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6期

“死信处”:关于微信“朋友圈”人际交流问题的研究【2】

程  红,林  娜
2018年08月16日09:24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微信成瘾的前奏:“自我迷失”

微信本质上仍然属于一种拟态环境下的人际交流,并且带有“符号社交”的基本特征。“1987 年学者库尔兰和马库斯提出‘线索消除论’,认为网络人际传播过滤掉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中。”在微信交往中,用户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情感与手机另一端的对象进行互动交流,但与此同时,用户的身体却隶属于现实空间,线上交往与线下交往发生断裂,用户沉迷于虚拟空间而没有精力经营现实社交网络。而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人与人之间充满无法顺利到达的“死信”,从而很难通过对话建立互信、增进感情。

另外,微信人际交流带给人们的只是十分碎片化、简单化的信息,如果长期浸淫其中,会让人们难再接受现实社会中相对复杂的,如调动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人际交流的表现形式,甚至在语言表达上也会出现困难。长此以往,便会形成社交障碍,而相应的障碍一旦形成,人也会愈加的依赖于虚拟社交,甚至陷入“微信成瘾”的状态不能自拔。如图3所示,0-5是依赖程度逐渐加重的过程,由程度“3”到“5”,超过半数的受访用户表示对微信有“依赖”或“非常依赖”的情感。

因此,当用户过度依赖“社会真空”中的人际交往,会使个人性格发生异化,自我日渐迷失,陷入虚拟的人际交流环境中不能自拔。

图3 如果用数字0-5表示对微信依赖程度依次加重,您对自己的评价是?

三、人际交流病态的加深:“相互认知”出现障碍

“相互认知”离不开人际传播,微信“朋友圈”作为人们进行“相互认知”的“场域”,通过对用户人际交流方式的呈现形成其自身的“朋友圈”文化。“朋友圈”功能之下的如“评论”“点赞”“转发”等服务,也使其成为承载“相互认知”的意义丰富的世界。然而“点赞”的愈发仪式化,微商的泛滥化及微信谣言的隐秘化日益充斥于“朋友圈”,阻碍微信用户进行“相互认知”。“朋友圈”内各成员间的传播无法顺利进行,信息也因不能够“投递”而最终成为“死信”。

(一)“点赞”的仪式化

媒介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造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的文化情境……”在微信“朋友圈”中,“点赞”这一符码本身成为了特定的媒介, 被附加了各种观念、情感和意义,进而形成特殊的媒介文化,使得在“朋友圈”社交情境中,使用者可以借助其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由此,“点赞”成为了“朋友圈”进行互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模式之一。在对“您常用微信‘朋友圈’中的下列功能(排序)?”这一问题的调查中,“点赞”居于首位。

但“点赞行为本身制造的文本,也就具有意义表达上的多重性,更为其矛盾、含混和谬误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当基于互动、沟通与交流的 “点赞”行为受到外界的干扰时,其作为“符码”的意义就会发生偏离,逐渐成为一种仪式。如图八所示,在被问到“您大多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来‘点赞’的呢?”这一问题时,“觉得内容确实好”所占比例虽高,但也有部分人是“出于和被点赞者的关系”“为了刷一下存在感”“无聊才会点”以及出于“习惯性”点赞;而对于关系较好的人,接近半数的人倾向于不看内容就随意性的点赞;甚至42.06%的人会在“看见有很多人为朋友圈发的某条状态点赞”而盲目的跟着点赞。可见,“点赞”已经变味,逐渐的仪式化。

不仅如此,在“朋友圈”这一“场域”中,一些用户一味的进行手指运动,简单粗暴的“点赞”,会使人感到一定的压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符号暴力”。86.92%的用户表示身边存在“点赞狂魔”,在这个程度上来说,“点赞”已变成了符号,其本身的象征性意义已经超越了实质含义。

短时间内的象征性交流与互动沟通并不会带来多大负面影响,但是若在长时期内重复此种行为,微信用户们就会倍感压力,“点赞”也会由最初的交流情感的“利器”变成情感交流的屏障,导致交流双方无法正常进行沟通与传播。如图四,从“偶尔”到“总是”是一个压力程度逐渐上升的过程,近40%的受访者认为“点赞”会给自己造成压力。

图4 “点赞”会让您产生人际交往的压力吗?

“点赞”这一看似简单随意的手指运动,其实暗含着人际间的交流与互动,如果作为符码本身的“点赞”已变得仪式化并形成一定的“符号暴力”的话,那么“点赞”就会由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演变为“朋友圈”人与人间进行“相互认知”的障碍。

(二)微商泛滥化

微商,是指依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的个人账号以“朋友圈”为营销范围而从事网络电子商务的人群。近年来,微商以其零门槛、投入小、风险低等优势迅速崛起,只要有一个微信账号,人人都可以在“朋友圈”做微商。而呈泛滥化的微商,过度刷屏、消费信任等行为已影响到“朋友圈”的正常交流。在阅读“朋友圈”消息之时,接近六成的人会选择屏蔽 “代购、营销”等的信息。

微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刷新“朋友圈”的消息,使其本身便成为信息复制的媒介,进行大量的复制文本的生产。泛滥的复制文本充斥于“朋友圈”,导致个体被迫进行无用的信息接受和再消费,这不仅没有达到推广微商品牌的目的,反而会引起用户不满,甚至导致用户“设置朋友圈权限”,以远离这些泛滥的消息,如此,人际间的交流通道就会彻底的被掐断。54.21%的人表示最不满意的就是微商经常性的刷屏。

不仅如此,微商在商品交换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埃尔特曼和泰勒在“社会穿透理论”认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你透露的越多,信任就越多,关系就更亲密。同时这是一种“社会交换”的过程,并指出人类传播就好像做生意一样,是一个交换的过程。微商通常以透露自己的个人生活信息获得买家的信任,以求达到“回报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并把“朋友圈”当成是其营销的舞台,利用“朋友圈”拉近与买家的距离,频繁发送产品的相关信息,以获取买家的信任。如图5所示,微商每天推送消息最多能达到八条。但微商推介自己代理的产品,个人页面却只见产品不见人,且纵观其发布的个人动态,涉及私密的个人信息并没有多少。

图5 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

无用信息的重复透露,不仅没有获得用户的信任,反而可能因为其过度营销破坏了社交氛围,导致“朋友圈”关系变味。14.95%的人表示,觉得“朋友圈”的感情变成了交易关系;18.69%的人会因为其微商身份而远离这些人。

一旦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熟人社交”或“轻熟人社交”关系而形成的商品交换网络变味,就等于是掐断了微商得以盈利的命脉,当然,泛滥的微商也会造成“朋友圈”“相互认知”通道被掐断。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