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议题和本土框架:社交媒体时代的中国国家形象——基于Twitter上中外媒体对“G20”会议的报道【2】
3.2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框架
本研究所选取的23家外国媒体对“G20”的报道共计140篇,其中77.8%(109篇)的报道内容与中国无关,报道主题主要为:各国领导人日程、会议安排、国际贸易、能源问题、中外关系(欧洲难民问题、脱欧问题、朝核问题等)。除此之外22.2%(31篇)的报道内容主要针对中国,运用框架包括人权问题、城市形象、G20峰会会议议程、中国角色、中外关系五个方面。不同框架的报道数量、呈现强度、报道性质和传播效果如表4所示。在对于传播效果的分析中,我们将点赞、转发和评论分别赋分1到3分,并将每一主题框架下的所有推文的传播效果分数加总求平均,来代表此类主题的综合传播效果。
从报道重点和性质看,正面报道占14.2%,中立报道占34.3%,负面报道占据了51.5%的比例,可以看出国外媒体所描绘的中国是一个较为负面的形象,呈现出主观评判与客观事实描述并存的局面。具体来看,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城市形象报道量最大,但报道区分度较高,正面、负面和中立者各占三分之一;对中国角色和中外关系的关注度较高,各占报道总量的25.8%,对中国角色的报道中有66.66%属于负面报道范畴,而对中外关系的负面报道占50%;外媒对“G20”的G20峰会呈现出较为中立平和的态度,75%的报道立场中立;在人权问题上,外国媒体的报道负面程度最高,负面率为100%,呈现出一面倒的批判态势。
从具体内容来看,国外媒体对我国的批评性报道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外交失仪,在接机时怠慢美国总统奥巴马,福布斯新闻将此归结为国际关系的延伸,发推称“中美紧张升级,奥巴马抵达G20峰会受阻”,美联社和卫报也进行了负面评价。其二是清空城市,虽然外媒对杭州的文化、城市景观大家赞誉,但对中国放假、限行、超严安检等行为大加批判,英国的卫报称“为了保证G20的‘完美’,中国将杭州变成一座鬼城”,路透社称“为了迎接各国领导人,中国的杭州变成了一座鬼城”。其三是人权问题,华盛顿邮报针对G20发布的唯一一条推特内容是“中国为了G20会议逮捕了数十名中国记者和社会活动家”。除此之外,正面报道则更多的关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升和国民个人形象报道。路透社发推“中国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增长(忽视政治纠纷问题),因此应该主导G20”,日本的每日新闻称“G20的开幕式展示了中国大国崛起的风采”,每日镜报和每日邮报均对G20最美女警察进行了图文报道,是一次积极地中国形象传播。
从传播效果来看,中外关系和人权问题的框架传播最广、热议度最高,而关于中国在世界上国家角色和本次会议的评价则关注量较低。负面报道的传播效果略好于正面报道,两者差距不大。
3.3中外框架碰撞
在本次G20会议的报道中,中外媒体在“城市形象”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框架冲突。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主要为“文化框架”重在向世界介绍杭州西湖、龙井、桥等自然风景和文化。而外国媒体则是“人权框架”,关注杭州在准备G20会议期间的“封锁”、“清空”城市的做法,批评会议的举办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四、总结和讨论
4.1树立文化自信 扩大国际影响
在本次G20峰会举办期间,从中国三家主流媒体在社交平台的报道来看,着力于以杭州为中心的城市文化塑造,以西湖、龙井茶等等为象征,向世界讲述中国的美景、美食,并且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果,塑造了历史悠久、博大而包容的国家形象。同时,另一个宣传策略则重在展现国际社会和中国的合作,从而凸显出中国友好、负责任的大国地位。
4.2重视文化差异 采取国际视角
中外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在跨国家、跨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中难免产生矛盾与冲突。以G20峰会中杭州启动临时性城市管理机制事件为例,中西方的待客文化产生严重冲突,由此产生了新闻报道的误读。中国素来讲求面面俱到的待客之礼,“民力尽於无用,财宝虚於待客”,因此在G20会议时选择超严格安检、机动车限行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会议环境。但是欧美国家则注重人的个体权利,在待客中强调相互尊重和人际边界,因此会认为中国的行为损伤了公民的个人利益并大加批判。因此在跨文化交往中,只有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国际视角通用规则进行社会交往、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减少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失误,更好地地促进国际间的顺利交流与合作。
4.3柔化宣传策略 展示人性面孔
从G20外国媒体对我国的正面报道中可以看出,在社交媒体上国外媒体更加关注“个人”而非“集体”,关注“事件”而非“意义”,多家国外媒体对杭州最美女警察的报道赢得许多网友的积极回应,从侧面展现了和平、友善的国家形象。因此,传统的宏大叙事视角不再适应于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在国际新闻的话语建构上,应当以人性化、趣味性的叙事代替严肃化、政治色彩浓郁的新闻话语。
4.4直面负面新闻 及时厘清真相
随着中国国家硬实力不断增强,现阶段外国媒体对中国评价逐渐趋于客观,但在对华报道的某些方面仍存在曲解、片面报道的问题,且表现手段更加灵活和隐蔽。G20会议中奥巴马接机事件中所谓的怠慢美国总统的事件真相是奥巴马方面没有理解机场工作人员给出的安全指示,并表示他们不需要机场配备的舷梯,决定用自带小梯从飞机尾部下机,因此没有从前门下机是美方自己的要求。然而面对国外媒体的误解和指责,我国三家央媒却没有即使回应这一误解,错过了第一时间展示事实真相、反击歪曲报道、塑造国家形象的机会,尚未在社交媒体上做到掌控自己的“形象主权”。改变以往逃避负面新闻的态度和“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外宣方式,进一步改善报道机制,加强应对负面新闻的能力是未来我国在全球性社交媒体上宣传的重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