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6期

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的民族意识探究

陈俞成,马宁宇
2018年08月16日09:4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新时代以来,国产主旋律电影题材的影片继承了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一系列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主旋律类型电影的成功不仅出于中国主旋律类型电影的发展成熟,而且源于迎合了中国电影受众不断崛起的民族意识。从《湄公河行动》《战狼2》到2018年春节档期上映的《红海行动》。这些电影的成功巧妙的通过电影场面调度和电影情节设置,满足中国观众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本文通过分析主旋律类型电影在民族意识传播方式,探析市场观众民族意识对于电影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民族意识市场;国家品牌形象;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6-0111-02

一、主旋律电影的兴起

“主旋律”文艺是指以倡导主流价值观、发挥文艺意识形态功能为目的的艺术文化作品。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市场体制下,以战争类型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获得十分可观的成绩。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上映电影《战狼》获票房5.5亿元人民币,到2016年上映春节档电影《湄公河行动》票房11.84亿人民币,2017年上映电影《战狼2》票房56.8亿元人民币,2018年春节档电影《红海行动》则至2018年3月10日票房达32.58亿元人民币。排除因档期、排片等诸多现实变量因素,根据票房统计数据可以分析出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在近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受众认可度,并且正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所获得的成功首先是由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巨大发展,无论是在资本运作、资源配置、剧本编写、导演场面调度,拍摄特技等多方面的表现,我国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产业均获得长足进步,达到了新时代影视创作的高标准、新要求,为以后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奠定了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这类影片所呈现和传递出的是一种大国情怀、大国自信、工匠精神。

结合早期的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分析,例如影片《地道战》《我的战争》进行比较,近年来出现的主旋律战争电影首先将电影地域环境的设置进行改变,从传统的国内搬至较为少见的境外。其次在影片中不断融入其他商业类型电影元素,赋予了影片更多的可观性、趣味性。

二、受众的民族意识崛起

而电影作为观演关系交互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一部优秀电影的成功不仅仅只是将其作为主创团队的成功来看待,而应结合时代环境和受众群体,因为受众是传播的关键,作为影视发展和繁荣的因素之一就是抓住受众的需求,赢得受众的接受和认可,这样才能获得口碑效益双丰收。因此,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的成功不应脱离影视传播的大环境来单独讨论,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进行研究。

新时代以来,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国家的整体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了新容貌,伴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强盛,国家实力的高度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需要通过艺术形式在其中得到满足和宣泄。近年来的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则很好的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认同。

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之所以能够收到受众的热捧,结合观众心理学我认为是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高度崛起。电影艺术除了作为艺术形式所必备的娱乐功能外,也需要满足受众的各项不同心理需求。电影《战狼》、《战狼2》表现了我国军事力量体现与境外雇佣军事组织对抗,《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则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无论是虚构还是真实事件改编,从剧情设置上看,都是通过设置军事冲突以表现矛盾对抗从而推动电影剧情发展。在塑造反派角色群体时,则大多通过以攻击国家群体象征从而刺激受众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结合历史分析,自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我国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均处于一个高度压抑下的抵抗状态。随着社会历史进程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水平则为受众观影时存在的民族意识崛起提供了物质现实基础。所以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的兴起不应仅作为电影市场的类型电影繁荣而孤立看待,而是应该作为一种源于社会历史发展水平下的文化现象来进行探究。在大环境下,主旋律战争类型电影的成功在实质上是填充受众民族意识的崛起而形成的民族意识市场需求。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