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8年·第11期

党报在社会治理中的作为

范启麟
2019年03月26日14:52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党报在社会治理中的作为

  党报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闽西日报社把握正确导向、推动媒体融合、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在提升舆论引导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回应社会关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党报 社会治理 新型主流媒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报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社会治理如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党报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把握正确导向,提升舆论引导力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

  党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媒体格局下,党报在引导舆论方面的权威性、指导性仍然被人们所公认。传统媒体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党报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突出差异性,是竞争取胜的有效途径。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就能在比较中突出差异性,提升竞争力。党报在公信力、区域性、原创性上的优势是历史形成的,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好。

  长期以来,党报以其权威性与指导性成为最具公信力的主流媒体。保持或提高公信力,就必须改进时政报道,传达好中央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做深、做透重大主题报道,关注各级重要决策、重点工作,强化主流声音,满足主流读者需求;就必须不断以质量的提升赢得引导力的提升。

  发挥地缘优势,构建区域特质。地方党报要继续在地方特色方面不断挖掘潜力,做足本地新闻。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和坚持办报宗旨,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要加强议题设置,关注当地热点问题和地方文化现象的报道,彰显区域文化品牌;要不断改进版面和栏目设置,改进和创新报道方式,倡导朴实文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多采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写来自第一线的报道。

  深入采访,做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报道。分析性报道、深度报道、观点评论、权威新闻等历来是党报的优势。党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挖掘深层次的新闻内涵上多下功夫,追求更高层次的新闻价值,以原创性作品做好典型报道,以思想观点、文化品位、精准深度、优质服务为主,真正实现变信息传播为思想、价值传播,启迪民众的思想与智慧,起到更好的引导、引领作用。

  坚持“鲜明党性、闽西特色”办报宗旨,不断提升引导力。2015年闽西日报开辟的《登高访谈》栏目,与龙岩市政协联合主办,每期选定一个市委的重大决策议题,像《电商:一条“鲶鱼”,搅动龙岩“天王”和“金刚”》《古村落古民居,忘不了的那一抹乡愁》《抓重点攻难点,守护闽西碧水蓝天生态梦》《聚合力精准扶贫,集众志攻坚克难》等,请10位左右有关领导、专家、实际工作者做嘉宾(包括一定比例的政协委员),召开访谈会,接受记者采访,将见解、举措、经验、建议等分别整理成800字左右的文章并配嘉宾头像,用一个对开联版刊登,并在报眼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讲话精神作部分摘登。同时,将部分建议意见整理成内参呈阅件,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栏目开办以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得到省市领导和读者的充分肯定与称赞,其做法和成效还写进了2017年福建省、龙岩市两级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推动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新兴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很大程度有赖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成了新兴媒体的“通讯社”和“孵化器”。实践证明,依托传统媒体办起的新兴媒体颇具影响力和生命力。党报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去拥抱发展新兴媒体的机遇,也有能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牢牢掌握舆论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从而在社会治理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自2014年8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各级党报着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新兴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怎么突围突破?新媒体怎么嫁接传统媒体优势?各媒体发布渠道怎么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还要靠进一步创新思路办法逐步加以解决。要遵从规律,顺应传播格局的新变化,顺势而为、循序渐进,不断调整措施办法,在传播内容、流程再造、人员配置、经营模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从简单融入向深度融合发展,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从互联网转型到进军大数据、智能化。

  创新体制机制。党报从业人员对互联网舆论阵地的作用地位要有清醒认识,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适应和把握互联网思维和规律,落实移动优先战略,完成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成为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逐步实现全方位转型;要着力重构管理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中央厨房”即“全媒体中心”,再造“策采编播发”流程,充实调整人员,明确职责,通过融媒体产品的不断开发,优化流程再造;要从实际出发,在充实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强化特色优势等方面集中发力;要重视交互平台建设,变“融合—生产—发布”为“融合—生产—发布—交互—再生产—再发布”;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并与传统媒体稿酬制度配套,制定融媒体产品的稿酬制度,做到在网站、APP、微信、微博等渠道播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配音等都能通过稿酬发放体现创作制作人员的劳动报酬,真正做到件件作品有回应、个个产品有着落。

  优化人员配置。本着节约高效原则,在确保必要的技术人员与技术设备支撑的基础上,将原有人力等资源向重要环节倾斜,并注入必要的新鲜力量。采编环节是媒体的基础和关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党报只有生产输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才能肩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良性发展才有保证。因此,采编力量的优化与充实加强是重点,不但要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力量转移,将部分人力投入到网端、移动端,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能力转移,让党报新闻工作者尽快成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工作者。原来的党报编辑,要努力成为现代传媒的策划人,站位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拓宽视野,把脉社会,分析舆情,把社会焦点、百姓关注点、领导关心点统一起来,实现精准发力,策划生成思想性、引领性强的新闻报道。同时,通过栏目、议题设置等,学会与用户交流互动,“抓”住受众,让用户成为采编的得力助手,并用好用活大数据信息资料,进行二次创作或可续性创作,生产更多融媒体产品,实现分众化、差异化传播。

  优化经营模式。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传播内容的生产,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一手抓经营收入,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巩固挖掘原有的经营渠道,拓展新的增收门路。如提供优质的资讯服务让社会购买、开展线上线下经营活动、开发新媒体广告经营等。

  今年1月1日,闽西日报社全媒体中心正式成立。报社编委会设置了古田红色小镇、中心城市“三桥一路”建设、小溪河污染治理、城乡移风易俗等4个议题,组织精兵强将生产融媒体产品,确定项目牵头人,以工作室项目制的方式试运行,取得了很好传播效果。编委会还围绕 “媒体融合、打造精品、引导热点”设置了数字龙岩建设、讲好闽西红色故事、生态环保建设、精准扶贫、庆祝改革开放40年等多个专题系列,陆续推出文字、图片、H5、微视频、动漫动画等全媒体报道。同时,为龙岩市“e龙岩”资讯、政法委“奉法龙岩”微信和“龙岩司法”“龙岩林业”微信提供定制化资讯服务,效果良好。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回应社会关切

  读者向党报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并求得问题解决,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各级党报应该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建立和完善联系群众的窗口和渠道,本着真实、准确、客观、讲大局、求实效的原则,掌握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公开报道、内参报道等,切实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促进执政能力的增强,协调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有关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

  优化传播内容,生产分众化、差异化新闻产品。闽西日报依托党报原有生产优质内容的采编队伍,改变网端、移动端优质信息少的现象,逐步实现网络、移动优先,努力生产更多更好的分众化、差异化新闻产品。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开展互动,变读者为用户、变信息消费者为信息供给者,拓宽信息渠道,实现新闻产品生产能选择、快提炼、有深度。特别是借助大数据的应用,把众多碎片化信息整合生成有丰富内涵的新闻产品。有专家提出,内容为王、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有效途径,大数据成为提升传统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党媒进军大数据产业,通过数据挖掘等方式,实现对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准确定位和把握;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实的新闻信息;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构建适应分众传播的渠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内容是根本,落实“内容为王”,是根本出路。

  关注热点难点,适度有效开展舆论监督。维护社会公正、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是党报新闻事业应有的社会功能。开展舆论监督,是发挥作用的有力武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带来深刻影响,也给舆论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本着讲大局、求实效的原则,让我们的报道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问题解决。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曝光、批评,如果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就会陷入窘境。或出于“猎奇”刻意炒作,或出于私心杂念夸大事实等,这样就会背道而驰,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制造矛盾。实践证明,适度有效开展舆论监督,对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局面、密切各级党政与群众的联系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维护公共安全,切实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所谓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其实就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具危险性的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关系到人甚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媒体都把这种报道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党媒适时将准确、客观的事实真相向社会传播,对稳定民众情绪、消除民众不安全感起到重要作用。相反,民众如果无法从正当、权威的渠道获取信息,就会转而寻求别的信息来源,流言、小道消息就会很快传播开来并扰乱视听,进一步加深民众对事件判断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造成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舆论混乱。

  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加强民生报道。闽西日报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求,反映群众心声,关心群众冷暖,关注群众需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报社于2003年设立信访室,2004年成立群众工作部,每周设两个《热线》版、两个《民生》版。按照“要帮忙不要添乱,要到位不要越位”的要求,分析、发现党委政府关心、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组织深入采访,在《登高视线》《记者调查》《民声通道》《读者圆桌》《提案之窗》《记者跟踪》《社会经纬》《帮你问了》《法官说法》《农家顾问》等栏目刊登。尤其是《登高视线》栏目,每周两期,每期一篇深度报道,曾两度被评为福建省名专栏。在实际工作中,对那些政策界限不够明确、相对敏感的问题,则主要通过“内部参考”,供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协调处理或决策参考。同时,组织策划与读者互动的栏目,开展线上线下各种群众性活动,组织捐资助学、救灾抢险、扶贫助残、市场信息、消费维权等社会服务工作,举办知识竞赛、社会问卷调查等,深受群众欢迎。

  (作者系闽西日报总编辑)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