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11期

注意力模式视域下的网络短视频平台运营策略【2】

——以抖音APP为例

黄霁风,陈丹丹,张琰
2019年01月15日09:49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降低技术门槛以获得更多注意力

抖音短视频操作简单,摆脱了专业视频剪辑的繁琐,将所有流程浓缩成简单几步,并配有多种美化滤镜、动态效果贴纸,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创作诉求。用户选取合适的音乐进行拍摄,运用剪辑模板一键合成,稍加文字便可发布,收取点赞和评论进行互动。因此抖音提供了一个门槛非常低的短视频平台,没有专业知识的业余人士也可以创作并发布短视频。由于注意力模式聚焦于注意力的获得,缺乏对信息品质的关注,低门槛的要求符合注意力模式的策略:潜在的受众不会由于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过高而流失,甚至会从其他高门槛平台沉降汇聚在抖音。拒绝“技术流”的抖音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低门槛的操作吸引不同人群的注意,人性化操作释放普通民众创造力。标签挑战激发用户好奇心理,创作者自行编辑,或者改编再创作,形成抖音标签发布,形成话题挑战,极易引起模仿热潮,例如“西瓜妹”以眼镜、西瓜扇的形象一跃为抖音红人,以娇羞模样配合音乐节奏,引来诸多关注。被这一热点吸引来的观众因低门槛而激发尝试心理,注意力由此从潜在资源转化为实质资源,潜在用户转化为实质用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利用议程设置增强用户粘性

以注意力模式视角看来,用户粘性的本质可以被理解为长期地、持续地保有用户注意力资源,抖音在保持注意力资源的时候利用了议程设置方法。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能在认知层面安排受众的接收信息,促使受众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进而影响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接受程度[15]。议程设置研究通常根据麦库姆斯(McCombs)与肖(Shaw)[16]的模式而聚焦于新闻媒体内容对公众的重要性。科恩(Cohen)提出大众媒体也许不能告诉人们怎么想,但是能成功地告诉读者想什么[17],麦库姆斯与肖以此为基础提出新闻也许不能改变人们对议题的观点,但是影响了人们去思考哪个议题。议程设置在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方面作用非常明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该理论成果已从政治领域扩展到了非政治领域[18]。抖音根据历史浏览、时间停留、搜索频率等数据记录,将众多领域垂直细分,进行较为精准的用户定位,并进行个性化推荐。不同于“美拍”等视频应用配有搜索项、视频分类等功能,抖音使用沉浸式视频分享,用户打开软件直接下拉刷新、全屏页面播放视频,因而观众所看到的视频顺序(议程)是基于其喜好设置的。用户无需进行视频选择,最大程度节约用户时间,满足碎片化浏览需求。实际上,信息以“一对一”的方式直接切入,人们对有用性的需求更加强烈,也更容易产生兴趣深度,满足用户要求的内容更加受欢迎[19]。抖音通过一系列从受众角度出发的机制设计,满足了受众对短视频消费的心理需求,以获得受众的认可。

另一方面,抖音平台的广告植入也体现了议程设置策略。广告植入是将产品或者其品牌视觉符号融入场景中,迫使受众被动接受,达到营销目的[10]。广告是短视频应用主要商业收入之一,但是唐突、高频的广告植入容易流失用户。抖音通过合理广告频率、对广告进行故事性修饰以提高广告可看性、弱化广告植入痕迹,并且达到消除用户抵制心理、留住用户和注意力资源的目的。

(四)巧设社交文化圈,形成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在社会权力关系背景下,区别于社会主流群体,拥有特殊行为方式的一群人或者一种有别于他人的特殊的生活方式[20]。亚文化会形成其参照群体,即在与他人群体对比之后得出的自我社会认知,将他人选择作为自我判断参考[21]。所谓“抖音亚文化”,即抖音用户根据热门话题自发形成的口号、组织、身份等,在视频内部进行自发式交流和病毒式传播。这些用户具有相对一致的审美、认知和认同,并且对此群体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形成更强、更能吸引力的呼声。此前,“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河妖用大招,二楼弯下腰”“嘀,嘀嘀”等抖音暗号席卷整个抖音圈;“过山车组织”“赤赤大军组织”“胡家军的组织”等会使用相同的头像,相似的口吻,利用互碾的语言攻势将评论区变成吸引注意力的重要场所,用户会参照他人标准,自觉进行分组,达到一定的集体认同。抖音通过设立社交文化圈和亚文化参照群体,将其文化变成“交流通行证”。当双方都懂得一定的“抖音文化”时,容易在共通的交流空间中达成文化一致;如一方有交流障碍,便容易在情绪驱动下融入其中,迅速被抖音文化占领,高强互动铸就社交本质。此外,抖音会进行深层社会属性的渗透,将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与其绑定,引起点赞和转发,不同平台内容互通,推动二次传播,以获取更大范围的注意力资源。

二、注意力导向策略的缺陷

注意力资源是一种有限资源,一部分的得到意味着另一部分的缺失。抖音为吸引受众关注,对画面、文字等进行渲染与夸张,收获了大批用户。但是注意力模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对内容和受众体验的忽视,这一缺陷也体现在了抖音品台上。对于一个短视频平台来说,仅依靠吸引眼球获取流量、积攒人气并非持久之道,还会在社会效益上出现缺失。

(一)为追求注意力效应而忽略内容质量

由于抖音门槛过低,创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高点赞量视频并非制作精良,甚者可能是低级趣味。部分创作者为求吸睛,无下限迎合低级趣味,忽略内容质量,成为单纯的噱头和感官刺激。这类视频往往脱离了受众导向而成为过度的注意力吸引导向,虽然能短暂激发受众的猎奇心理,但是其过度夸大的包装往往使得视频内容名不符实,因此实际上是无法持续满足受众的需求的。因此抖音以内容为代价换取短暂的注意力资源,对于保持注意力实际上是不利的,会丢失了追求精品的受众群体。更重要的事,一味强调注意力吸引而忽视了对内容质量和价值导向的把控,会使得抖音的无法正确地进行价值传播和舆论引导,其社会效益大大降低。

加强视频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是根本之策,除了扶持大量专业技术团体,还应该细心发现、深度挖掘具有价值的内容[19]。应从源头对低俗视频进行管控,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严格审核筛选视频,牢牢把控监督主权,在人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开发技术性应用,加大排查力度,同时,配有举报反馈机制,使用户成为监督网络环境的主力军,对举报过多的视频实施核实、查明、封号等处罚举措,遏制低俗视频的散布;鼓励用户推陈出新,对弘扬社会正气的趣味视频,给予奖励;低俗内容现在被列互联网有害信息范畴,相关监管部门应进行有序的协调合作,制定系列监管手段,保证网络环境的稳定健康发展[13]。

(二)社会价值导向缺失

由于注意力模式并不区分“正面的”和“负面的”注意力,导致一些媒体认为负面注意力也好过没有注意力,新闻界有句俗语“坏新闻好过没新闻”,各类媒体为了制造营销点,假新闻、软广告、新闻策划、炒作事件也成了不可避免的副产品[1]。这一思维在抖音中的体现就是有些视频为了吸引注意力,靠恶趣味来满足观众寻求刺激、猎奇的心理。例如“在他人洗头时,疯狂倒入洗发水,让其如何也洗不干净”“饮用非常规食物”“穿着暴露的主播在地铁上大跳热舞”等。创作者以过度夸张的表演,过分渲染的视频内容获取受众注意力。这些靠恶趣味搏出位的视频会带来负面的社会效益,对于正面的社会价值传播具有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相较于烧脑、学习类视频资源,“社会正义类”“俊男靓女类”“打击不文明类”等视频更能获取注意力资源。“社会正义类”视频即弘扬惩恶扬善的行为,评论区大多是点赞、拍手叫好等;“俊男靓女类”视频主要迎合当下的审美口味,拍摄长相优质、穿着时尚的男女,评论区赞美、贬低相伴;“打击不文明类”视频即对社会不文明现象进行拍摄,大多数发布者没有给被拍者打码,透露隐私信息。这几类视频迎合观众窥视欲,吸睛能力强势,一经发布便能收获大批量注意力。引发众人评论,大众媒介对注意力关注只是一时的,所需要的影响也只是时空定格的[1],将受众注意力吸引过来后,便不考虑意义与影响,交给受众自行解决。由于这些这类视频褒贬明显,用户无需进行过多的价值衡量与思考,因而往往形成一种宣泄和狂欢。同时,由于受众的媒介素养高低不一,媒体引导的缺席会导致社会价值观产生割裂和对立,也有可能激发仇富等偏激心理。因而社会意识在一些短视频中遭到一部分呼声绑架,在抖音平台中形成了一个小的拟态现实,甚至使得其他呼声(例如理性分析、反对舆论绑架的主张)因沉默的螺旋效应被消音。此外,“随手拍”忽视了个人隐私的保护,未打码行为看似招揽了人气,实则暴露了一定的隐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冲击下,大众的媒介素养要求从只需理解到合理利用,社会对大众的媒介素养要求不断提升,与之相匹配的平台也应该担起此责任。抖音应对视频来源进行严格审查,对视频创作者进行账号保护,鼓励相关法制部门注册账号进行宣传,重视社会效益的衔接和社会文化的传递,防止不正确价值观的泛滥。另外,视频发布者应该取得被拍摄者同意进行视频发布,对于不方便征求的视频应该对人物进行打码,以免隐私泄露,在保证主观性同意和客观性防护的基础之上传递正确理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