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9年3月(上)

创新视角增强“四力”提升融合传播新业态

张乐克 陈力峰
2019年04月08日15:30 | 来源:人民网-中国报业
小字号

  [摘要]新时代传播语境对党报“走转改”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不仅要走得进田间地头,更要走得进百姓心头;宣传工作不仅要“下得了河”,还要“过得了岸”,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在融合传播的媒介新业态下,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创新机制,是深入推动“走转改”的有效途径。湖北日报近期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夜访易地扶贫安置点”“新春走基层·跟着90后村支书去走访”等系列专栏,就是不断深化“走转改”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四力” “走转改” 融合 传播 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四力”的要求: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加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总书记寄语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当前,党报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在练好“四力”上下功夫,真正拿出一大批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好作品。

  深入“走转改”发挥党媒传播功效

  党媒的影响力建设,要求其不仅具有与主流媒体地位相适应的内容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主流媒体传播功效,广泛吸引人民群众注意力,不断拓宽传播领域和范围,在传播质量、传播渠道、传播规模、传播速度上领先一步。

  “新春走基层”在国内新闻战线已持续多年,各级党报高度重视,广大新闻工作人员利用春节期间蹲点采访、深入调研,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生动、影响深刻的新闻作品,拉近主流媒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锻炼了采编队伍,提升了党媒影响力。不过,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在一些地方、一些媒体仍存在碎片化、简单化、形式化等问题。

  碎片化的表征是,认为走基层就是“原汁原味”呈现出基层所见所闻,对报道思想缺乏提炼,预案准备不足,对所要去的地方和所要采访的对象了解不够。这样一来,看似“走”了,可写出来的稿件浮于表面,就事论事,一线的“画面感”有了,却并非具有思想观点、新闻价值的“基层新闻”,而只是一般的“基层见闻”。

  简单化,就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新春走基层”,记者脚到了心没到,虽然身在基层,心却没有沉下去,好像“浮在水面上的葫芦”,缺乏真情实感。此外,一些媒体简单把走了多少天、播发多少条作品作为成绩评判标准,一定程度上导致重数量轻质量情况的发生。

  种种倾向和不足,导致在“新春走基层”报道的传播效果上,党的主张和人民群众要求的同频共振做得还不够,能够引发社会大众广泛情感共鸣,乃至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的作品还不多。

  磨砺“四力”全面提升记者本领

  宣传思想工作的根在基层,必须着力解决“上热下冷”“头重脚轻”的难题,认真破除“走得下去、走不进去”的采访陋习。在实践中,“新春走基层”栏目不仅要成为各级党媒表达群众心声的舆论矩阵,打开群众心结的新闻利器;也要成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磨砺“四力”,全面提升业务素养的职业追求。

  湖北日报在今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力求创新,先后推出“夜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跟着90后村支书去走访”等专栏,以新的切口、新的视角、新的采写方式,“走”出不一样的路径。

  1.“走访”“夜访”,练强“脚力”。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有感动。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崇阳县……记者们冒着严寒与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围炉夜话”,一起包饺子,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夜访”了解到其他时间看不到、听不见的真实情况。在春节万家团圆之际,记者奔赴湖北各地最基层、最一线的贫困村,跟着90后村支书去走访。房县沙河乡沙河店村离县城有3小时车程,多为山路,且积雪未消。腊月廿九凌晨4点多,记者从县城出发赶到沙河店村,跟随村支书走访农户,与村民同吃同住,一直采访到大年三十中午。“夜访”“走访”既体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贫困家庭的关切之情,也体现党媒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聚焦热点,擦亮“眼力”。眼力取决于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胸有千峰万峦,才能画好一山”。走基层应该“上连天气、下接地气”,找到“两气”的结合点,就是要把党中央精神与鲜活的基层实践结合起来,明察秋毫、见微知著。

  易地扶贫搬迁是湖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搬迁群众可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仅事关扶贫政策的实施,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样,在新的一年中,乡村振兴进入全面发力期。换届选举中,一批90后村支书走上一线,他们如何扎根基层,担当重任?

  湖北日报在策划“新春走基层”报道时,避免“大而全”“撒胡椒面”,而是要求聚焦热点,关注民生,要求记者擦亮眼力“走”、带着感情“走”,在寒冬腊月发回热气腾腾、新风扑面的报道。

  3.加强策划,激活“脑力”。记者贵在多思,才能以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丰富报道内涵,才能既见点又见面,既见成绩又见问题,把体现党的政策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反映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在真实记录中反映主流,在聚焦时代中展现美好,在传播信息中传递思想。湖北日报要求记者深入到最偏远的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避免蜻蜓点水。要通过观察思考,采撷有观点、有思想的鲜活素材,避免记流水账式的泛泛而谈。

  编辑部还采取“前方脚力+后方脑力”的方式,加强议题设置。例如,在“夜访易地扶贫安置点”系列报道中,《山腰有个小卖部》反映扶贫干部帮闲不住的老人开起小卖部;《土家小院酿造甜蜜》,报道搬迁户通过养蜜蜂稳定生活来源;《家门口上班真舒心》,介绍工厂因地制宜开在小区,安排贫困户就近打工;《集体食堂暖人心》,讲述在安置点开办集体食堂,解决单身老人就餐和精神孤独问题……一村一景,立体化呈现易地搬迁贫困户有了新家之后,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的感人镜头。

  4.文风质朴,练好“笔力”。好文风,不是简单的“现场实录”,是要把抽象和宏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要用普通人生活变迁的小故事来折射时代发展进步的大主题,善用多用群众语言表达民意、体现民情、凸显民生。

  比如,在荆门采写的《年轻支书忙前忙后帮忙跑销售,贷款终于还上了--养猪大户转哭为笑》中,文章用生动的事例聚焦产业脱贫中的资金问题;在洪湖采写的《盼了10年,这块预留地终于要开发了,新滩口村快马加鞭--60天内,保证腾地到位》中,稿件以小见大,直面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征地难题;在应城采写的《“小书记”自掏腰包近10万元,为全村装上电子水表--早点让姜巷人过上“城市生活”》稿件中,记者用充满乡土味的场景描绘,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每篇稿件都充满鲜活的气息,很接地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鱼多吃”纸端网微立体传播

  从2月2日开始,“跟着90后村支书去走访”系列报道,在湖北日报头版和要闻版等重要版位相继推出,与此同时,湖北日报客户端及官方微信上也开设了相关专题。这些报道以图文、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同步推送,被读者频繁转发。

  采访中,湖北日报要求记者“一鱼多吃”,同时完成拍图片、拍视频甚至直播等工作,优先推出新媒体稿。从多方反馈来看,全媒体思路完成的这组“新春走基层”策划,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广获好评。在石首采写的《房前敞亮,屋后清洁,乡亲们晒着太阳迎新年--俞家铺村,亮了》开篇报道中,记者抓住“村里修致富路得罪了个别村民”这件事,阐释出“村里富了、村容美了,群众得到实惠了,误会也就消除了”这一逻辑,说明基层干部只要真抓实干,乡亲们的心都会焐热。文章不仅传递的观点令人信服,而且跟随年轻支书走访拍摄的视频,也让人感觉亲切真实,获得900余位网友跟帖评论。

  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时,也在“融”上做足文章。在大悟和宣恩,记者航拍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见证贫困户“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在孝昌,记者倾听90后残疾大学生唐根根讲述他赶着羊群奔小康的感人故事;在罗田县白莲河乡黎明湾村,记者跟贫困户一起下塘捞年鱼。这些报道,除了文字记录、图片拍摄,更加注重航拍、直播、H5展示等多种形式,力求零距离观察、多视角展示,通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报、端、网、微全媒体矩阵立体传播,带着读者、网友一起感受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大发展。

  融合传播让这两组报道更加丰富、精彩。网友评论称,今年湖北日报的“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不仅内容丰富,还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以《践行四力,就要深入再深入》《走中见真情融合出新意》为题,报道了湖北日报的创新性做法。

  健全保障机制增强全媒体竞争力

  全媒体传播格局下,如何持续深入推动“走转改”,如何让“新春走基层”走出新意、走出实效,努力实现“人在哪儿,宣传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的目标?我们认为,需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引导,保障和激励广大采编人员加快融媒体转型,更积极到基层去,到“一线”去。

  1.强化保障机制,增强“走转改”常态化的动力。要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为“走转改”提供保障,让采编人员放心、舒心地走下去、沉下去。要进一步拓展“走转改”平台,使更多栏目、版面、专题成为来自基层一线鲜活作品的载体。

  2.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媒体转型急需复合型、全媒型、专家型的新闻采编人员,这就需要让更多采编人员“上挂”跟班学习、“下挂”基层锻炼、“外挂”对口交流,要让学习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一种福利。

  3.积极进行移动优先、双向“走转改”探索。在当前传媒格局下,“走转改”新闻宣传工作不仅要往线下走,也要努力往线上走,开展“双向”走转改。新闻产品要不断变革,不单单创新报道形式,例如采用短视频、直播、图文互动等新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走转改”报道深度革新,例如在议题设置和内容生产方面,注重用户感受,既生产有深度的内容,也要推进宣传报道的可视化、趣味化、互动化。要抛开习惯的“官腔”,学会暖心的“情话”;要认真回应群众关切,主动亮出自己的观点,全面参与网上网下“意见整合”。尤其是当下,互联网彻底颠覆新闻传播格局,“移动优先”成为媒体共识,党媒在线新闻生产已经成为其发挥引导力、彰显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牢牢占领这个主阵地,打赢这场主动仗,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4.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奖评优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对来自基层的带着泥土、冒着热气、饱含真情的作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激励记者多下基层、安心做好基层报道,生产更多广大群众喜欢听愿意看、听得懂看得进的好作品,让主流声音更感人、更动人、更吸引人,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可读性、悦读性,努力提高党报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编辑部)

  参考文献

  [1]朱继东.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过硬宣传思想工作队伍[N].湖北日报,2018-9-17.

  [2]武楠.新时代主流媒体的“四力”构建[J].青年记者,2018(03)下.

  责编/张晓燕

(责编:王红璐、李秀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