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媒体对“2017习近平访美”的报道框架分析【3】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

周永金

2019年02月27日13:44  来源:今传媒
 

四、 结论与讨论

瑟曼特克(Semetko)和沃肯伯格(Valkenburg)认为,媒体报道中存在冲突(conflict)、人情味(human interest)、经济影响(economic consequences)、道德(morality)、责任(responsibility)这5个“通用框架”,这些框架可以在不同媒介形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虽然这些框架可能并不是同时出现。[4]通过对两家报纸的总体报道情况和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样本分析,结合以上5种“通用框架”,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以正面报道为主,突出“责任框架”,《人民日报》肯定此次事件在推动中美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强调中国真诚致力于与美国进行合作和交流,积极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国家形象。《纽约时报》则以负面报道为主,强调冲突框架,报道鲜少对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成果进行提及,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朝核问题与叙利亚问题”的报道上,希望能对中国施压,强化本国在国际舞台的主动地位。

报道框架的选择主要受到媒体性质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在媒体性质上,《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要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突出报道的宣传作用。因而其在报道中更加突出领导人形象塑造和会晤的积极影响等内容。《纽约时报》作为商业型报纸,则更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报纸主要选取争议性较大的“朝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等议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类议题具有通常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具有时新性、冲突性和重要性等特征。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两国均有从自身出发来报道事件的偏好,这主要是受到国家利益的影响。两国报纸都通过“转喻”和“缺席”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形态,保障本国的国家利益。

总之,《人民日报》在“2017习近平访美”这一议题上主要建构责任框架,这一框架与我国的现实环境和国际地位相一致。未来在国家舆论的竞争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对框架进行调整,找准定位,把握文化内涵和国家利益,如此才能在对外传播中占据主动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荣刚.新闻叙事框架与新闻视角之关系[J].新闻与写作,2004(6):20-22.

[2] [3] 臧国仁: 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4] 李新烽,李玉洁.冲突框架与中立转向:2002-2016年BBC中非关系报道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3):6-25+126.

[5] 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1979-2013)[D].华中科技大学,2015.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