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4期

新媒体航天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创新【3】

——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

陈  迪
2018年05月17日13:5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五、结 语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了6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是我国航天发射大年,即将发射的嫦娥四号将实现人类首次探测月球背面。与此同时,航天报道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产生了许多变化与创新。新媒体拥有的先天优势使得其航天报道内容从艰深晦涩转变为亲民人文,形式从严肃单一转变为生动多样。创新背后同样存在缺陷,内容的碎片离散和报道的集中临时使得长久效应难以形成,过度的正面倾向容易使受众产生误读。航天新闻作为科技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克服缺陷,在新媒体中建立专属公共领域、在众声喧哗中彰显主流,是新时代的航天报道和航天传播亟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丁俊杰,康瑾.现代广告通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95.

[2] 蒋玉鼐.如何提升航天新闻的传播效果——以新华社相关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6(13):52-53.

[3] 人民网.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19/c70731-276083 06.html.

[4] 王艳明.中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历史演变及转型突围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5] 王海荣.“神十一”报道的新媒体玩法[J].新闻与写作,2016(11):112.

[6] 全媒派.1800万人观礼直播背后:解密腾讯新闻航天年超级报道计划[DB/OL].http://www.anyv.net/index.php/article-728408.

[7] 王羚.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特征及缺失研究——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新闻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4(14):44-45.

[8] 陈力丹,李林燕.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误读[J].新闻与写作,2016(9):56-59.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