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厦门大学2017

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新闻产品探究

邹悦
2018年02月06日14:20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在很多学者眼里,奥地利学派不过是披着厌恶数学和鼓吹市场经济“外衣”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罢了,但其实它的内涵要复杂得多。无论是最早门格尔提出的主观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还是后来由米塞斯和哈耶克等人逐渐完善的“人的行动学”理论体系以及他们对“均衡”和“最优”模式的批判,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而本文就是试图用奥地利学派的视角,具体从财货属性与价值、市场角色和所有权三个方面,来对最近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属性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再次检验奥地利学派理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加深我们对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理解。

关键词:奥地利学派 人工智能新闻产品 主观价值论 市场体系 所有权

1.研究背景介绍

1871年,《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正式宣告了奥地利学派的诞生,它的作者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也成为了该学派的初代领军人物。这本书几乎攻击了以亚当?斯密为首的主流古典经济学的全部观点,建立起了用“主观价值”、“边际分析”和“机会成本”等方式来解释经济现象的全新体系。

之后,奥地利学派的第三代代表人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将它的理论体系整体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通过相继面世的《社会主义》(1922)和《人的行动》(1949)等著作逐渐将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视角扩大到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能够解释人类活动的所有学科领域。

米塞斯之后,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凭借着《通往奴役之路》一书获得了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带领奥地利学派达到了影响力的新巅峰。虽然一直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行列,但它无论是对凯恩斯主义的预测,还是对极权主义计划经济的批判最终都成为了现实,对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存在的过于追求均衡和最优的问题也批判的相当精辟。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轨迹都在向奥地利学派坚持的方向靠拢。在越来越多地方,人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社会秩序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当然,奥地利学派的各种理论也在这些过程中不断地面临新问题和接受各种新情况的挑战。但奇怪的是,传统和现代奥地利学派几乎都没有对新闻媒体产品进行过专门的讨论,而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正是由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新型新闻产品。

其实早在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就诞生了。它的技术原理简单说来就是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它是一门关于知识的学科,是怎样表示知识和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是跟具体的领域相结合,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自动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及自动程序设计六个方面 。这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经由最初对知识和数据的简单搜集处理逐渐进化到了能够进行自主识别、调度甚至是决策的高度。

但是由于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仍然比较有限,所以它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开发和表现一方面主要是将相关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平台系统上以便处理来自全世界的海量信息;另一方面就是在特定的报道领域开始使用“机器人记者”进行新闻的采写、编辑和发布工作。例如来自微软的智能机器人“小冰”,中国团队研发的“佳佳”,《华盛顿邮报》开发的“Heliograf”,雅虎的“Wordsmith”和路透社的“Open Calais”等。除了这些,当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更加发达的时候,更为强大的“超媒体”系统和“智能阅听”也会随之出现。

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也放大了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特征。海量信息的高速处理、快速应对突发事件、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信息被普遍认为是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优势。而深度报道、新闻敏感度、“人情味儿”新闻和新闻评论等工作则是人工智能还很难实现的。 因此,目前的人工智能新闻产品主要集中在财经、金融、体育和气象等数据化较强的领域,它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利用更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为程序加入模糊性和情感能力,以使人工智能更接近人类智能的真实情况。

以往对奥地利学派的研究很少把目光投向具体的新闻传播领域,关于人工智能新闻产品这种属于行业前沿的分析就更少了。另外,虽然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体系已经在历史的前进中多次证明了自身的正确性,但是用它去理解和解释新的事物对研究者来说仍然很有吸引力。所以,接下来本文将从奥地利学派的视角对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财货属性和价值,它在市场体系中的角色以及它的所有权(具体表现为版权)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

2.奥地利学派视角下对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分析

2.1 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的财货属性和价值表现

门格尔在他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就对“财货”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一物要获得财货的性质,必须具备四个前提,分别是人类对此物的欲望、使此物能与人类欲望的满足保持着因果关系的物的本身属性、人类对此因果关系的认识、人类对此物的支配,即人类事实上能够获得此物以满足其欲望 。这些前提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从这四点可以清晰地看出,门格尔在界定财货的属性时,引入了大量“人”的因素,包括人的本能欲望和主观需求,人对外物的理性认知和人对稀缺性的判断等。

因此,信息的获取也就意味着增强对人自身所处环境的了解,无论是自然环境或者是社会环境,这是人类获取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人类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得能够直接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同时,信息的稀缺性也一直存在,人类永远无法掌握自己想要的所有信息,所以人类对信息的追求可以说是永恒的。

人工智能新闻产品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信息,所以人类对它的欲望也是存在的,它也具备能够满足人类信息需求的属性。相较于传统的新闻产品,人们目前可以说是正在逐渐认识这种人与人工智能新闻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学会如何去支配它,如何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更简便的支配手段将是人工智能新闻产品努力的方向。综上,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符合奥地利学派对于“财货”的界定。

单一的财货只是生产链条中的“原料”,需要交换和组合才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而人类源源不断的需求和欲望就是这个过程的“原动力”。人工智能新闻产品也是一样。比起传统的新闻产品,它的价值只会体现在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它能够更好地为自己提供信息,满足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当下的或者是潜在的)。而这种更好可能是更便捷,更便宜,也可能是信息的质量更高,服务更体贴。这种判断是非常主观的,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体验。这时就会产生风险,这是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些或者是不能提供它可以满足人们潜在需求的信号,那么无论它演变成什么形式,都将失去作为财货进行市场流通的根本属性,甚至是让支持它的企业家走向破产。

虽然人工智能新闻产品现在还不够普遍,但支撑着它发展的就是人们对它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需求的预期。通过了解它的原理和见证它在其他领域的表现,使人们愿意牺牲时间的稀缺而为了这种潜在的需求去等待和努力。也就是说这种需求尚在边际之内。边际其实是人按照时间的顺序,运用自身的理性对欲望和需求进行排序的过程 ,一旦超出了边际,要么人的欲望消失,要么就是因为对象物的稀缺性消失了。但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种技术的进步,人的欲望边际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可期的未来也因此仍然处于人们的财货范畴和边际判断之内。

这种解释不仅符合人类理性的经济过程,也正好能够补充说明上文中提到过的主观价值的重要性。这种对人类需求和人类理性指导下的边际排序,还有对主观价值的推崇都是奥地利学派非常重要的观点。

(责编:温静、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