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政治中的媒体呈现【2】
中东与东亚:冲突解决与危机再现
2017年,中东依旧不平静。在中东的所有乱象之中,有两起事件最吸引媒体的目光:极端组织ISIS的覆灭和卡塔尔的被断交风波。虽然进入2017年,针对ISIS的军事打击已颇见成效,但它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数起恐袭。12月,伊朗总理鲁哈尼宣布随着IS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被消灭,ISIS已经被终结。但是大本营的消灭是否会阻挡ISIS的恐怖之路?还是恐怖的意识已经跟随恐怖分子到了各个国家?
关于中东恐怖主义的报道,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各国媒体的积极参与,除去一些大国大媒体,如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英国《卫报》、BBC;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之外,中东地区的各国媒体无论大小也开始崭露头角,利用媒体为自己发声,并有几家媒体经常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沙特的《国家报》《沙特公报》,埃及的《今日埃及》,伊朗的《德黑兰时报》等。由于其地理优势,媒体自采新闻居多,带来了许多当事国的第一手新闻。二是各方媒体态度都倾向于谨慎理智。例如在鲁哈尼宣布剿灭ISIS之后,大部分的媒体都没有过度渲染乐观或消极情绪,而是理智分析恐怖主义的诸多可能,关注战后重建、国内安全等诸多问题。
另外,媒体聚焦的卡塔尔被断交风波,自2017年6月至今已过去半年之久,依旧不见缓和之势。而且半岛电视台也被牵扯其中,该台在阿联酋地区观看受阻,其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也无法访问——阿拉伯地区的媒体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屏蔽,惨遭“拉黑”。更令人错愕的是,断交半个多月后,卡塔尔收到了邻国的通牒,沙特、阿联酋、巴林以及埃及四国通过科威特向卡塔尔提出了13个要求,表示若要恢复邦交,条件之一便是“关闭半岛电视台及下属所有频道”。这是自“棱镜门”之后,媒体再次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角。半岛电视台其实是一个介于“阿拉伯世界”和“西方世界”之间的电视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力量,它强调新闻的原生态,尊重不同角度和观点,遵循并坚持客观、公正、平衡等西方新闻理念,但与此同时,又因出自阿拉伯国家,不可避免带有阿拉伯文化的色彩,这使得半岛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可以“左右逢源”,另外一种情况是“左右为难”,发展中遇到挫折。
在东亚,2017年的“治”表现在南海问题的平息上。当前南海形势在东亚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保持稳定,相关国家已从对南海的争议转向更加广泛的双边合作。而“乱”则体现在朝鲜半岛局势反反复复,有愈演愈烈之势。2017年,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和导弹发射,与此同时,美韩两军在朝鲜半岛举行了多次联合军演。8月的美韩年度“乙支自由卫士”演习更是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丹麦、新西兰和英国的军队参与,美国还增派航母到半岛附近游弋。这使得朝核问题成为东北亚安全的头号威胁。伴随着两国领导人通过媒体进行的口水仗,双方政府和媒体的言辞也越发激烈。双方媒体舆论战已从政治分歧转向了对领导人的人身攻击。值得注意的是,朝中社还在5月发表署名评论,点名批评中国官方媒体多次刊登有关朝核问题的文章,称构成了“对朝鲜自主合法权利的严重侵害”。
中国的主场外交与媒体报道
如果说2017年的美国一直在“退退退”,那么中国则是一直在开会。继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的杭州峰会之后,2017年中国又召开了三次全世界瞩目的会议。分别是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9月在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九大。这些会议,也吸引了世界媒体的目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会议吸引了4500多名中外记者。世界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充分报道。美国 《纽约时报》说,“‘一带一路’会议的范围和规模均是现代历史上几无先例的。它将摒弃西方所主导的陈旧组织规则,目标是重塑全球经济秩序,将各国和企业更紧密地拉入中国轨道”。澳大利亚 《金融评论报》说:“2008年金融危机后,也有许多国家领袖希望进行贸易保护主义和独裁主义,但当今世界需要外向型经济增长,中国的‘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是国际经济领导中的新角色”。许多非西方国家媒体也称赞“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的机遇。例如古巴的拉美社认为,“一带一路”是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也是通往未来的门户。科威特的《科威特时报》称,“一带一路”对世界上的众多国家来说,提供了帮助其实现经济繁荣的机会,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南非的南非新闻报刊网报道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不是空谈,而是有一整套可行的措施。
厦门金砖会议也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中外记者。在厦门会晤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三条启示,指明了下一个十年金砖合作方向。世界媒体也对来自厦门的“金砖声音”进行了广泛报道。其中金砖五国以及会议邀请的五个非金砖国家的媒体最为活跃。比如,俄罗斯媒体特别关注“金砖+”的概念,巴基斯坦不仅关注“金砖+”,而且还关注“一带一路”,印度媒体关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据统计,参加十九大报道的3000多名记者中,境外记者达1800多人,甚至超过了境内记者的人数。外媒围绕十九大内容、“新时代”的概念、中国与全球化以及中国与本国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例如法国《世界报》评论,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系统的更新。《菲律宾星报》说,推进“一带一路”也被写入党章,这意味着中国将与东南亚、中亚、非洲和欧洲等地区在道路、港口等经济项目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金融时报》称,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新一轮全球化已经开启,中国将引领全球化的正确方向。
上述世界政治的变化及其媒体呈现让我们看到,2017年是全球治理的关键一年,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一些热点在消退,如南海、乌克兰问题、ISIS,一些热点在升温,如逆全球化的民粹主义、朝核危机,还有一些传统的热点,如恐怖袭击、地区冲突,说明全球发展中的“安全困境”“发展困境”“治理困境”依然严峻;二是中美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尽管特朗普提出了“美国优先”,但并没有退回孤立主义,而且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作用的不断提升,美国开始将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这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印太战略”以及发表的“国家安全报告”中。不过美国的地位的确在下降,这也体现在尽管美国发出了威胁,联合国大会12月21日还是以128票对9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任何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和行为都是无效的”,这是史无前例的;三是媒体在报道世界政治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而且我们看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媒体在崛起,增加了世界新闻的平衡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2017年是一个有着历史意义的年份,100年前,在第一次大战激战正酣的同时,俄国发生了影响人类历史的十月革命。2018年,同样有着历史意义,100年前的一战结束和40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都为世界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8,世界将向何处去?媒体将如何报道?媒体本身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传播研究院教师康秋洁,硕士研究生殷楚冬、席寒亭、施璇、黎江宇、于海涛亦对本文资料收集做出了贡献)
注释:
①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②胡鞍钢、王洪川:《南北格局与和平崛起:二十国集团综合国力研究》,《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11期。
③方兴东:《西方讨伐社交媒体为哪般》,环球时报2017年12月11日第15版。
④刘笑盈、康秋洁:《国际舆论战与“全媒体环境”中的世界媒体》,《新闻战线》2014年第2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