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朋友圈屏蔽部分好友现象看社交媒体中的社会自我与角色扮演【2】
4、功能型
此类原因较为特殊,朋友圈内容本身有着特定功能——例如发布好评以获取商家优惠——而并非自愿表达,因此屏蔽好友也不涉及基于社会关系对其所属群体的选择。由于情境特殊,原因阐述体现此意图占比也较小,在受访者中仅占1.32%。此类情况与本研究主题无关,因此在下文不作分析。
(二)朋友圈:现实关系与角色的继承
在国内,社交媒体最早的形式是网上社群,例如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牌系统)、论坛、贴吧、聊天室等。这类社交媒体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好友大多此前素不相识,甚至交往几个月、几年后仍不了解对方的真实信息。
通过此类社交媒体建立的社会关系与现实中已有的社会关系往往是分离的。因此,在网上社群占主导的时代,网络总是被视为“虚拟社会”。
如今,在新兴的社交媒体中,可凭借兴趣爱好建立人际关系者依然存在。以“网络问答社区”为定位的知乎以话题划分空间与人群,通过提问、回答、关注的方式,在解答与讨论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微博则在注册后要求新用户选择个人兴趣领域,并推送相关的其他用户和内容。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关系的社交媒体多不出这两种模式。但在这些社交媒体中,或是兴趣并非建立关系的主要途径,或是社交并非建立关系的主要目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与早期的网上社群已经存在很大区别。
随着同属腾讯的QQ和微信相继兴起,并各自赢得上亿活跃用户,二者成为国内社交媒体的主体。8月16日腾讯公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表显示,2017年上半年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1,061.58亿元,QQ与微信(微信与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分别达到8.50亿和9.63亿,其体量与影响力可见一斑。
相应地,以QQ、微信为代表的线上社交模式也占据了主流,其突出特点就是线下原有社会关系成为线上人际关系建立的主要方式和基础。以微信为例。微信添加好友的方式共有5种:通过微信号添加、通过QQ号添加、通过手机号添加、通过好友名片推荐、通过群聊添加。由于微信号由字母、数字、符号组成,难以记忆,且已有昵称作为替代标识符号,因此直接通过微信号添加好友的情况很少。在其他四种添加好友方式中,QQ号、手机号体现的是一种“已知”,即此前已建立一定关系,至少具备建立关系的可能性;好友名片推荐是社会网络的缩影,通过原有好友添加好友似是六度分隔理论线上的再现;群聊添加看起来带有较大的任意性与偶然性,但群聊本身基于原有好友建立,因此,添加的好友在实质上仍属于同一个圈子。与博客、微博不同,微信的主要社交功能朋友圈只对好友开放,非好友至多只能查看十张照片,因此,微信在实质上是线下人际关系在线上的延续,是旧友在新空间的重逢。扫一扫、面对面建群等功能更加强了线上线下的渗透与融合。尤其2014年微信推出红包功能后,现实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金钱关系进入网络社交,几乎没有人会在使用此类社交媒体时认为,自己处在与现实世界脱节的“虚拟社会”。
朋友圈作为微信的主要社交功能,其关系是对微信好友关系的继承,因此,几乎也就是对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原样继承。继承人际关系意味着同时继承在原有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知与扮演的角色。父母子女、师生、上下级关系不会在线下转至线上后颠倒或淡化,关系亲疏远近不会发生改变,对他人留有的印象、以及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也不会随之消失。因此,在线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自我、角色丛、角色扮演等概念在微信朋友圈中依然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角色载体:语态、符号体系与共享记忆
角色扮演需要借助许多载体。在线下社会中,有语言(包括内容和语气语调)、动作、神情、行为方式、对事件的特定反应等。而在朋友圈中,大多数载体——例如语调、神情等——并不能得到表现,因此语态、符号体系与共享记忆成为扮演特定角色的主要载体。
1、语态
萨莫瓦为非语言交流给出的定义是“在一定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在线下交流中,除了语言直接传达的信息外,语音语调、动作体态、空间距离等非语言因素都可以传达一定的信息,对语言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而在线上,不包含任何非语言信息的文字仍是表情达意、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
作为一种对自我的展示和表达,朋友圈对非语言信息有更多的限制,尽管允许添加图片和音乐,但可获得的资源有限,在自由度和相符程度上也远远不能满足替代非语言信息的任务。为了减少因辅助信息不足产生的误解,人们调整文字表述时的语态,试图模仿线下的非语言信息,以更生动准确地进行自我表达。具体而言,“文字语态”包括句子长短、句式、叠词、语气词等等,既因群体而分异,也随时代在变化。线下交流中不同群体说话时倾向于使用的不同方式,如青少年的“卖萌”、身份较高者相对的严肃,在线上都能够得到体现。
语态的补充信息作用,除了补充具体信息外,也在补充说话者的身份信息,传达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即通常所说的“得体”,而“身份”与社会自我和角色相关。在线下,由于一次只面对人数有限的群体,说话者自然而然可以在表达时使用不同的语态,以适应该群体对自己所处角色的期待。而在朋友圈中,默认发布内容是面向分属不同群体的全部好友。因此,为了针对不同群体使用得体的语态以充分且适当地补充非语言信息,屏蔽部分好友在某些情况下成为必要的。
2、符号体系
“符号”本身有多个定义,赵毅衡在《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中将符号定义为“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这一定义将“符号”的范围大大扩大。
同样,此处所说的符号体系不仅指标点符号,形状、词汇、特定的句式都可能成为一种符号。例如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以及时下流行的颜文字、表情包,都可以成为广泛流传的符号。
聂磊等人的《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给出了虚拟社区的金字塔形功能架构,其中基础层包括归属和身份感以及共同标识系统。符号在朋友圈中起到的常常是一种“身份验证”的作用,对于特定符号的快速识别以及准确使用,往往能够证明一个人属于某个群体。
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符号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微笑”表情被年轻人用来表达嘲讽、鄙视、不满,而长辈的人往往用它来表达单纯的开心愉悦。事实上,这并非代表着代际间对面部表情的感知、理解能力差别,只是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的社会群体,扮演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
有时相同的符号在不同体系中表达不同含义,而有时某一个群体共享的符号在另一个群体中完全是空白。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编程代码、游戏玩家使用的专业术语等,常常使群体外的人感到“不知所云”。这些符号也能起到划分群体、标明角色的作用。
符号体系在不同群体之间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运用一个群体的符号体系,很难与另一群体进行交流。因此,人们在面对不同群体时往往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当一条朋友圈带有某个群体太过强烈的符号特征时,为防止其他群体的人产生困惑或误解,屏蔽是许多人选择的做法。
3、共享记忆
群体中共享的记忆是特定角色的另一载体。
例如,“梗”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意为“桥段、笑点”,总是以共享记忆为基础,能不能理解“梗”常常是一个人扮演角色是否合格的判断依据。提高交流中共享记忆的使用率,常常有利于维系相关的社会关系。记住并重视共同拥有的经历常常是群体对个人的期待,而这些经历又往往与其他群体无关。以共享记忆为基础的朋友圈内容一般不会造成困惑和误解,对于所属的其他群体很少产生有害作用,对于自己在其他群体的形象也很少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是否因此屏蔽其他群体的好友是一种个人选择,而非社会自我要求下的必要举动。
三种载体彼此间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共享记忆的回顾与表达,往往仍然需要相应的语态和符号体系作为第二重载体。一般来说,共享记忆载体一般与直接原因类型中的不相关型相对应,语态和符号体系则与冲突规避型和形象塑造型相对应。=
在表达中恰当地使用相应的载体,以承认对群体的归属,常常是群体对个人的期待,是个人迎合社会自我、完成角色扮演的要求。屏蔽部分好友则是在这些期待与要求出现冲突的情况下给出的解决方案。
(四)年龄差异及其原因
将204名受调查者根据通用的“XX后”标准划分年龄群体。其中17岁以下(即“00后”)5人,100%曾屏蔽好友;17-27岁(即“90后”)这一比例为82.69%;28-37岁(即“80”后)这一比例为76%;37岁以上这一比例下降到47.14%。年龄与曾有过屏蔽部分好友行为的比例显著相关。
可是这是否意味着年龄越大的人越没有管理不同角色的需求呢?笔者认为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访谈调查情况,除需求外,影响屏蔽行为有无的其他因素主要有两项。
首先应当考虑在内的是技术因素。当被问及“为什么不需要屏蔽好友”时,在37岁以上的受访者中,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不知道微信朋友圈有屏蔽部分好友的功能”。而年轻人几乎不存在不会使用这一功能的问题。
观念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许多年长的人还把屏蔽部分好友视作欺骗行为,存在曾屏蔽过部分好友,却不愿承认的现象。而在年轻人中,屏蔽部分好友已经成为常见的、普遍接受的行为,尽管大多数人仍不愿使被屏蔽者知晓,但是这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承认曾有过屏蔽好友的行为并不会对个人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尽管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年轻人曾屏蔽部分好友,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而年龄较长的人更容易着眼于“真正的自己”。
四、小结
社会自我是自我概念中的重要部分,角色扮演以及角色丛应对在日常生活现象中广泛存在。
微信朋友圈屏蔽部分好友的行为存在着诸多原因解释,而大部分人的行为与社会自我认知和多种角色扮演有关。作为新型社交媒体,朋友圈基于线下原有社会关系建立,也使人们继承了在线下社会中的社会自我与角色,以及它们可能造成的冲突矛盾。
没有人可以拒绝社会化,迎合不同社会群体的期待是人们有意无意都在做的事情。网络的特性使得人们不必直接面对所有群体,必要的时候可以以屏蔽的方式避免角色冲突,从而缓和在线下社会中常常存在的困境。因此,必要时候屏蔽朋友圈部分好友只是人们角色扮演行为中的一种,虽然隐瞒本身一定程度上不符合道德准则,但是不必过多加以批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