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南大2017

移动媒介素养测量研究:理论流变与量表开发——基于1832份调查问卷样本【3】

刘宇轩
2018年01月18日10:46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三)信度分析

在对各项指标进行降维,排除不具备结构效度的指标后,最终形成的移动媒介素养量表包括7个维度、46个项目。经测量,各维度间具有较为良好的信度,其信度系数介于0.632至0.948之间(见表4)。分别对各项指标赋值计算,从而得到受访者在移动媒介素养各个维度上的得分。研究通过对受访者在各个维度的表现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移动媒介素养的7个维度间都呈现在0.001水平的统计学显著(见表5)。这意味着移动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在各个维度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变量间呈现出的正向相关关系显示,媒介素养作为公民基本素养的延伸,其本质上具有内涵化的特质。在用户日常媒介接触中,无论是技术使用、内容消费或者其他方面,都表现为互联网情景下个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媒介功能虽然与日俱增,但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和使用能力在不同领域的边界趋向模糊。因此,本研究的数据特征符合普通用户的媒介日常使用经验。

(四)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是检验测量指标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本研究所提出的移动媒介素养测量指标具有较好的效度,它们应该对相关后果变量具有较强解释力。在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中,有研究证实了媒介素养与媒介风险认知的相关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中,很多用户成为诸如色情信息、网络暴力等线上网络危险的牺牲品。[40]而Louis Leung等研究者证实:青少年理解和掌握的信息素养越多,他们所经历的网络风险就越少。[41]换句话说,青少年所具备的媒介素养有助于他们认清媒介中存在的风险。在国内,也有研究指出公众媒介素养的缺失将会放大媒介风险。[42]以上研究结论暗示了媒介素养与风险认知变量的正向相关关系。本研究借此以“用户的移动媒介风险认知”为例,验证移动媒介素养指标的效度。

具体而言,被验证的因变量为“媒介风险认知”。解释变量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移动媒介素养两类。第一个解释模型仅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常住地、月收入;第二个解释模型同时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移动媒介素养。如果移动媒介素养测量指标确实具有效度,第二个模型的解释力应远高于前者。笔者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见表6),在模型Ⅰ(仅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年龄、常住地在0.1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月收入和截距在0.001的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这说明了一些人口基本特征与媒介风险认知的相关关系。模型Ⅱ同时包含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移动媒介素养变量。结果显示,移动媒介素养变量在0.001的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回归系数为正(B=0.342),说明用户的移动媒介素养越高,其媒介风险认知意识越强。原来并不显著的“受教育程度”在模型Ⅱ中显示在0.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这正说明“受教育程度”通过“移动媒介素养”变量对用户的媒介风险认知产生影响,即受教育程度本身的高低对媒介风险认知影响并不大,而当在媒介素养方面的受教育水平提高时,对用户的媒介风险认知所起到的影响就比较显著了。另外,模型Ⅰ的R2 值为0.081,说明单纯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解释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增加了“移动媒介素养”变量后的模型Ⅱ的R2 值为0.157,解释力有显著提高。这一发现与理论预测吻合,说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移动媒介素养测量指标是有效度的。

五 结语

本研究回溯了媒介素养研究范式发展的历史,并在讨论现有测量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媒介素养测量的7个维度和具体的测量指标。这7个维度分别是:媒介技术学习与使用、媒介内容消费、媒介技术认知、媒介接近、媒介参与、媒介内容认知和媒介社交。统计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测量指标比较合理地测量和解释了移动媒介素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以说,媒介素养的研究范式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受众和媒介间的互动关系息息相关。在历经“保护模式”“批判模式”“参与模式”的范式流变后,这一概念的研究路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显得愈发多元。与传统的媒介素养测量相比,本研究试图超越仅从“媒介功能”或“媒介使用行为”定义媒介素养的传统路线,建立起一个同时涵盖受众的“功能性使用”与“批判性使用”、“媒介生产”与“媒介消费”的多维框架。在建立这一框架并赋值测量时,其相关的几个面向的理论探讨尤为重要:

其一,媒介形态的变化。相比于印刷和电子媒介,网络媒体的技术指向更加鲜明。媒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文本识读能力成为媒介使用的“门槛”。因此,技术接近和技术认知应该被纳入到移动媒介素养的考察范围内。

其二,使用主体的变化。网络环境下的“用户”身份将逐步取代大众传播下的“受众”身份。一方面,媒介使用者在新媒体“赋权”之下更加频繁的参与到媒介活动中来。另一方面,用户一改传统条件下,信息接收者的被动地位,开始参与到媒介文本的生产中来。因而,文本消费、批判和生产能力成为了构成移动媒介素养的关键性要件。

最后,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的普及,促使媒介使用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媒介接触如同起居作息般深刻融入到人类自身行为当中,对媒介素养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但这也为研究者带来了难题,如何清晰界定媒介使用行为、结构性地定义和描述媒介素养将愈发困难。本研究仅仅是在移动互联条件下对媒介素养测量的初步探索,难免存在很多局限。在未来,期望能有更多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数据,检验和修正媒介素养的测量体系,进一步拓展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本文已由《新媒体与社会》(cssci来源集刊)2017.07出版)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