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8年4月上

全国两会报道用好评论的“金话筒”

《人民日报》评论部记者 李洪兴
2018年05月04日15:27 | 来源:传媒
小字号

2018年在时间的坐标上极具历史意义: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2018年全国两会不仅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而且作为“换届之年”,对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意义也特别不同。更重要的是,今年全国两会的时间长、议程多,从修改宪法到国家机构改革,从换届选举到审议通过国家监察法,每一项议程都关乎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发展走向。因此,报道好今年全国两会,就要更好更准确地把党的主张、人民意志传递出去,在全国上下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好同心圆。党报评论责无旁贷,也重责在肩。

作为“党报评论君”之一,笔者有幸参与了两会报道、见证了国之大事。其实,从春节前开始,《人民日报》就已经进入“两会时间”,做策划、备选题、谋创新,直到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相关报道与评论工作还在继续。可以说,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评论不仅一直在路上,而且在持续发力。如做小结,可简单归纳为三对关系。

处理好“常规”与“创新”的关系。每年全国两会都有一些常规报道,如全国人大的开幕和闭幕社论,就是一以贯之的“常规性动作”。说起来是常规,做起来就要有创新意识。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创新点有两个:其一,指导思想的创新,即无论是开闭幕社论还是其他评论稿件,都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尤其是闭幕社论的写作,《人民日报》特别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其中;其二,传播手段的创新,即打破了以往“先大报,再传播”的模式,实现了“新媒体优先”的发布方式,甚至还将一些紧贴热点话题、舆论话题的评论稿件“音频化”,实现评论生产方式的多元化。有人就如此评价,“白天写评论,晚上当主播”,诚如斯言。

处理好“效度”与“深度”的关系。每年全国两会都会有许多热点新闻,“时度效”历来都考验媒体报道质量和素养,唯“快”不行、不“快”也不行。今年全国两会新开设了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不少代表委员带着“道具”走上了通道、回答提问。我们的关注没有局限于事物与事件本身,而是通过一个个“道具”看到了脱贫攻坚背后的特色,写出了《让特色成为脱贫“亮色”》。在一次代表团开放时,一名外媒记者与一位企业家代表的问答就引起了笔者关注,抓住了其中有关贸易战的观点,写出了《破除全球贸易“围墙心态”》,对正在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还是有启发意义。其实,全国两会报道,既不能放过热点又不能“快消”热点,只有把“时度效”与“深度”结合,才能让报道更有生命力。

处理好“庄重”与“生动”的关系。在新媒体时代,党报评论不能“板着面孔示人”。当然,政论、要论首先要做到权威、准确,继而努力实现轻巧性、灵动性。换言之,面对重大评论题材,该庄重的要庄重、该准确的要准确、该生动的要生动,这样才能让严肃评论吸引人、抓住人。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一档“两会夜归人”的短视频栏目,邀请笔者就国家机构改革进行点评,刚开始不少人担心这样的“硬新闻”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说清楚、说生动。笔者在撰写文稿时,就用关键数字来概述机构改革,用形象表达来阐述改革必要性,用现身说法的故事来论证改革获得感。视频发布后,不少人说,“一只青蛙跳水里”的案例把改革“说活了”。其实,不仅仅是全国两会报道,党报评论始终在探索如何让评论文章可读、耐读,如何让更多读者愿意读、读得进、听得懂、有启发。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告一段落,但评论工作和评论事业一刻不能停息。正如处理好“常规”与“创新”、“效度”与“深度”、“庄重”与“生动”的关系一样,党报评论在未来还会继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放大优势,用奋斗作为不断擦亮这支“金话筒”的底色。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