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的内容特色
摘 要: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时代,《南方周末》作为一家“常青藤”般的报业集团,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从未终止。笔者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简要梳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对媒介功能的研究,媒体报道形式、内容方面的研究以及新闻学之外的其他角度研究三类,而单独针对《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相关内容进行文本分析的文献资料较少。本文搜集了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南方周末》头版头条所有文字资料,对其题材、标题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具体新闻报道,对从中展现的内容特色进行分类与概括。最后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头版头条优势,使《南方周末》在新媒体时代下能持续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其他报媒从自身内容上提供改革思路。
关键词: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特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138-03
创办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成为我国影响力深远和极具公信力的新闻周报。在艾美报告《2016Q1中国新媒体综合价值排行榜》中,《南方周末》仅次于《人民日报》登上中国报纸新媒体最具价值TOP2的宝座。在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背后,《南方周末》价值体现依然来自于原生内容的优质性。头条是报纸的“眼睛”,不仅能反映当下社会舆论与热点新闻,而且能体现一个报刊的态度与价值所在。因此,本文综合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间《南方周末》电子报官网所有头版头条195篇文本资料,分析《南方周末》在融媒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头版头条提升报刊竞争力,以续传统媒体的优势。
一、《南方周末》头版头条题材特色
(一)对时政热点进行深度报道
虽然《南方周末》力求在头版头条题材的选择上统筹兼顾,保持一定的平衡性,但在195篇样本数据中时政类新闻高达31篇,占到整体比例的15.9%,更胜其它题材一筹。时政新闻是与政治关联度最高的新闻类型,它强调的是当时当刻发生的政治事件,而不是单单的政策宣传;深度报道注重对新闻事件的横纵向解剖,它所蕴含的主体意识、理性精神以及忧患意识、人文关怀是新闻专业的具体体现,而这些也全部映射在《南方周末》的时政头条中。《南方周末》头条对时政热点的报道呈现出“国内多于国际,官员穿插事件”特点,如《廉政账户为何“两兴两废”》《写给省委书记的匿名信》等对腐败问题揭露与探究的文章多见诸报端。
(二)对人物进行平民化报道
《南方周末》人物题材类报道仅次于时政与财经,排在第三位,占总比例的12.8%,其报道对象依次为公众人物、民间人物与新闻人物。新闻人物由普通人物经历“口头舆论场”转化而来,如“小马云”“房爷”“明星人大代表”等;公众人物为人们广泛知晓、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如财经人物邵逸夫、文化人物汤唯等;民间人物即普通公民,甚至是弱势群体,如“气功大师”“老书记”和留守儿童等。在《南方周末》头条中,民间人物和新闻人物作为素人出身,比例之和大于对公众人物的报道,表明《南方周末》作为业内领先大报在任务报道中已经完成了从等级视角向平民视角的转变,也正是《南方周末》人文情怀与反思意义的价值所在。
(三)对财经、公共问题的民生立场
头条财经类题材总数为26,占总比例的13.3%,居第二位。其中房产、股票依然是《南方周末》关注的热点,但在21世纪大量专业财经类报刊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南方周末》的经济报道相形见绌。由此,《南方周末》开始强调财经报道的趋势性、宏观性,不局限于单个人或小群体的实用与利益相关,而是对民生大计的公开讨论,并能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推动问题的解决进程。以民生为主旨,从公民利益、制度层面来发现与阐述问题,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一直是《南方周末》始终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的标题特色
(一)通俗易懂, 直指舆论焦点
作为一份大众媒体,《南方周末》标题面向各年龄段各文化阶层的读者,因此其标题大都采用了通俗简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口语化词汇。如《互联网红包大战揭幕,你抢红包,他们抢你》一题,让春节期间努力抢红包而收获甚微的网民瞬间产生共鸣。此外,《南方周末》头条载体是传统报纸,其报道内容比网媒相对严谨,经过记者、编辑等精心加工后,信息相对准确、公信力较高。所以头条标题更起到了对大众舆论的议程设置功能,并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文字进行潜移默化的舆论引导,《南方周末》从来不避讳对舆论焦点的“追捧”。“直击美国大选现场,最后一搏”“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调查”等头条标题都包含报刊出版当下舆论的“敏感词”。
(二)形象传神,具有感染力
隐喻式标题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从而使事物更加形象传神,具有渲染气氛、侧面烘托的作用。在《南方周末》的头条标题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较多。《百亿市场催生“超声游击队”,胎儿危影》一题将滥用超声波仪器的医疗单位比喻成因春晚小品走红的“超生(声)游击队”;《龙泉寺里的高材“僧” ——一个寺庙的数字化生存》中用“僧”代替大众习惯的“生”,引起读者的新奇感与探究热情;《那么多的爱,那么少的钱—— 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而这个“弃婴王国”实际上就是一个慈善人士收养弃子在县医院门口搭建的一间窝棚。
(三)新奇醒目,设置悬念
突出醒目即引起读者的注意,心理学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 “有意后注意”三种。一般而言,人们在阅读报纸时,他们处于“无意注意”状态,而头版头条标题自身的特殊性,致使读者一般是“有意”的,但如何将这种“有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则需要把新闻的核心内容或新闻核心亮点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数字、符号式和设问式是《南方周末》头条标题新奇醒目特点的表现。把数字、符号放在标题醒目的位置,能将读者的“有意后注意”延续到新闻主体的阅读中。设问式标题主要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在感到新奇之余增添更多的思考,继而在文本中寻求答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