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展望2018网媒:变的只是外在形式 不变的是内在价值【2】

2018年01月03日07:5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网 媒 篇

新趋势 优质内容加速回归

内容是网媒生存的核心。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任晓宁

在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曾经风华正茂的网媒,也正在渐渐变为“传统媒体”。2017年,以新浪、腾讯、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正在积极求变,一些中小型网媒平台也纷纷崛起。2018年,这些网媒会往哪里走?

与之前相比,近两年的网媒用户人群发生了变化,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和3岁就会玩手机的幼儿,都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网媒用户。企鹅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民用在新闻资讯上的时间多达67分钟,其中有15%的人每天在网上能看两小时新闻。并且,他们看新闻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他们只看几个特定的门户网站,现在,社交平台推送的新闻占据了用户更多的时间。

面对用户的改变与技术的冲击,网媒怎么办?从目前来看,内容升级、紧跟技术、运营社交等,都是当前一些重点网媒探索的方向。

在机器人写作刚兴起的时候,腾讯网就将机器人写手引入媒体领域。现在,写作机器人已经在财经、科技、体育等领域“施展拳脚”,未来更将向全品类资讯生产发展。除了人工智能,还有机器算法、数据化、视频化等新技术,也已经在各大网媒普及。现在,网媒已经不仅仅是四大门户的竞争,越来越多以技术见长的新闻资讯平台,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也纷纷加入争夺用户注意力的战场,同时,垂直新闻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未来的网媒竞争中,谁把技术使用得更得心应手,谁才更可能有一席之地。

技术不能掉队,内容更是重中之重。2017年,传统的门户网站在新闻深度上开始下功夫。而财新网的内容付费尝试,更是给了网媒一个新的启示:用户不仅会为知识付费,也愿意为网上的新闻内容直接付费。优质内容的回归,将是网媒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知识付费有望在新闻领域扩散,这也将是新闻原创工作者最大的福音。可以预期,2018年这些深度报道内容将更多被网媒生产出来,这些有价值的新闻也将通过付费渠道获得自己应有的尊重。

此外,还有社交平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能与用户随时互动。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各大网媒只是将用户点击量反馈数作为一个简单的技术工具,反而忽视了与用户建立起更深层次的关系。随着社交化理念的不断深入,用户更渴望与网媒平台交流,这也将是网媒平台加强用户黏性的一种措施。尤其对于号召“无跟帖,不新闻”的网易等网媒来说,用户评论的运营也值得在2018年下大功夫。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