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12期

后真相时代下机构媒体应对策略研究【2】

谢婷婷,周丽
2019年01月15日10:12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二、反转新闻:消解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机构媒体如何回应?

某些自媒体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并不以事实真相为重,也不重视对新闻事件的跟踪报道,从而减少了对新闻事件的论证过程。反而在撰写新闻内容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制造各种新闻噱头,截取事件本源的部分片段进行夸大,选取最具吸引力的部分进行传播,这无疑会造成新闻的“失实”。“后真相”其实是社会分化和社会焦虑下的产物,每当出现医患、师生和警民矛盾等事件时,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其实不完全是就事论事,而是基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迁移”于此,进行简单的情绪宣泄,从对事实的争论转变为情感的困斗[4]。不仅如此,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不再对新闻所报道及转载的事件进行检验,而是为了蹭热点简单转发,从而吸引受众注意,这实则是媒体和个人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在“安医生自杀事件”中,由于众多媒体和个人抛弃自身所固有的社会责任感,肆无忌惮对污蔑当事人的文章进行转载,给安医生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致使安医生一步步走向绝路。

在遇到类似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机构媒体不能仅仅在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进行报道,毕竟对新闻的调查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面对某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新闻时,机构媒体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给出调查结果,但是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交软件和资源优势发布文章,呼吁广大受众切勿跟风,要等待调查中的事实真相。

在重庆大巴坠江事件中,一开始大家都在纷纷指责女司机,认为是她逆行导致公交坠江,导致10余人遇难。在真相还没有完全弄懂期间,《人民日报》通过微博平台发布文章:呼吁大家要坚持等待事实真相的水落石出,避免谣言再次撞车,号召大家期待奇迹,起到了安抚民心的作用。与此同时,《人民日报》也一直坚持对真相的搜寻,很好的引导了公众的情绪,从而也很好的避免了公众对真相的揣测,造成大家的恐慌情绪。最后在事实清楚之后,《人民日报》还发文告诫公众在今后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做。此举做法既稳定了公众的情绪,同时也给予受众遇到问题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公众间的距离。

不仅如此,机构媒体在信息发布之后也很注重受众对信息的反向传达环节。正是因为机构媒体高度关注受众心理,保持与受众的紧密感,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感,让广大公众跟随机构媒体一起挖掘事实的真相。

三、后真相时代:机构媒体如何应对虚假新闻?

如何有效地对虚假新闻进行回应:在“后真相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去引导受众泛滥的情感,从而更好的契合大众对信息的接受度。“传统媒体作为肩负公共服务大任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在目前信息混乱、失控的状况下,应该挺身而出,超越客观的事实报道,而重拾起新闻的立场与担当。”[5]

社交媒体的进步推动了公众新闻的发展,促使我们进入人人都可以制作新闻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制作新闻,并不意味每条新闻都具有传播价值,也不代表每条新闻都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媒体或个人为了蹭热点、获取点击率和博取关注度,会恶意造谣来引发大众关注,这实则是有损大众的利益,从而不利于社会有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会引起社会骚动。在这个关键时刻,就需要机构媒体扮演发布权威信息的角色。在此次“重庆公交车坠江”这一新闻事件中,《人民日》报作为机构媒体的中坚力量,在稳定社会情绪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面临突发事件时首先要安抚好大众的情绪,切忌跟风报道,这有失机构媒体的本质。

四、结语

“后真相时代下”的新闻事实在经过多次修改后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同时广大受众更多时候是让情感和立场替代新闻事实。这导致更多的新闻媒体为了谋求关注度和个人利益,抛弃自身能够更好地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的理念和原则,转而去制造和传播能够煽动广大受众情绪“燃点”的新闻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权威的机构媒体,应当做好表率,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信息的有序传播。

参考文献:

[1]於红梅,潘忠党.近眺异邦:批判地审视西方关于“后真相”的学术话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8):5-24+126.

[2]李彪,喻国明.“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8(2):103-112+121+153.

[3]李畅,黄颜颜.后真相时代舆论内涵解读[J].新闻界,2018(9):88-93.

[4]李彪.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J].新闻记者,2018(5):28-34.

[5]彭增军.后真相时代新闻的立场与担当[J].新闻记者,2018(5):23-27.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