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央视立文化节目美学新标杆 情感动人故事引人大气撼人

赵莹
2018年05月30日13:2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情感动人 故事引人 大气撼人

《国家宝藏》

右上 《信·中国》

右《朗读者》 资料图片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成为综艺“新宠”,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大卫视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精粹,创新节目样态,让观众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应接不暇。特别是央视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资源优势以及不可比拟的平台高度,吸引海内外、各行各业的精英才俊,倾情展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歌赋与现代音乐创作碰撞结合,造就一个又一个经典之作,广为传唱;《朗读者》《信·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我有传家宝》《时尚大师》不断丰富节目文化内涵,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美感进行创意化表达,带领观众在赏心悦目中寻根问祖、重温经典,表达共通情感,凝聚共同梦想。总体来说,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注重情感动人、故事引人、大气撼人,展现出了特有的审美特征。

情感动人 以情引思

情感,是穿越古今、维系大中华文化圈的线引。在央视各类文化节目中,文化载体有诗词歌赋、古董宝藏、书信、歌舞甚至是服饰时尚,表现形态有访谈、表演、比赛,但是打动观众的核心仍在于情感——对中国的热爱之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钦佩之情……凡此种种,动人之处,皆归于情。

以情动人,古往今来都是文艺作品的共同审美特征。诗词歌赋是古人表情达意、抒发情怀的重要载体与方式,“诗言志,歌咏言”“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的情绪表达有着直接的关联,“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表现了古人不同创作心境的不同情绪特征,宋词的“豪放派”“婉约派”也是词人不同的创作特征表现出的不同派别,无论何种呈现方式,都是情感的外化。各类书信、散文、札记也是如此。

时至今日,基于视听技术的视听文化成为当代新兴的情感表达手段,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成为表情达意的形态之一。因此,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除通过传统文化表现“古人情感”外,节目自身也应有情感的表达,并引发由情到“思”的升华,才是完整的情感线索。

我国文艺审美常常伴随着深邃的哲学思辨意味,重视文艺作品形式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在这方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节目除表现语言文字之美和视听美组成的形式美外,还特别注重通过专家点评等方式进行人文精神的升华,实现从情到“思”的审美升华。

故事引人 雅俗共赏

以情动人的同时,央视文化类节目注重挖掘文化背后的故事,增加综艺类节目的趣味性,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让观众在更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来龙去脉的同时,对其进行“共情”的体验。

故事离不开“人”与“事”,传统文化由“人”创作,因“事”起意。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揭示、讲述与诗词歌赋、信笺札记、国宝文物相关的人与事,用故事化的手法对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能够帮助观众了解文化形成的缘由,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在央视传统文化节目中,有的节目由主持人来讲述文化背后的故事,有的由嘉宾自己讲述,也有的通过“鉴赏团”中的文化学者来讲述,还有通过小型舞台剧的方式来展现,无论何种方式,都是通过故事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目的在于能够加深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知。

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具象的——文艺作品或文物宝藏,人、事、情深藏其中,用故事进行内涵的“外化”,一方面能够普及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强观众对文化的情感体验,还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从另一方面说,“故事性”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从高雅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化的介质。古往今来,“故事”是通俗文化、市井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相比汉赋、唐诗、宋词、书法、绘画、雕塑,元杂剧、明清小说、戏剧戏曲中“俗文化”的特征更为明显,“故事性”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当代传媒艺术受众广泛,具备通俗文化的特征,在其节目中“故事”元素的加入符合传媒艺术龙虫并雕、雅俗共赏的审美定位,因此,“故事性”是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必要元素,也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所在。

大气撼人 自信自强

大气磅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现了我国古代圣人先贤、名士豪杰志存高远的家国情怀。即使是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描绘,也满含情义交融、大气洒脱的特质。“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肺腑之言最能代表中国精神,而这种中国精神历经数千年,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骨血,通过中华民族的基因代代繁衍,由古至今。

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是视听文化的一种文艺类型,同样承继着中华文化“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特质,一方面,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传统文化本身就有着大气磅礴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央电视台以“展现大国文化形象”为己任,拥有较强的优势资源整合能力,站位高、立意远,在内容编排、舞台设计、台词音乐、主持人与嘉宾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展示出国家级媒体平台的品质与大气。

总体来说,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以中国精神为“魂”,以共通情感为纽带,以“故事化”为重要手段,以“气韵高妙”为审美特征,完成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融合统一。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向世人展示泱泱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气质,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节目创意中,一方面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科技文化、算术文化、医药文化、天文地理文化等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挖掘,将我国传统科技思维与当代科学进行贯通,丰富当前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形式、内容,提高节目趣味性,也能够更为广泛地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激发中国特色现代科技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可加强展现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品质,如“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中的虚心求知,“千金一诺”的诚信精神,“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中的工匠精神等,通过有选择的提炼、有意识的引导,营造有利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氛围,发挥文化“文以化人”和对经济社会的强大反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期盼央视借助其强大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