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

国内经济学领域对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研究

——基于经济学CSSCI期刊的知识图谱考察

翟旭瑾
2019年01月17日11:17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 当前,针对经济学CSSCI期刊中涉及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综述研究尚无;了解经济学期刊中对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可以全面把握传媒经济学和整个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前沿、使理论更好地交叉融合。本文基于三本顶级经济学CSSCI期刊,考察其刊载的涉及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论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符合检索条件的全部论文(1955-2017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论文经济学专业特色显著,偏重经济理论,兼顾宏观、微观经济领域,而且更为青睐互联网、舆论等传媒领域,并且是在关系视阈考察和强调传媒的应用价值,呈现出历史感与现代感并存的特点。

[关键词] 新闻传播及传媒;经济学;CSSCI期刊;Citespace;知识图谱

当前,针对经济学CSSCI期刊中涉及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综述研究尚无。而传媒经济学这一二级学科虽在学科建制上隶属新闻传播学,却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新闻传播学人,也应了解经济学期刊中对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从而全面把握传媒经济学和整个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前沿,并进而更好地在未来进行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两领域理论的交叉融合,更好地实现问题导向的学术研究工作,跳出学科分工这一“不得已的妥协”所带来的认知局限。

而经济学CSSCI期刊中对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论文,是更具有经济学学理的研究成果;从学科属性来看,是对传媒经济领域问题进行回应和解决的另一重要路径来源。

新闻传播学学科对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各类综述研究数量颇丰,且具有较强价值;其中还包括对传媒经济问题的专门综述研究。以《国际新闻界》为代表的很多期刊,近年来在当年第一期都会开辟专门话题栏目,对前一年度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例如陈辉和刘海龙的《2017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参考文献与注释:

陈辉、刘海龙:《2017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期。]方惠和刘海龙的《2017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方惠、刘海龙:《2017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1期。]陈力丹和陈辉的《2016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陈力丹、陈辉:《2016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期。]苏涛和彭兰的《多元化、精细化与范式创新:2016年新媒体研究的特点与进路》、[苏涛、彭兰:《多元化、精细化与范式创新:2016年新媒体研究的特点与进路》,《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期。]陈力丹等的《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陈力丹、陈辉、朱至刚:《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期。]而对传媒经济问题的专门综述研究主要包括:喻国明和何睿的《重压之下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主题:2013年传媒经济研究文献综述》、[喻国明、何睿:《重压之下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主题:2013年传媒经济研究文献综述》,《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期。] 喻国明和胡杨涓的《互联网逻辑下传媒经济研究的探索与困顿——2014年中国传媒经济研究文献综述》、[喻国明、胡杨涓:《互联网逻辑下传媒经济研究的探索与困顿——2014年中国传媒经济研究文献综述》,《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喻国明和潘佳宝的《“互联网+”环境下中国传媒经济的涅槃与重生——2015年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主题与焦点》、[喻国明、潘佳宝:《“互联网+”环境下中国传媒经济的涅槃与重生——2015年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主题与焦点》,《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期。]吴信训和储靖伦的《2004—2016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上)》[吴信训、储靖伦:《2004—2016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上)》,《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期。]和《2004—2016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下)》[吴信训、储靖伦:《2004—2016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下)》,《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2期。]、赵睿和喻国明的《技术驱动下传媒经济研究的转向与进路——2016年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热点、框架与逻辑演进》[? 赵睿、喻国明:《技术驱动下传媒经济研究的转向与进路——2016年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热点、框架与逻辑演进》,《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期。]等等,均对当年度的传媒经济问题研究进行过系统梳理。

但目前针对经济学CSSCI期刊中“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综述研究尚无。这在学科谱系上是不完整的。经济学CSSCI期刊中对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论文具有经济学学理,是对新闻传播问题/传媒问题进行回应和解决的另一重要路径;经济学领域学者若能更多地关注新闻传播问题/传媒问题,或与新闻传播学领域学者加强研究合作,会同时有助于经济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因此对经济学领域学者的研究所进行的观照,对于研究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期刊筛选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导航中“经济与管理科学”门类下框选“核心期刊”一项,进行期刊检索,并分别用“按综合影响因子排序”、“按复合影响因子排序”和“按被引次数排序”的降序排序,分别筛选出排名前五的期刊,并从中去除偏重管理学研究的期刊。最终确定了《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和《中国工业经济》这三本偏重经济学研究的期刊。这三本期刊均为CSSCI期刊,而且是综合考量后,排名最为靠前的三本经济学CSSCI期刊。

笔者在数据检索过程中,不限时间区间,以这三本期刊收录在中国知网的全部论文为研究范围,分别以与传媒相关的一些关键词为“主题”,对这三本期刊的全部论文进行检索。在选择“主题词”时,笔者以新闻传播领域主要研究对象的名称作为主题词,并结合前期对这三本期刊在内的经济学期刊的了解,同时将专业名词使用的差异和经济学期刊关注问题的偏好等都考虑在内。最终,确定了以下26个主题词:“新闻”、“传播”、“编辑”、“出版”、“信息网络”、“广告”、“公共关系”、“摄影”、“传媒”、“媒体”、“媒介”、“音频”、“视频”、“报纸”(“报业”)、“期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影视”、“互联网”、“社交媒体”、“新媒体”、“舆论”、“文化产业”。上述主题词,具有代表性,基本概括了新闻传播及传媒领域最为经典和重要的研究对象。

二、期刊发文情况

笔者从检索结果中去除重复论文和通知、评奖、征文、招聘启事等普通文章,最终,这三本期刊共刊载453篇符合条件的相关论文。其中,《经济研究》期刊共刊载了303篇相关论文,《经济学(季刊)》共刊载了20篇相关论文,《中国工业经济》共刊载了130篇相关论文。

符合检索条件的论文,其发表时间跨度为1955-2017年,时间段较长。其中,刊载时间最早的是刊载于《经济研究》1955年第一期的四篇论文《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基本经济法则问题》、《关于经济法则的几个问题的的答覆》、《目前争论的主要分歧在那里》(原文题目即为“那里”)、《苏联经济学界关于部门经济学对象问题的讨论》。[? 骆耕漠:《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基本经济法则问题》,《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王学文:《关于经济法则的几个问题的的答覆》,《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苏星:《目前争论的主要分歧在那里》,《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孙耀君、白铁民:《苏联经济学界关于部门经济学对象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此后,除1967-1977年以外,每年都刊载了一定数量的相关论文,刊载数量总体呈现出走高的趋势,年度之间存在波动,尤以2014年刊载数量最多,占总量的5.3%。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本文的研究问题和重点,是考察经济学CSSCI期刊中以新闻传播、传媒为研究对象或涉及此类内容的论文,主要进行了哪些问题、现象的探索,换言之,即考察经济学对于传媒经济问题的研究情况。所以,根据本文的研究问题,笔者采用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中科学知识图谱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上述被筛选出的论文进行高频度关键词的共词分析,从而展示经济学CSSCI期刊中对传媒问题进行研究的热点和现状以及热点之间的关系。

由陈超美博士于2004年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是目前进行知识图谱研究较为成熟和普遍使用的技术工具。Citespace软件可以分析科学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可视化地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具体分布情况,所得的可视化图形即“科学知识图谱”。由于被检索出的所有论文都是分别含有一个或多个主题词的,所以当对这些论文进行共词分析时,在数据分析结果中,就会带有某些共性特点。但这些主题词检索,只是框定了被考察论文的研究范围,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文的研究问题,并不涉及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因此,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并不会受到过多所选主题词的限制。

在数据处理时,笔者使用的软件版本为Citespace5.1.R5 SE。由于被筛选出的论文的时间跨度为1955-2017年,所以笔者在设置参数时,也将时间范围设定为1955-2017年,并以“一年”为单位确定年限切片(Years per Slice),即每一年为一个时间分区;在项目来源(Term Source)中框选“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附加关键词”(Keywords Plus),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框选“关键词”(Keyword),将链接强度(Links Strength)设定为夹角余弦距离(Cosine),将链接范围 (Links Scope)设定为Within Slices,以Top N为分析对象筛选标准(Selection Criteria),选择修剪网络(Pruning sliced networks)。在可视化处理时,选择Cluster View-Static和Show Merged Networks。

导入数据并进行可视化(visualize)处理后,得到以下结果。根据Citespace的规则,可视化图的颜色呈现由冷色过渡到暖色表示时间依次由远及近。

四、结论与讨论

剔除无关的词汇,在共词图谱中,共现次数(count)和中心度(centrality)排名最为靠前的关键词为“《经济研究》”、“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学界”、“经济管理出版社”、“现代化建设”、“社会劳动”、“经济体制改革”、 “再生产过程”、“互联网”等。上述关键词主要可以分为专业名词、机构名称这两个类别,由于篇幅的限制和研究问题的限定,笔者暂不对机构名称进行探讨。

这些专业名词从时间维度来看,共现次数(count)较多的,初现时间也相对较早,排名前十位的关键词中,最晚初现的是“互联网”(2002年);但初现时间并不是决定共现次数(count)的首要因素,排名前十位的关键词并非按时间顺序排列。同时,关键词的共现次数(count)和中心度(centrality)也呈现出较强的趋同性。共现次数(count)和中心度(centrality)较高的关键词,在时间维度上普遍具有延续性,多是从初现之后持续出现,一直受到较多关注。但其中也有例外,“现代化建设”在共词图谱中,只有冷色段(绿色为主)圆圈,不同于其他被提到次数较多的名词,可见其只在特定时期出现,虽然被提到次数较多,但在随后并未受到过多关注。具体描述,“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学界”、“现代化建设”、“社会劳动”、“经济体制改革”、 “再生产过程”、“互联网”这几个关键词各自的共词图谱共现次数(count)通过上图呈现,中心度(centrality)数值、初现时间和共现峰值的时间(The History of Appearance)通过下表可以得到清晰呈现。

对比新闻传播学期刊的论文,上述“经济与管理科学”门类的期刊刊载的涉及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相关论文,在具体研究思路、研究问题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学专业特色显著

如前所述,笔者进行期刊筛选时,选择了《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和《中国工业经济》这三本偏重经济学研究的期刊。从数据处理结果来看,也充分展现了经济学的特色。如前所述,排名最为靠前的关键词,除“互联网”以外,均为经济学领域学界、业界的常用词汇。在共词图谱中,经济领域中的宏观、微观名词频频出现,诸如“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学界”、 “经济体制改革”、 “基本经济规律”、“经济发展水平”、 “国有企业”、“土地所有制”、“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工业经济”、“所有制改革”、 “经济增长”等名词频频出现且排名靠前。这显示出期刊、学者对宏观、微观经济领域的关注。此外, “社会劳动”、“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生产价格”、“商品货币关系”、“均衡理论”等具有较强理论性的经济学理论中的专业名词,出现频率同样较高,在全部结果中排名较靠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著作”这两项也出现在列表中。这反映出期刊、学者对经济理论的探索和重视,也概括了这三本期刊关注的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经济学学者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仅关注“互联网”与舆论等传媒领域且仅在关系视阈考察

在检索结果中,与新闻传播、传媒相关的研究,也仅关注少数研究对象。在共词图谱中,与新闻传播、传媒领域相关且出现频率相对较高、排名相对较靠前的名词为“互联网” (5次)、“社会舆论”(2次)、“舆论工具”(2次)、“出版发行”(2次)、“媒体关注” (2次)。如前所言,“新闻”、“传播”、“编辑”等26个主题词对《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和《中国工业经济》这三本期刊进行检索。这些主题词较为全面地覆盖了新闻传播学科、传媒领域的研究对象。而且,这些主题词也是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较多关注的议题。然而,即使是在用上述主题词较为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框定入选论文范围(即数据分析对象)的情况下,所得结果中,关注新闻传播、传媒领域问题的论文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这些论文只关注传媒领域中少数研究对象,如互联网、舆论、出版发行,以及只是笼统提到而非直接进行研究的“媒体关注”。以下为具体分析:

1.“互联网”与舆论及其相关领域更受青睐

“互联网”、“社会舆论”(“舆论工具”)、“出版发行”,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体系中,分别属于互联网、舆论、出版等具体研究领域。这四项的出现频率相对更高、排名相对更靠前,而其他名词(研究对象)相较而言则鲜有受到关注。从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社会舆论”(“舆论工具”)、“出版发行”及其所代表的舆论、出版、互联网等具体研究领域具有较低的学术门槛和较高的学科宽容度,属于多学科关注的跨界学术领域。这是其更受青睐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舆论、出版等研究领域又是当下热门研究领域,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热度,在社会上也拥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也是促使学界青睐研究的原因之一。

2.在关系视阈考察,强调应用价值

除了依靠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笔者也对《经济研究》2016年度的全部论文进行了人工筛选,试图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结论。笔者发现诸如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元、VR虚拟现实是较多涉及的研究领域。例如,2016年第5期刊载的《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第9期刊载的《互联网、信息元与屏幕化市场——现代网络经济理论模型和应用》;第11期刊载的《国泰君安VR虚拟现实开发与实训应用中心》。但所刊载的论文多偏重于当下实践应用,这些新事物本身也并非新闻传播学所独有关注的问题,本身即具有跨学科性和较大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力,是信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交叉研究领域。而对报刊和广播电视等传媒类别或媒体组织的研究,则在2016年度的该期刊中尚无。此外,所刊载的对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元、VR虚拟现实等研究,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学专业特色,并多在关系视阈考察,多关注其应用价值,鲜有关注传媒(媒介、媒体)本身。其中,第5期刊载的《媒体关注、报道情绪与政府“三公”预算抑制》是该期刊所刊载论文中为数不多的偏重以传媒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该论文以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中的媒体报道作为变量,研究媒体关注、报道情绪对中央部门"三公"预算编制的影响。但该论文仍具有交叉学科、交叉领域的特色,仍是在关系视阈考察,且存在较强的对应用价值的关注,并不关注其作为传媒本身的特色和内在原理。而对比新闻传播学期刊的论文,也有大量对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元、VR虚拟现实等的研究,但更多是从其本身出发,探究其作为媒介的技术原理、经营管理或是在报道、舆论导向方面的功能。

3. 关注度偏低的原因

关于关注度偏低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传媒经济学虽作为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但在我国官方的学科划分上隶属于新闻传播学,因而自然受到较多新闻传播学学者的关注,新闻传播学学者对于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更具责任感和学科使命感。而经济学的学者则相对缺乏这种感受,不会对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研究对象加以特殊对待,更多地还是从经济体、经济现象的角度来审视。

其次,对传媒作为市场中特殊经营主体的研究结论,多来自于新闻学、传播学等二级学科学者的研究,经济学的学者并不过多关注这些特殊性,而传媒作为市场中经营主体的特殊性,也并不属于经济现象。所以经济学学者普遍在研究时也不会特意区隔传媒主体和其它经营主体,更不会格外投入精力和研究兴趣在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方面。

(三)历史感与现代感并存

从共词图谱中可以发现,很多论文内容呈现出较强的历史感,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表达特色。在当下的热点学术词汇之外,“资产阶级法权”、“计划调节”、“‘双百’方针”、“资产阶级经济学”、“修正错误”、“阶级对抗”、“继续革命”在数据结果中频率较高、排名较为靠前,这些名词均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表达特色。这些名词出现的时期也分别对应特定历史时期。正如前文提到的,符合检索条件的论文,其发表时间跨度为1955-2017年,从这些名词中,也可以感受到语言表达、关注现象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一些名词,已经渐渐退出学术场域,不再被提及,而其所指的许多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也慢慢不再为学者、期刊所关注。

五、结语与研究不足

通过对经济学CSSCI期刊中涉及新闻传播及传媒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研究,笔者了解了传媒经济学在经济学学科谱系中的地位和研究成果,相信本研究将有助于发现经济学学科中关注新闻传播、传媒问题的主要学者及其学术团体和“无形学院”,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学科发展、加强学者联系,促进更多经济学学者关注新闻传播、传媒和传媒经济问题,也将助于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学人全面把握学科前沿进展和重点问题。

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主题词中,本文没有一一对大数据、物联网、VR等新事物进行检索。这主要是考虑到,其一,新事物层出不穷、难以穷尽,很多现象级的事物很快就不再受到关注,若仅是检索部分新事物,数据结果难免有失偏颇;其二,这些新的研究对象具有跨界特点,并不单独属于某一学科领域,电子信息类、材料类等学科也均有较高程度涉及,不应轻率地将其划为新闻传播、传媒或经济领域的研究对象。故而,笔者只选择最为主要和经典的主题词进行检索。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