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省部级领导为何在七月七日前共荐这部书
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发表于《博览群书》杂志的书评《新时代需要弘扬长江精神》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张西南将军发表于《文艺报》的书评《寻找方大曾:致敬理想的心路历程》引起广泛关注。
两位省部级领导为一本书不约而同撰写书评,均关注一个人:中国新闻史上名气不是特别大的方大曾。张西南说,中国新闻史上曾经没有小方的一席之地,抗日救亡的英雄碑上也没有小方的名字,他只是大洪流中的一个进步青年,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自由撰稿人,是一个“业余记者”。但中央电视台记者冯雪松没有被“名分”遮眼,没有为功利扰心,而是凭借他的职业眼光穿越历史,写出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及近期出版的姊妹篇《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被岁月尘埃包裹已久的有志青年,是一个奔走在抗日前线、不惧怕牺牲的勇士,是一个与劳苦大众为伍、敢于揭露黑暗真相的志士,还是一个有着顽强意志和强健体魄、随时挑战恶劣自然环境的斗士。如果说方大曾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来的满腔仇恨,是源于他对自己同胞最真挚和深沉的爱,那么冯雪松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完成对一个人寻找的同时完成了“重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表情,在揭示小方身上所代表的新闻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职业精神过程中还实现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前驱们整体形象的本真“重现”。
记者具有怎样的责任?翟惠生说,方大曾和冯雪松的经历表明,记者的职业使命就是,始终身入现场、聚焦现实、关注现代,新闻在哪里记者就应在那里出现。方大曾的孤独之行,因为高扬新闻理想,记录中国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国人苦难辉煌的奋斗史,记录抗战第一线的枪声而留名青史。冯雪松的寂寞之旅,因为坚守职业精神,挖掘历史深处,搜寻前辈轨迹,记录中国人的心灵史、中国新闻人的奋斗史而印象深刻。对两代记者弘扬的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的精神进行点评,是因为,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中国记者中弘扬。
作为国内著名的读书类杂志,《博览群书》杂志2018年第7期用两篇书评和冯雪松的一篇创作手记的重磅策划,记录新时代人对记者社会责任的思考。人们也注意到,中国记协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的多名学者也对这本书发表多篇述评,共同关注的背后也提出时代之问:一个记者怎样才能无愧于当代、立功于时代。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殷陆君的书评精准“画像”,那位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在卢沟桥等地采访拍摄“中国抗战第一照”,成为“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的方大曾,可谓是把战场当现场、把现场当职场,最后消失在国际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一线。19年如一日在全国各地搜集资料还原历史真相、拍摄方大曾事迹纪录片和出版专著的记者冯雪松,可谓是把职场当职业、把职业当事业,今天仍然奋战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岗位上。
作为一名著名军旅作家,张西南似乎在与方大曾跨越时空进行精神对话:冯雪松对小方的寻找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在他看来充满艰辛却更加接近历史真实的寻找之路。小方的生命轮廓是破碎的,遗存的作品是散碎的,而雪松的业余时间是零碎的,重新连缀方大曾的生命样貌将是何其困难。只有一种神圣的新闻职业责任感支撑19年的业余寻找:方大曾如被遗忘那是民族的悲剧,方大曾的“重现”若被“注水”则是我们后辈的耻辱,“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拨开那些若有若无的尘埃,挽回那缕若隐若现的荣光”。冯雪松的漫长寻找之路,就像方大曾追求真相一样,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那些散佚的历史碎片作尽可能细致准确的考证,一点一滴地把这些碎片完整拼接起来,一幅一文地追根溯源,多次沿着小方走过的路线进行实地考察,不人云亦云,不将信将疑,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历史和人物有价值有意义的细节,鉴别真伪,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发掘出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文献价值,而且要经几个方面论证无疑之后方能确认。这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是严肃严谨的文学态度,反映出冯雪松尊重并敬畏历史和艺术的情怀。也正因具备这种情怀,冯雪松才真正走进历史的深处,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并在不断深化的艺术实践中与其寻找的历史人物产生共鸣。
工作于中国记协的殷陆君可谓中国记者的“娘家人”。他对方大曾和冯雪松的评论似乎在与年轻记者交心:他们两个人都是低头族,因为他们低头向下,面向生活,面向基层,低头采写中国故事,低调作好新闻报道。方大曾直插一线,离炮火更近一些;冯雪松深入一线,离人民更近一些。都是克服困难、用心倾听、不务虚名、作品说话,这种低调的做事态度与深入的采访作风如此全面地融合在他们身上。
人们高兴地看到,继“方大曾纪念室”落成三年后,保定地方志馆还特地设立“方大曾研究中心”,境内外正掀起一股“方大曾热”,“寻找小方”在网上引起更多共鸣。继繁体字版在澳门出版后,此书的英文、韩文、印地语等版权被输出,也说明中国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抗战东方主战场”的巨大贡献正得到更广泛关注。
翟惠生指出,冯雪松和方大曾似乎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为了一件事,能够长期坚持做下去。这种日积月累,需要一种恒心,需要一种坚韧,更需要一种情怀。冯雪松“为内心的寄托而寻找,为民族与国家的记忆而寻找”,到后来主导整个寻找过程的已是思想和情感的力量了。张西南先生盛赞该书:惟其真实才能感人,这不仅是新闻的基本准则,也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作为老一代著名新闻工作者,翟惠生这样表达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是一种重要挑战更是重大机遇,人们不断扩大的信息需求、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传播,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无比宽阔的空间。信息泛滥成灾,更需要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来定向,社会比以前更需要有权威、公信力的媒体的主流观点领航;网络狂欢喧嚣,更需要众说纷纭时的黄钟大吕来定调,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全面、准确、真实的记者的客观信息引导。”
面对时代对新闻的需要,过去的方大曾不辱使命,今天的冯雪松不辱使命,郑重推介他们的翟惠生、张西南、殷陆君不辱使命,相信新一代中国记者也一定会不辱使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