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群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的政治传播路径【2】
二、话语模式:由宣传向传播转变
在文学中,叙述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全知视角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为“叙述者>人物”,叙述者扮演着一个全知全能的角色,而读者或观众只是被动的接受。此类叙述方式正是我国主流媒体所常用的“宏大叙事式”话语模式,但在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这种话语模式必将受到个体意识崛起的冲击。“官方舆论关注宏观问题,倾向于肯定与弘扬;民间舆论则更关注身边之事,更倾向于挑剔与批评,两个舆论场之间缺乏交集,这是造成公众对抗式解读官方舆论的根本原因。”[5]弱化两个舆论场的对抗意味,实现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交汇融合,把握政治传播的走向,则需要以平民之态讲平民之事。
十九大召开期间,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在短视频领域展开舆论布局,除了《全球院士点赞中国》《爱上中国的N个理由》《刻度上的5年》等具有明显宣传意味的短视频作品以外,还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明显“网化”特征的短视频作品。
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互相吸收借鉴,大众传播与互联网群体传播的互动交流,使得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对立意味逐渐消解,政治传播在两种传播模式的合力加持之下形成一种新的话语方式。
在话语模式的转变上,除了以上所言的宏大叙事向平民化视角的转变之外,还应注重由讲概念向讲故事转变,实现概念的符号化表达。2014年央视推出短视频《筷子》,“中国人都要用筷子”的“传承”、让长者先动筷子的“明礼”、“多个人多双筷子而已”的“睦邻”等概念,全部都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进行表现,并将中国传统的“家”的概念浓缩进了筷子这个符号之中,而符号所具有的含蓄意指机制与元语言机制[6],则共同造就了符号传播的神话。
三、视频技术:科技弥补在场感的缺失
在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史不容忽视,如何对这段历史进行视觉化的再现是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大议题,电影《速度与激情8》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在影像表现力上的应用空间,弥补了因历史画面无法复现而造成的在场感的缺失。
我国目前的影像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红色气质》就是新华社为建党95周年而制作的9分05秒的短视频作品,依托于中国照片档案馆,全片的叙事部分全部采用老照片的形式加以呈现,但并非是静态呈现,而是通过数字模拟技术凸显出了每一张照片当时的环境,增强了受众的在场感。
例如在回顾党的历史发展中,采用了实景照片叠加与实地拍摄相结合的方式,一张张具有时代意义的老照片在数字技术的运用下发生了动态变化,无数划时代照片的叠化让人快速的回顾了历史,产生穿梭于历史的新奇感和在场感,此外实地拍摄的老人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着历史在眼前掠过,体现出过去与当下的交替,历史与现实的碰撞,让民众在了解党的发展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彰显。
在《红色气质》中,借助数字技术将照片内容动态化和连续化,这种技术实现了一种一镜到底的长镜头美感。在十九大期间,新华社再次推出短视频作品《人间正道》,也同样采用老照片与技术相结合,全面展示了建党96年以来所经历的件件大事。
数字技术不仅能弥补视频画面中相关背景及其他信息的缺失,还能使得微视频能以多种形式加以呈现,诸如动画形式等。不仅如此,VR技术也可用于微视频的创作尝试中,财新传媒拍摄了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等则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参考文献:
[1] 黄升民.“互联网思维”之思维[J].现代传播,2015(2).
[2] 周文彰.简论互联网思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3] 隋岩.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4] 张淑芳.公众对抗式解读官方舆论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传播,2013(4).
[5] 隋岩.从符号学解析传媒言说世界的机制[J].国际新闻界,2010(2).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