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的新闻报道,既具有深远的外交意义,也关乎媒体的话语权。媒体的报道框架是国家利益博弈的产物,框架的选择能够反映媒体的报道立场和观点。本研究以台湾学者臧国仁提出的新闻框架的三层次为理论基础,围绕《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2017年习近平访美的报道内容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突出责任框架,积极构建访美成果议题,呈现中美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现状。《纽约时报》则受到媒体性质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强调冲突框架,对访问成果持消极态度。
关键词:框架理论;话语;报道;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3
一、 研究背景
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2017年4月6日至4月7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习近平和特朗普进行了会晤,国内外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研究中美两国媒体对“2017习近平访美”事件的报道,对于深入分析两国政治传播的特点,探讨我国领导人在国内外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国内拥有绝对数量的阅读受众,影响力较大,对政治性议题关注程度也较高,因此本文选取两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框架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心理学家贝特森(Bateson),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将其引入社会学领域,并赋予其理论意义。高夫曼指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1]台湾学者臧国仁提出框架包含选择和重组两个过程,在“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同一事件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和时空意义被呈现,媒体报道框架自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臧国仁提出了框架的高、中、低三层次结构理论,高层次的意义是指对事件主题的确定,中层次包含多重环节,如主要事件、先前事件、背景、历史、结果、影响、归因等等,低层次则从文本出发,分析字词的修辞以及风格等等。[2]本研究将基于框架分析的方法,先对报道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再从高层次上的主题框架、中层次上的结构框架和低层次上的话语框架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对中美媒体选择的报道框架进行呈现。
三、中美媒体“2017习近平访美”报道的框架分析
(一)报道的总体情况分析
1. 报道数量和周期
通过样本搜集,《人民日报》总报道数量为18篇,《纽约时报》为11篇,这体现中国对该话题的关注度要更高。另外,在报道周期上,《纽约时报》在会晤前期的预热上表现突出,在4日到6日都有相关背景的报道,《人民日报》的报道则从6日开始。在后期的评价和反应中,《人民日报》表现更好,10日和11日的报道有5篇,主要是对会晤本身的评论和对中美关系的展望,而《纽约时报》在10日和11日均无报道。因此《人民日报》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并借鉴《纽约时报》在会晤前期的预热报道,使得报道周期更加完整。
2. 报道体裁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主要以消息为主(44.4%),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专访形式的采用,借“中美议题”专家的声音传递观点,使读者能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近况。《纽约时报》则在评论上占据一定优势(27.3%),同时注意深度报道的集中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报道中《纽约时报》中加入了两则漫画报道,以戏谑的方式进行时政新闻的报道,(分别为When Trump Met Xi和Heng on President Trump’s Meeting with Xi Jinping)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总之,两家报纸均涉及了基本的报道体裁,但是在创新性上,《人民日报》还需向《纽约时报》学习,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同时也要加强对评论的重视程度,提升报道内容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