先后受到过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蒋建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和副部长李晓红、林蕙青、杜占元的好评。

结语

自实施共建穆青研究中心和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来,学院在“三双机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新华社、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内各大媒体和郑州大学领导高度重视与正确指导;二是得益于校内各部门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三是学院制定方案科学,措施得力;四是学院师生团结奋进,顾全大局。

我们的工作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借郑州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东风,进一步发扬优势,克服困难,弥补不足,把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成为定位科学、模式创新、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党忠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新闻传播人才,为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