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4期

新媒体航天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创新

——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

陈  迪
2018年05月17日13:5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新媒体拥有的互动性、整合性等特征对科技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航天新闻作为科技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亟待脱离艰深严肃的框架以适应新媒体受众的口味。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发生了变化,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内容上人文性、大众性明显,并着力于知识科普;形式上图文频联合,并大力使用新媒介技术。但创新背后仍存在碎片化、临时化、误读危机等问题。

关键词:航天报道;新媒体;神舟十一号;内容与形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129-03

一、引 言

中华民族的航天梦由来已久,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新闻中的航天新闻也成为了媒体争先关注的话题和焦点。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一年,是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各媒体纷纷将“航天报道”列为年度报道宏观规划的重要板块。在此期间,微博等各大新媒体平台凭借生动的报道内容与对新媒介技术的运用,表现尤为抢眼。

航天新闻属于科技新闻的范畴,传统媒体时代,航天报道由于涉及政治、经济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大都属于严肃的硬新闻报道,重大的航天事件会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全社会报道与传播。如今,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发展将航天报道推上了新台阶,新媒体的互动性、整合性等特征对航天报道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1]。本文以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微博这一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对其进行的报道与传播为例,探讨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出现的变化与创新,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

二、报道内容的变化

在报道内容方面,长久以来,由于专业性强、内容严肃枯燥等原因,科技新闻在媒体上始终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受众对此类新闻的关注度也不高[2]。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环境和受众需求的不同,科技新闻尤其是航天新闻的报道在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人文关怀

旧时的航天新闻以艰深严肃的报道内容为特点,报道重点在于航天事业的成就与贡献。而新媒体上的航天新闻已然开始着重体现人文关怀,强调航天事业背后的人的付出与贡献,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相关报道为例,有关航天员与工作人员的劳作和付出的报道数量可观。以“神舟十一号”为关键词在“@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搜索,可发现其中赞美航天员的相关微博占比很高,例如,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当天,“@人民日报”的一则微博以《他们,实现中国飞天梦!致敬航天英雄!》为标题,表达了对航天员的赞美与祝福;另外,“欢迎回家”“为你们自豪”“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回家”等关键词和短语亦频繁出现,来体现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除了航天员,新媒体对幕后工作人员的报道也不容忽视,例如“@央视新闻”微博中的“是他们,为神舟飞船撑起‘保护伞’!”“他们,是守望中国‘神舟’的人”等报道,对航天幕后工作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引导受众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耕耘者。

(二)着力知识科普

2015年9月,中国科学发布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2.7%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3]。在此背景下,作为民众接近、了解科技知识的重要渠道,新媒体的知识科普类航天报道量也呈增长趋势。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在“@央视新闻”微博中以“神州十一”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71条微博(截至2016年12月30日),除去5条不直接相关的微博,余下的66条微博中就有14条是知识科普类微博,可见知识科普是航天新闻报道内容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除了文字类报道,微博还采用直播等新形式进行知识科普,让受众“身临其境”般地观看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与运作。

(三)通俗化风格与专业化内容相结合

科技新闻、航天新闻的专业性浓厚,如何将蕴含重大意义的科技事件通过大众媒介得以通俗化解读,这是科技新闻报道须首要解决的问题[4]。而新媒体的互动性、大众性等特点使它成为了航天新闻平民化、通俗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新媒体中的航天报道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而是抓住场景、细节、个性特别是某些具体内容进行报道,表现为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的新闻风格。另外,专业化的新闻内容通过通俗的风格报道出来,更有助于普通民众对科技新闻内容的理解。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主要体现为报道语言或是叙事风格的通俗易懂。例如“@央视新闻”微博的一则报道《慈母倾情为神箭》将一名已为人母的火箭设计师也比喻为神十一的“母亲”,作为神十一火箭发射的总指挥,她在火箭发射工作的两个月内只能通过手机与自己的孩子联系,“除了指挥火箭之外,通过手机‘遥控’孩子的母亲”这样通俗白话的叙事方式能够让受众迅速理解新闻信息,并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的好奇心和兴趣;再例如,“@央视新闻”微博的一则新闻介绍了天宫二号自带“自拍杆”,这个“自拍杆”实际上是在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飞行时被释放出来进行拍摄的一颗名为“伴星一号”的小卫星,使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自拍杆”进行修辞,极大地拉近了民众与航天事业之间的距离,航天报道通俗化的同时,专业化的航天科技内容就随之广为大众所了解。

(四)情感性语言与互动性形式相辉映

首先,新媒体的航天报道的语言极富情感,倾向使用蕴含正向情感的文字传播主流价值观,做到新闻媒体为国家建设服务。例如,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相关报道中有许多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强调,这类报道也大多带有赞美与期许的感情倾向,“为中国航空点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等字眼无疑是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一种有益宣传,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对这类微博进行观察又会发现,受众乐意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进行互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祝愿中国更强盛!”“厉害了,我的国”等评论不胜枚举,他们借新媒体来表达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真诚赞美与美好期待,这在传统大众媒体中是无法实现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