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6期

从网络语言发展探析互联网情绪的走向

范  明
2018年08月16日09:3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流行语既是个体抒发情感的直接工具,又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能宏观地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经验的变化及走向。网络语言作为当前社会突出的流行语代表,是观察互联网情绪的重要窗口。在互联网近20多年的普及过程中,网络语言从无到有,不断发生更迭,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早期的网络语言数量及使用人群有限,却充满温情暖意;中期的网络语言以无厘头式的戏谑和叛逆在海量信息中突出重围,吸引眼球;而如今,网络语言在狂欢游戏中搅动着群体情绪的喷发。整体来看,网络语言粗鄙化倾向加重,同时呈现出社会情绪不断高涨的过程。虚拟身份的建构始终是网络语言使用主体的关注对象,以中青年为主的使用者不断创造语言又重新赋义,折射出“一切皆娱乐”的后现代狂欢心理。

关键词:网络语言;流行语;互联网;情绪;走向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6-0071-05

语言不仅是思维表达的工具,信息传递的媒介,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语言既是社会文化、集体心理的直接反映,也随社会发展发生改变。美国学者布莱特(J.B.Pride)提出的“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理论”认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1]。其中,流行语对社会情绪的感知更为明显和突出。流行语是在社会、心理和语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时期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的词和短语[2]。相比语音、语法的稳定,词汇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较大,对社会现实的细微改变更加敏感。某个词、某种表达的使用具有偶然性,但在短时间内成为高频词汇并被广泛使用时,必然引发社会性,拥有社会文化、情绪、结构等内在驱动力。“流行语的使用就是这样一种有明显意图的修辞行为。甚至可以说,就是为了引发情绪和意志的共鸣,人们才故意避开正式的语词形式,选用变异了的流行语。没有流行语对日常语言的这种变异,情绪乃至意志是无法得以宣泄和强调[3]。”微观的流行语汇是个体情感抒发和情绪宣泄的直接工具,宏观的流行语现象反映整个社会经验生活的改变,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网络语言作为当代社会突出的流行语代表,是观察互联网社会情绪的重要窗口。

社会情绪不是个体情绪的叠加,而是一定社会环境下某一群体或某些群体或社会多数人所共享的情绪体验[4]。互联网为媒介使用者提供了史无前例的群体互动环境。从早期的聊天室、BBS、QQ、论坛、博客到人人网、开心网、贴吧乃至时下最流行的微博、微信,这些社会化媒体是网络语言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场所。个人和群体之间通过浏览、点评、回复、转发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充分互动和信息交流。在此过程中,网民个体情绪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传播效果跟社会情绪发生共振,通过外在的情感表达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语言浪潮。有学者从微观入手,对网络流行语中特定词汇进行分析,开始关注当前社会情绪或心态特征,但很少从时间跨度上来观察流行语变化及对社会情绪的影响。互联网在我国普及的20多年来,伴随经济增长和改革的持续进行,社会生活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网络语言已经多次更迭换新,曾经红极一时的语汇很多早已淡出人们视线,新的语言又层出不穷,其背后诉诸的情感需求也在相应变化,回顾网络语言的发展可以更为宏观地掌握社会生活经验的变化,更好把握社会情绪的脉搏。

一、“俏皮温和”的早期互联网语言

互联网社区是网络语言的发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建立的曙光BBS站,当时仅为了满足少数群体的信息交流功能,用户多为教育科研、专业技术人员及海外留学生。伴随互联网的推广,上网用户从1997的62万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980万[5],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社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初具影响力。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被称作门户网站,是人们上网必经的第一道门,人们从这里开始探索未知的外面世界,了解新闻,获取知识。这些门户网站都建有自己的论坛和聊天室,是人们点击鼠标外更加主动地参与互联网的直接体验。同时期发展起来的还有QQ交友工具、西祠胡同、天涯论坛、强国论坛等知名社区,人们开始在互联网中以匿名的方式进行聊天、发表看法。网络用户逐步扩展到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敏感好奇,接受力强,形成以表情符号、字母、数字、缩略词等为特点的时髦话,从此网络语言开始活跃。“青蛙”“ 恐龙”“美眉” “GG(哥哥)” “MM(妹妹)”是年轻用户群对彼此外貌身份的描写,9494(就是)、520(我爱你)、886(再见)等简洁数字传递更丰富的意义,LOL(大笑)、me 2(我也是)、CU(再见)、THX/3Q(谢谢)、I服了you、学习ing等字母、数字、汉字的混合使用更体现当时网民的文化素养。网络文学的兴起也创造不少新的词汇,人们期待虚拟世界里能遇到下一个“轻舞飞扬”,《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痞子体成为爱情宣言的象征。总体来看,这个时期我国互联网刚刚起步,还不成熟,计算机尚未普及,能够接触网络的群体仍然有限。人们需要依赖网吧、调制解调器、不菲的台式电脑、昂贵的上网资费等资源才可以接触互联网。“上网”依然是件需要特别费力才可以去做的事情。尽管网络语言开始形成并且活跃,但数量极其有限,影响力仅局限于少数青年群体中。彰显活泼、独特、时髦的年轻人心态是此时网民用语的主流情绪。

在新千年到来之时,综合性大型网络社区和专门领域的小群体社群开始兴起。2002年eBay易趣联盟并很快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交易社区,2003年百度贴吧、淘宝问世,以文学和影评乐评为主的豆瓣网创立于2005年,MySpace和猫扑等网站也在同一时期内流行起来。网络用户群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更多地弥补了生活中的信息匮乏并满足情感交流的需要。熟悉的造词方式依然持续,聚餐叫“FB(腐败)”,肺炎是“FD”,变态是“BT”,歌迷叫“Fans/粉丝”。卖萌、搞笑的网络语言也开始萌芽,我变成“偶”,什么变成“虾米”,“稀饭”是喜欢,好叫作“弓虽”,不喜欢是“吐”,东西变成“东东”。这个时候的网络语言还是温和、诙谐和幽默的。“晕”“衰”“倒”“汗”被新的用法和含义替代,“顶”“灌水”“沙发”“帖子”“斑竹”“大虾”“菜鸟”等网络独特词语开始产生。“百度一下”被创造出来,人们慢慢接受名词“百度”当动作使用。“博客”登上了2005年新浪调查的网络流行语。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当时依然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很多来自传统媒体的词汇,经过互联网传播后在网民新新人类中得以进一步扩散。2001年借雪村的流行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翠花,上酸菜!”火遍全国;电影台词如《手机》里的“做人要厚道”、《无间道》里的“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络时髦语;《超级女声》的走红使“PK”“海选”“选秀”变成大众口头禅。在广泛匿名的状态下,隔着冷酷的屏幕,网民带着极大热情和好奇跟陌生人组成的好友们聊天,想知道对方是“青蛙”“恐龙”还是“轻舞飞扬”,对自己的定位是“偶”“稀饭”“东东”的撒娇卖萌形象。互联网里有“菜鸟”也有“大虾”,但只要能在“帖子”里抢到“沙发”或者成为“斑竹”就是很“弓虽”的身份象征。

截止2004年,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最高,低收入者仍是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体[6]。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来看,这些低收入者多是还未迈出校门的学生群体,所以也使得网络用语稚化、个性化倾向明显。在匿名化机制中实现情感交流和自我满足是当时网络的主流情绪,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生命,探头探脑充满好奇又带着丝丝惶恐,在互联网情绪中留下稚嫩但又个性的印记。总的来说,尽管互联网基础设施较十年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个时期限于网络用户数量、使用范围、网民特征等条件制约,网络语言还只是网络使用的非显著特征,是年轻人追求新奇、个性表达的方式,网络语言温和、礼貌,充满试探、好奇、善意、幽默等情绪色彩。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