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7

社交平台“沉默的螺旋”现象成因初探——以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为例

李子晗
2018年01月26日08:56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 随着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手机端转移,社交平台也被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自产自销内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消息、观点的发出者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然而,就在网民被“赋权”的时候,他们是否能够真正将虚拟世界的“权利”用好,发出自己的声音呢?调查表明,结果未必如此:社交媒体中所展现出来的声音不是全部的观点,往往会出现一些民众意见被遮蔽的现象,而这与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传统媒体“舆论集中”的现象异曲同工。本文以全国大学生为样本,调查为何在传播媒介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仍会产生“沉默的螺旋”现象?最终调查结果表明,在害怕孤立、为维护已有社会关系网络、考量“反驳行为”投入产出比等各种心理因素作用下,“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依然存在。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 社交媒体 大学生

【正文】

一、 前言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网络社区逐渐成为人民发表意见和观点的平台之一,网络上的民意和网络舆论对公共事件的发展进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网络舆情监测成为了宣传部门重要的工作之一。随着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手机端的转移,社交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内容的自产自销,社交媒体更是随着潮流迅猛发展,成为发表观点的“主战场”。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承担了部分日常社会交往的功能。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社交平台中,网民得到了权力和能力上的提升, 尤其是话语权方面,原来的信息接受者也能够成为消息的发出者,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被打破,这被称为新媒体的“赋权”。然而,就在网民被“赋权”的时候,他们是否能够真正将这个虚拟世界的“权利”用好,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前几年就有调查表明,即使在发表言论相对方便简单的新媒体平台上,依旧存在民意遮蔽的情况,而这与40多年前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极为相似。

在近年来社交媒体发展的时代,“沉默的螺旋”现象是否依然存在?为什么?本文希望通过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例,探究社交媒体平台上,何种原因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意见表达,以及“沉默的螺旋”现象形成的原因。

二、 文献综述

1、“沉默的螺旋”定义及产生原因

所谓“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一个大众传播学理论。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如果自己所想要表达的观点越受到大多数人赞成甚至受到广泛欢迎,人们越积极地发表观点、参与公共讨论,这类观点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当人们发现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支持,甚至受到攻击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理论基于的假设是: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是1973年由德国社会学家伊莉莎白内尔—纽曼在通过对德国大选及一系列舆论调查之后提出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2、“反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的经典,不少学者认为,互联网的普遍性和匿名性难以对网民施加群体压力,普通大众可以在互联网上畅所欲言,不再害怕被孤立,故该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已不复存在,出现反沉默螺旋理论(指少数个体不选择沉默,而是对抗大多数,甚至能够扭转局面)。比如:汪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一文中提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自于网络传播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网络传播带给人们更大自由表达的空间。“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这就使‘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提出的‘因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而不表达自己的异议’的情形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 总体来说,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意见领袖具有身份的多元化、观点的个性化、关系的平等化以及来源的草根化等主要特征。意见领袖的号召力能够使舆论形式发生逆转,唤醒那些沉默者,进而扭转局面。

3、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人们对于网络平台的进一步了解与观察,学界认为“沉默的螺旋”现象依然在网络时代存在的声音越来越大。学者们认为在网络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中,虽然人们能够在新媒体上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但网络新媒体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沉默的螺旋,并且这种情况并没有因为匿名性、公开性而削弱。 从众心理、社会压力、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总是间接或直接的存在着,而在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甚至比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在谢新洲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对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以及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态度等,特别是对上述群体的BBS使用状况和行为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中,调查者重点依据被调查者在BBS上的表现,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孤立动机并没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消失2、互联网中许多传播应该被视作公开的意见表达3、网络群体依旧会对个人意见造成压力4、网络从众心理的动因还会存在,但是,通常作用的程度与范围会减少。 ” 约瑟夫?B?瓦尔特在研究CMC(指以网络为媒介的传播)研究时提到,“CMC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地实现它们。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其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也受到业界的关注。在《社交媒体“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中就对社交媒体中“沉默的螺旋”现象做出了描述和解释:由于用户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意见表达受朋友圈限制、内容琐碎无话可说等原因导致“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 。

此一类研究从网络特性和用户行为方面去验证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和假说在现今仍然适用的原因,实证研究的思路也多是沿循原有假说进行验证,而其导致这一现象的新时代因素尤其是使用者的心理因素需要更多的被考虑和研究。

三、 研究问题设计

(一) 提出问题

互联网为公众舆论的形成开创了一个新的方式,而社交平台更为公民发表观点提供了便利。但社交平台上的观点是否是民众真正想表达的观点?“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依然影响着舆论的表达?其成因又是如何?本研究欲以全国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为例,尝试探究社交平台上“沉默的螺旋”现象是否存在,及其原因。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

1、大学生社交媒体的日常使用情况如何?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情况如何?

2、大学生使用社交平台行为中“沉默的螺旋”现象是否依然存在?

3、导致沉默的螺旋的因素有哪些?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问卷发放的方式对目前全国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整体表现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其中部分受访者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原因探究。

1、 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问题,问卷整体分为五个部分:受访者基本信息、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在社交平台的表达意愿、社交媒体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情况和原因推测。

通过阅读文献与日常观察,提出了四类因素假设去解释研究问题,分别为:对象、平台、话题和《沉默的螺旋》旧有理论中所陈述的三个维度。为了检验这四类因素,在设计问卷时对以下内容有所涉及。同时,由于社交媒体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特性差异,特将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微信、QQ为例)和以网络虚拟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微博、知乎)进行区分,探讨在这两种平台下人们的表现。

抽样方式是根据调查目标在全国大学生范围内发放问卷,实施简单随机抽样,通过问卷星平台线上发布问卷。实际操作中,共收集问卷172份,经过对受访者身份的筛选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63份。

2、 深入访谈

在问卷调查后,依据受访者意愿,挑选8名进行深度访谈。根据受访者填写问卷情况,询问其在社交平台中表现的原因和行为的出发点,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影响其表现的深层次心理因素。访谈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

3、 数据分析

采取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将问卷信息进行汇总后,运用SPS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所得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前文所提出假设,并结合访谈内容得出结论。

四、 研究结果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主要统计了163名受访者的性别、所在院系、所在年级以及就读省份。在163个受访者中,男性共77人,女性共86人(图1);大一学生27人、大二学生48人、大三学生32人、大四学生11人、研究生7人(图2),以中低年级同学为主,研究生同学样本量相对较少;院系抽样分布具体情况见图3;地域抽样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